【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端转双端差分的模拟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量仪器仪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端转双端差分的模拟电路。
技术介绍
测量仪器仪表通常需要具有高速、高带宽的输入信号处理能力,才能满足产品的实际应用需求。而高速、高带宽的信号处理,对电路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量仪器仪表内部通常采用ADC芯片对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数字转换处理,而当前的高速ADC芯片均采用双端差分模拟输入。但仪器输入的模拟信号属于单端输入,这就需要有一电路来实现单端到双端差分的转换,且保证信号无失真。当前,单端转双端差分的电路功能,通常采用国外进口的高速、高带宽的集成运放芯片来实现。而运放芯片本身价格不菲,且采购渠道也常受限,一定限度地制约着产品的应用设计和性价比的提高。因此,自主设计一种高速、高带宽、满足性能要求的单端转双端差分的模拟电路,成了当务之急,并孕育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对高速、高带宽集成运放芯片的依赖,在保证电路性能的前提下,提供一种单端转双端差分的模拟电路,能将输入仪器仪表的模拟信号进行有效的转换、放大处理,以满足后级电路的输入信号方式。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端转双端差分的模拟电路,其包括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交流补偿电路、高频补偿电路、射随反馈电路、恒流源电路;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将单端输入信号分别经不同晶体管反向、生成双端差分的正端和负端信号,双端差分信号幅度相同、相位相差180度;单端输入信号的直流偏置通过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的另一端输入端叠加;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通过交流补偿电路进行交流补偿,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端转双端差分的模拟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交流补偿电路、高频补偿电路、射随反馈电路、恒流源电路;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将单端输入信号分别经不同晶体管反向、生成双端差分的正端和负端信号,双端差分信号幅度相同、相位相差180度;单端输入信号的直流偏置通过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的另一端输入端叠加;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通过交流补偿电路进行交流补偿,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通过高频补偿电路进行高频补偿,共模电压通过射随反馈电路叠加于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的输出端,恒流源电路为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提供恒流源,模拟电路具有对其输出差分信号的电压限幅进行控制的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端转双端差分的模拟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交流补偿电路、高频补偿电路、射随反馈电路、恒流源电路;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将单端输入信号分别经不同晶体管反向、生成双端差分的正端和负端信号,双端差分信号幅度相同、相位相差180度;单端输入信号的直流偏置通过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的另一端输入端叠加;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通过交流补偿电路进行交流补偿,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通过高频补偿电路进行高频补偿,共模电压通过射随反馈电路叠加于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的输出端,恒流源电路为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提供恒流源,模拟电路具有对其输出差分信号的电压限幅进行控制的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端转双端差分的模拟电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输入级并联差分回路,输入级并联差分回路并联于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单端转双端差分的模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差分级联放大/衰减电路包括晶体管Q1/Q2/Q3/Q4,交流补偿电路包括电容C1/C6/C7、电阻R7/R10/R12,高频补偿电路包括晶体管Q5/Q6,所述射随反馈电路包括运放U1、晶体管Q9、电容C5、电阻R3/R4/R18/R19/R22/R23,恒流源电路包括晶体管Q7/Q8、电阻R14/R16,输入信号连接晶体管Q1的基极,晶体管Q1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和晶体管Q5的发射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晶体管Q3的基极,晶体管Q1的发射极通过可调电阻R5连接晶体管Q8的集电极,晶体管Q3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8连接晶体管Q7的集电极,直流偏置Vbias通过电阻R30连接晶体管Q2的基极,晶体管Q2的基极通过电容C11接地,晶体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和晶体管Q6的发射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晶体管Q4的基极,Q2的发射极通过可调电阻R6连接晶体管Q8的集电极,晶体管Q4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9连接晶体管Q7的集电极,晶体管Q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10和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6连接晶体管Q2的发射极,电阻R12的另一端通过电容C7连接晶体管Q2的发射极,晶体管Q3的发射极依次通过电阻R7和电容C1连接晶体管Q4的发射极,晶体管Q7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2接地,晶体管Q7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4连接负极电源,晶体管Q7的基极通过电阻R15连接控制信号CT1,晶体管Q8的集电极通过电容C3接地,晶体管Q8的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山,陈伟强,黄彬周,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利利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