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31354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5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包括上表层、两层外芯层、位于两层外芯层之间的内芯层及下表层五层层状结构;上表层及下表层均由如下的组分制备:丙烯类共聚物80~90份、防粘连剂6~8份、爽滑剂2~6份、热爽滑剂2~6份;两层外芯层均由如下的组分制备:线性低密度烯类共聚物50‑70份、超低密度烯烃聚合物30‑50份、爽滑剂1~1.5份;所述内芯层有如下的组分制备:线性低密度烯类共聚物43.5‑64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30‑40份、茂金属烯烃聚合物5‑15份、爽滑剂1~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较好的爽滑性、热爽滑性和收缩效果。

Polyolefin biaxially stretched thin composite fil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axially oriented polyolefin composite thin fil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wherein, the thin film comprises a composite biaxially oriented polyolefin surface and two layer core layer, located within the core layer between the two layers of the outer core layer and surface layer five layered structure; on the surface and the lower surface layer are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groups prepared by: propylene copolymer 80 ~ 90, 6 ~ 8 copies of the anti blocking agent, smoothing agent 2 to 6 parts, heat smooth agent 2 ~ 6; two layer core layer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preparation of linear low density vinyl copolymer 50 70, ultra low the density of 30 olefin polymer 50, slip agent 1 ~ 1.5; the inner core layer ha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preparation of linear low density vinyl copolymer 43.5 64, ethylene vinyl acetate copolymer 30 metallocene olefin polymers 40, 5, 15 slip agent 1 ~ 1.5.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invention has good smoothness, thermal smoothness and contrac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烯烃热收缩薄膜(POF)一般采用PP和PE共挤复合制成,同时包含了聚乙烯和聚丙烯的优点,且性能又优于聚乙烯膜和聚丙烯膜,如具有高透明、耐低温、高强度、耐揉搓的综合性能。POF薄膜广泛地用于工业和零售业各种产品如食品、化妆品、药品、及电子产的捆扎和包装应用。POF薄膜一般为3-5层共挤出结构,双向拉伸工艺主要由以下工序组成:配料混料、挤出机挤出,通过共挤模头挤出成为管坯,管坯骤冷,经牵引进长发热筒预热,在大发热筒内吹胀,热定型、冷却、收卷、分切和入库。现有技术中,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对收缩膜的包装效果和包装速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收缩膜的收缩率越大,收缩效果越好,但收缩膜越软,越容易发生自粘现象,开口性不稳定,严重时造成生产停机,对包装速度产生很大影响。包装速度越快,对薄膜机械性能要求和热爽滑性也越高,薄膜的机械性能及热爽滑性低,容易导致薄膜容易拉断的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对上述的薄膜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包括上表层、两层外芯层、位于两层外芯层之间的内芯层及下表层五层层状结构;所述上表层及下表层均由如下的组分制备:丙烯类共聚物80~90份;防粘连剂6~8份;爽滑剂2~6份;热爽滑剂2~6份;两层所述外芯层均由如下的组分制备:线性低密度烯类共聚物48.5-69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超低密度烯烃聚合物30-50份;爽滑剂1~1.5份;所述内芯层有如下的组分制备:线性低密度烯类共聚物43.5-64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或超低密度烯烃聚合物30-40份;茂金属烯烃聚合物5-15份;爽滑剂1~1.5份。优选地,所述防粘连剂为二氧化硅防粘连剂或有机防粘连剂。优选地,所述爽滑剂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爽滑剂或油酸酰胺与芥酸酰胺爽滑剂的共混物。优选地,所述超低密度烯烃聚合物的密度为0.880~0.912g/cm³。优选地,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在25℃温度下的表面摩擦系数为0.10~0.35。优选地,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在55℃温度下的表面摩擦系数为0.15~0.35。优选地,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的总厚度为7~50um,且内芯层的厚度均大于外芯层、上表层或下表层的厚度。优选地,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的总厚度为10~30um,且内芯层的厚度均大于外芯层、上表层或下表层的厚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预先混配丙烯类共聚物80~90份、防粘连剂6~8份、爽滑剂2~6份、热爽滑剂2~6份的上表层及下表层,以及混配线性低密度烯类共聚物48.5-69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超低密度烯烃聚合物30-50份及爽滑剂1~1.5份的两层外芯层,以及线性低密度烯类共聚物43.5-64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或超低密度烯烃聚合物30-40份、茂金属烯烃聚合物5-15份及爽滑剂1~1.5份的内芯层,并对各层材料进行均匀分散处理;将上表层、两层外芯层、内芯层及下表层分别通过五台挤出机,并经过五层共挤模头挤出形成管坯,并对管坯冷却成型处理,其中,所述上表层及下表层对应的挤出机的温度均为185~195℃,两层外芯层及内芯层对应的挤出机的温度均为180~200℃;管坯经冷却定型后牵引至长发热筒,并由长发热筒对管坯进行预热,其中,所述长发热筒对管坯的预热温度为200~400℃;对预热后的管坯充气以及对充气后的管坯进行双向拉伸处理形成泡膜,其中,所述双向拉伸处理的温度为108~110℃,所述双向拉伸包括横向和纵向拉伸,拉伸倍数均为4-7倍;强制冷却泡膜,并对泡膜进行对分剖开处理得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生产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既具有良好的开口性、较高的抗撕裂性和机械性能,满足高速包装需求;同时具有热爽滑性,在高温下具有一定的滑度。利用本方案生产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在高速封口自动包装机上使用效果与传统的热封POF产品相比,具有热封温度低、可热封温度宽、具有热爽滑的特性,用本专利技术生产的薄膜在具有较好的爽滑性、热爽滑性和收缩效果,较大的伸长率能保证较好的抗撕裂性,在高速包装时能改善因速度过快导致薄膜被拉断的问题,以提高薄膜的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目前一般收缩膜的收缩率越大,收缩效果越好,但收缩膜会越软,很容易发生自粘现象,开口性不稳定,严重时造成生产停机,对包装速度产生很大影响。包装速度越快,对薄膜机械性能要求和热爽滑性也越高,薄膜的机械性能及热爽滑性低,容易导致薄膜容易拉断的问题。经过长期的实践得到,热爽滑性和收缩性能是复合薄膜的两个重要参数。专利技术人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以及多次的反复实验,设计了一种同时具有热收缩性能较优、具有热爽滑特性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的方案,具体方案请参照下述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该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包括上表层、两层外芯层、位于两层外芯层之间的内芯层及下表层五层层状结构;所述上表层及下表层均由如下的组分制备:丙烯类共聚物80~90份;防粘连剂6~8份;爽滑剂2~6份;热爽滑剂2~6份;两层所述外芯层均由如下的组分制备:线性低密度烯类共聚48.5-69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超低密度烯烃聚合物30-50份;爽滑剂1~1.5份;所述内芯层有如下的组分制备:线性低密度烯类共聚物43.5-64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或超低密度烯烃聚合物30-40份;茂金属烯烃聚合物5-15份;爽滑剂1~1.5份。本实施例中,该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的上表层、两层外芯层、内芯层及下表层五层层状结构可以表述为A/B/C/B/D五层结构,其中,A层、D层分别为上表层及下表层,两个B层为外芯层,C层为内芯层,A层、D层可由挤出机螺杆直径为70mm,螺杆长径比为30:1,挤出温度为180℃的挤出形成;B层和C层可由挤出机螺杆直径为75mm,螺杆长径比为35:1,挤出温度为190℃的挤出形成。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具体的结构请参照表1。从表1可知,B层(外芯层)有两层,C层(内芯层)的厚度均大于A层(上表层)、B层(外芯层)及C层(下表层)的厚度。并且B层的主要材质为DOWLEX2045G线性低密度烯类共聚物、高弹性的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4203超低密度烯烃聚合物,C层的主要材质为DOWLEX2045G线性低密度烯类共聚物、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4203超低密度烯烃聚合物及高抗撕裂性的8112茂金属烯烃聚合物;A层和D层的主要材质为FS6612L丙烯类共聚物、防粘连剂及爽滑剂,通过调整上述线性低密度烯类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或超低密度烯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包括上表层、两层外芯层、位于两层外芯层之间的内芯层及下表层五层层状结构;所述上表层及下表层均由如下的组分制备:丙烯类共聚物       80~90份;防粘连剂           6~8份;爽滑剂             2~6份;热爽滑剂           2~6份;两层所述外芯层均由如下的组分制备:线性低密度烯类共聚物                     48.5‑69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超低密度烯烃聚合物  30‑50份;爽滑剂                                   1~1.5份;所述内芯层有如下的组分制备:线性低密度烯类共聚物  43.5‑64 份;超低密度烯烃聚合物    30‑40 份;茂金属烯烃聚合物      5‑15 份;爽滑剂                1~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包括上表层、两层外芯层、位于两层外芯层之间的内芯层及下表层五层层状结构;所述上表层及下表层均由如下的组分制备:丙烯类共聚物80~90份;防粘连剂6~8份;爽滑剂2~6份;热爽滑剂2~6份;两层所述外芯层均由如下的组分制备:线性低密度烯类共聚物48.5-69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超低密度烯烃聚合物30-50份;爽滑剂1~1.5份;所述内芯层有如下的组分制备:线性低密度烯类共聚物43.5-64份;超低密度烯烃聚合物30-40份;茂金属烯烃聚合物5-15份;爽滑剂1~1.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剂为二氧化硅防粘连剂或有机防粘连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爽滑剂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爽滑剂或油酸酰胺与芥酸酰胺爽滑剂的共混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低密度烯烃聚合物的密度为0.880~0.912g/cm³。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在25℃温度下的表面摩擦系数为0.07~0.35。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在55℃温度下的表面摩擦系数为0.15~0.35。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双向拉伸薄复合薄膜的总厚度为7~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新民赖建民肖义亲田心平
申请(专利权)人:聚银塑料包装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