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吸附性活性半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530995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5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吸附性活性半焦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半焦粉碎、脱灰处理、ZnCl

Highly adsorptive active semi cok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high adsorptive active semi coke, which comprises the raw material, the semi coke crushing, the ash removal treatment and the ZnC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吸附性活性半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化工
,具体涉及一种高吸附性活性半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技术是目前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水质净化过程。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出水能够达到标准,但是由于存在成本过高、不易再生等弊端,从而使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半焦是煤在较低的温度下(600~700℃)热解的产物,其主要成分是碳,由于半焦尚未热解完全,内部含有较多的氢、氧官能团,有较丰富的孔隙及表面结构,故活化比较容易。目前,对于活性半焦的应用集中在烟气脱硫、含油废水以及有机气体吸附处理方面,采取的活化技术主要为高压水热法,水蒸气结合氧气活化法,硝酸活化以及碱活化法。总体来说所制备活性半焦根据制备条件的不同,其比表面积有明显差异,但总体不高。并且将活性半焦应用于废水处理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也比较鲜见。半焦中的灰分影响其吸附性能,因此,通过浮选脱灰法、化学脱灰法对半焦进行脱灰处理,制备超纯半焦,可以提高半焦的吸附性能。另外,由于半焦内部的氧含量比较丰富,其极性官能团相对比较丰富,易于进行活化改性处理。半焦表面官能团主要是含氧官能团,主要以羧基、酚羟基、羰基、内酯基及环式过氧基等形式存在。一般来说,表面含氧官能团中酸性基团越丰富,炭质材料在吸附极性物质时效率越高。因此,通过对半焦进行活化,活性半焦比原料半焦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并且在其表面存在丰富的官能团,吸附能力明显增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吸附性活性半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吸附性活性半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原料半焦粉碎:将原料半焦粉碎至直径不大于0.5mm的半焦颗粒;步骤二,脱灰处理:将步骤一得到的半焦颗粒用浮选法或/和化学法进行脱灰处理,得到超纯半焦;步骤三,ZnCl2活化:将步骤二得到的超纯半焦和ZnCl2按质量比1∶2.0~3.5混合均匀,得到超纯半焦和ZnCl2的混合物,然后将超纯半焦和ZnCl2的混合物置于加热炉中,以100mL/min的流速通入氮气保护,然后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活化温度700~800℃,在达活化温度后开始保温,同时向加热炉内以1~5.0kg/h的流量通入水蒸气,活化1.5~2.5h;步骤四,得到超纯活性半焦:所述步骤三活化后,停止加热并停止通水蒸气,在温度降至室温后,即制得超纯活化半焦。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超纯半焦和ZnCl2的质量比为1:2.5,水蒸气流量为4.0kg/h,活化温度为750℃,活化时间2h。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浮选法的具体过程为:步骤1,将所述步骤一得到的半焦颗粒用水稀释,得到第一浆液;步骤2,在所述第一浆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得到第二浆液;步骤3,在所述第二浆液中加入捕收剂,得到第三浆液;步骤4,在所述第三浆液中加入起泡剂,得到上层为布满半焦的气泡和下层为杂质的第四浆液;步骤5,对所述第四浆液的布满半焦的气泡和杂质进行分离,将分离出的半焦再进行脱水、干燥,得到超纯半焦。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曲拉通X-100;所述捕收剂为0#柴油;所述起泡剂为仲辛醇。优选地,所述浮选法是在浮选机转速1800r/min、充气量0.21m3/h的条件下进行的。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化学法的具体过程为:将所述步骤一得到的半焦颗粒用氢氧化钠浸泡,然后过滤,得到滤饼;在所述滤饼中加入酸溶液进行酸处理,然后经过滤、烘干,得到超纯半焦。优选地,所述氢氧化钠浸泡的时间为20min,所述酸为氢氟酸,浓度为10%。优选地,所述氢氧化钠浸泡的时间为30min,所述酸为盐酸,浓度为10%。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上述任一种方法制备的高吸附性活性半焦。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上述任一种方法制备的高吸附性活性半焦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选取最优的活化条件对半焦进行活化,得到比表面积更高、吸附性更好的活性半焦。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半焦活化前先用浮选法或/和化学法进行脱灰处理,得到超纯半焦,然后再对超纯半焦活化,得到的活性半焦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3.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高吸附性活性半焦可用于废水深度处理,废水的COD及挥发酚去除率高,是一种优质的碳吸附剂,且成本较低,完全能够替代活性碳作为净水吸附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条件下制备的高吸附性活性半焦与半焦的红外光谱图。图2是半焦的扫描电镜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条件下制备的高吸附性活性半焦的扫描电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高吸附性活性半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原料半焦粉碎:将原料半焦粉碎至直径不大于0.5mm的半焦颗粒;具体过程为:采用四分法缩分试样,先采用颚式破碎机适度破碎,然后用球磨机进行粉碎,最后将粉碎后的半焦用0.5mm、0.25mm、0.125mm、0.074mm的筛子依次筛分,对不能透过0.5mm筛子的半焦进一步破碎,直到确保所有试样都能通过筛子;步骤二,脱灰处理:将步骤一得到的半焦颗粒用浮选法进行脱灰处理,得到超纯半焦;步骤三,ZnCl2活化:将步骤二得到的超纯半焦和ZnCl2按质量比1∶2.0混合均匀,得到超纯半焦和ZnCl2的混合物,然后将超纯半焦和ZnCl2的混合物置于加热炉中,以100mL/min的流速通入氮气保护,然后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活化温度700℃,在达活化温度后开始保温,同时向加热炉内以1kg/h的流量通入水蒸气,活化1.5h;步骤四,得到超纯活性半焦:所述步骤三活化后,停止加热并停止通水蒸气,在炉膛温度降至室温后,即制得超纯活化半焦。上述步骤二中浮选法在浮选机转速1800r/min、充气量0.21m3/h的条件下进行,具体过程为:步骤1,将所述步骤一得到的半焦颗粒用水稀释,得到第一浆液;步骤2,在所述第一浆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得到第二浆液;步骤3,在所述第二浆液中加入捕收剂0#柴油,得到第三浆液;步骤4,在所述第三浆液中加入起泡剂仲辛醇,得到上层为布满半焦的气泡和下层为杂质的第四浆液;步骤5,对所述第四浆液的布满半焦的气泡和杂质进行分离,将分离出的半焦再进行脱水、干燥,得到超纯半焦。实施例2:一种高吸附性活性半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原料半焦粉碎:将原料半焦粉碎至直径不大于0.5mm的半焦颗粒;具体过程为:采用四分法缩分试样,先采用颚式破碎机适度破碎,然后用球磨机进行粉碎,最后将粉碎后的半焦用0.5mm、0.25mm、0.125mm、0.074mm的筛子依次筛分,对不能透过0.5mm筛子的半焦进一步破碎,直到确保所有试样都能通过筛子;步骤二,脱灰处理:将步骤一得到的半焦颗粒用化学法进行脱灰处理,得到超纯半焦;步骤三,ZnCl2活化:将步骤二得到的超纯半焦和ZnCl2按质量比1∶3.5混合均匀,得到超纯半焦和ZnCl2的混合物,然后将超纯半焦和ZnCl2的混合物置于管式炉中,以100mL/min的流速通入氮气保护,然后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活化温度800℃,在达活化温度后开始保温,同时向管式炉内以5.0kg/h的流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吸附性活性半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吸附性活性半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原料半焦粉碎:将原料半焦粉碎至直径不大于0.5mm的半焦颗粒;步骤二,脱灰处理:将步骤一得到的半焦颗粒用浮选法或/和化学法进行脱灰处理,得到超纯半焦;步骤三,ZnC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吸附性活性半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原料半焦粉碎:将原料半焦粉碎至直径不大于0.5mm的半焦颗粒;步骤二,脱灰处理:将步骤一得到的半焦颗粒用浮选法或/和化学法进行脱灰处理,得到超纯半焦;步骤三,ZnCl2活化:将步骤二得到的超纯半焦和ZnCl2按质量比1:2.0~3.5混合均匀,得到超纯半焦和ZnCl2的混合物,然后将超纯半焦和ZnCl2的混合物置于加热炉中,以100mL/min的流速通入氮气保护,然后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活化温度700~800℃,在达活化温度后开始保温,同时向加热炉内以1~5.0kg/h的流量通入水蒸气,活化1.5~2.5h;步骤四,得到超纯活性半焦:步骤三活化后,停止加热并停止通水蒸气,温度降至室温后,即制得超纯活化半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超纯半焦和ZnCl2的质量比为1:2.5,水蒸气流量为4.0kg/h,活化温度为750℃,活化时间2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浮选法的具体过程为:步骤1,将所述步骤一得到的半焦颗粒用水稀释,得到第一浆液;步骤2,在所述第一浆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得到第二浆液;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杜美利李刚杨建利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