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浪能发电人工鱼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0401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5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波浪能发电人工鱼礁,它是由礁体、发电装置和传动装置构成,它能够为鱼类等水生生物的聚集、索饵、繁殖、生长和避敌提供必要又安全的栖息场所,同时能够产生上升流,促进海底营养盐类的循环,增进浮游生物的繁殖滋生能力,形成极佳的饵料场,吸引洄游性鱼类的聚集和滞留,同时也能够利用波浪能环保发电,所连接的LED灯能够形成光环境对鱼类的诱集起一定的生物学效应,以达到保护、增值渔业资源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

An artificial fish reef powered by wave energ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ave energy generation artificial reef, reef, which is composed of a power device and a driving device, it is able to aquatic organisms such as fish bait, aggregation, reproduction, growth and avoid the enemy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and safe habitats, and can produce upwelling, promoting sea nutrient circulation, enhance plankton breeding ability, forming excellent bait, attract migratory fish aggregation and retention, but also can us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ower wave, LED lamp connected to form a light trapping environment for fish has certain biological effects, in order to protect fishery resources and improve value-added, to ca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波浪能发电人工鱼礁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礁
,特别涉及一种波浪能发电人工鱼礁。
技术介绍
20世纪80年代起,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特别是底拖网等杀伤性渔具的高强度作业,导致我国近海渔业生态环境恶化,渔业资源衰退。人工鱼礁能够改善、修复和优化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为鱼类等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等场所,达到保护、增殖资源和提高渔获质量的目的。人工鱼礁的发展对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掀起新一轮的人工鱼礁建设的高潮。目前,我国的人工鱼礁有很多类型,但大多数都只是为鱼类等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等场所,功能比较单一,因此,如何能够实现人工鱼礁功能多样化,起到更好的诱鱼效果和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这是人工鱼礁结构设计和工艺上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波浪能发电人工鱼礁,它能够为鱼类等水生生物的聚集、索饵、繁殖、生长和避敌提供必要又安全的栖息场所,同时能够产生上升流,促进海底营养盐类的循环,增进浮游生物的繁殖滋生能力,形成极佳的饵料场,吸引洄游性鱼类的聚集和滞留,同时也能够利用波浪能环保发电,所连接的LED灯能够形成光环境对鱼类的诱集起一定的生物学效应,提高人工鱼礁附近的海域初级生产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它是由礁体、发电装置和传动装置构成,所述礁体是鱼礁本体,支撑柱,底座组成,所述鱼礁本体为内部镂空的凸台体结构,所述鱼礁本体设有与鱼礁本体内腔相通的通孔,在鱼礁本体的外壁上镶嵌有LED灯,在鱼礁本体外壁一侧设有固定杆,在固定杆另一端安装有套筒,所述发电装置是由防水罩、线圈、定子、拉杆、支撑块、电线、储电器组成,所述定子镶嵌在防水罩内壁上,所述电线一端连接在储电器另一端连接LED灯,所述传动装置是由传动杆、弹簧、支撑座、连接绳、漂浮球组成,所述传动杆与支撑座形成转动连接,所述拉杆与传动杆形成滑动连接,所述弹簧是拉力弹簧,所述弹簧一端连接鱼礁本体底部另一端连接在靠近拉杆一端的传动杆上,所述连接绳穿过套筒一端连接传动杆另一端连接漂浮球,所述漂浮球的浮力要大于线圈与拉杆的重力和弹簧的拉力之和。本专利技术的显著特点在于:一种波浪能发电人工鱼礁的鱼礁本体采用内部镂空的凸台体结构,它能够为鱼类等生物提供索饵、繁殖、生长发育等场所和良好的生存环境,凸台体结构有助于上升流的形成,使沉积在海底的营养物质上升,促进底层海水与上层水体的交换,增进浮游生物的繁殖滋生能力,形成极佳的饵料场,提高人工鱼礁附近的海域初级生产力。一种波浪能发电人工鱼礁的发电装置能够利用波浪能环保发电,所连接的LED灯能够形成光环境对鱼类的诱集起一定的生物学效应,吸引洄游性鱼类的聚集和滞留,可以更有效地诱集鱼类,以达到保护、增值渔业资源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礁体1,鱼礁本体11,通孔111,LED灯112,固定杆113,套筒114,支撑柱12,底座13,发电装置2,防水罩21,线圈22,定子23,拉杆24,支撑块25,电线26,储电器27,传动装置3,传动杆31,弹簧32,支撑座33,连接绳34,漂浮球3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波浪能发电人工鱼礁,它是由礁体1、发电装置2和传动装置3构成,所述礁体1是鱼礁本体11,支撑柱12,底座13组成,所述鱼礁本体11为内部镂空的凸台体结构,所述鱼礁本体11设有与鱼礁本体11内腔相通的通孔111,在鱼礁本体11的外壁上镶嵌有LED灯112,在鱼礁本体11外壁一侧设有固定杆113,在固定杆113另一端安装有套筒114,所述发电装置2是由防水罩21、线圈22、定子23、拉杆24、支撑块25、电线26、储电器27组成,所述定子23镶嵌在防水罩21内壁上,所述电线26一端连接在储电器27另一端连接LED灯112,所述传动装置3是由传动杆31、弹簧32、支撑座33、连接绳34、漂浮球35组成,所述传动杆31与支撑座33形成转动连接,所述拉杆24与传动杆31形成滑动连接,所述弹簧32是拉力弹簧,所述弹簧32一端连接鱼礁本体11底部另一端连接在靠近拉杆24一端的传动杆31上,所述连接绳34穿过套筒114一端连接传动杆31另一端连接漂浮球35,所述漂浮球35的浮力要大于线圈22与拉杆24的重力和弹簧32的拉力之和。本方案的波浪能发电人工鱼礁投放到海底后,由图1所示,当海底水流冲击凸台体结构的鱼礁本体时,会形成上升式的水流,使沉积在海底的营养物质上升,促进底层海水与上层水体的交换,增进浮游生物的繁殖滋生能力,形成极佳的饵料场,改善鱼礁海域的生态环境,提高人工鱼礁附近的海域初级生产力。海浪波动的过程中,漂浮球随海浪的波动往上移动时,漂浮球通过连接绳带动传动杆一端向上运动,此时,连接绳通过套筒给传动杆一端竖直向上的作用力,当漂浮球随海浪的波动往下移动时,弹簧给靠近拉杆一端的传动杆竖直向上的作用力,飘浮球随海浪的波动上下移动,传动杆会带动竖直拉杆往复上下运动,使线圈切割磁感应线,产生电流,实现波浪能发电,所连接的LED灯能够形成光环境对鱼类的诱集起一定的生物学效应,以达到保护、增值渔业资源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波浪能发电人工鱼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波浪能发电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礁体(1)、发电装置(2)和传动装置(3)构成,所述礁体(1)是鱼礁本体(11),支撑柱(12),底座(13)组成,所述鱼礁本体(11)为内部镂空的凸台体结构,所述鱼礁本体(11)设有与鱼礁本体(11)内腔相通的通孔(111),在鱼礁本体(11)的外壁上镶嵌有LED灯(112),在鱼礁本体(11)外壁一侧设有固定杆(113),在固定杆(113)另一端安装有套筒(114),所述发电装置(2)是由防水罩(21)、线圈(22)、定子(23)、拉杆(24)、支撑块(25)、电线(26)、储电器(27)组成,所述定子(23)镶嵌在防水罩(21)内壁上,所述电线(26)一端连接在储电器(27)另一端连接LED灯(112),所述传动装置(3)是由传动杆(31)、弹簧(32)、支撑座(33)、连接绳(34)、漂浮球(35)组成,所述传动杆(31)与支撑座(33)形成转动连接,所述拉杆(24)与传动杆(31)形成滑动连接,所述弹簧(32)是拉力弹簧,所述弹簧(32)一端连接鱼礁本体(11)底部另一端连接在靠近拉杆(24)一端的传动杆(31)上,所述连接绳(34)穿过套筒(114)一端连接传动杆(31)另一端连接漂浮球(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浪能发电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礁体(1)、发电装置(2)和传动装置(3)构成,所述礁体(1)是鱼礁本体(11),支撑柱(12),底座(13)组成,所述鱼礁本体(11)为内部镂空的凸台体结构,所述鱼礁本体(11)设有与鱼礁本体(11)内腔相通的通孔(111),在鱼礁本体(11)的外壁上镶嵌有LED灯(112),在鱼礁本体(11)外壁一侧设有固定杆(113),在固定杆(113)另一端安装有套筒(114),所述发电装置(2)是由防水罩(21)、线圈(22)、定子(23)、拉杆(24)、支撑块(25)、电线(26)、储电器(27)组成,所述定子(23)镶嵌在防水罩(21)内壁上,所述电线(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少杰王宪刘海敌吴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