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303310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5 0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方法,包括:田间布局、种植时间安排、田间管理等措施;其中,田间布局措施为:在田间按要求建立种植带,相邻种植带种植不同作物,种植带A根据季节轮流种植黑麦草或玉米,种植带B种植菊苣,种植带A和种植带B间隔交叉种植。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饲草生产为主,粮食生产为辅,产出物以饲草(黑麦草、菊苣及玉米秸秆)为主,冬秋季节,黑麦草和菊苣可以供应大量饲草,满足畜牧生产需要;夏季玉米行间套种菊苣,可以增加田间通风性,玉米田间通风性较好,单位面积产量较高。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增加了饲草供应量,有利于当地畜牧业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四川盆地丘陵区全年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6-18℃,日均气温≥10℃的持续期240-280d,积温4000-6000℃,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冬暖夏热,无霜期230-340d。本地区传统种植模式以麦-玉/苕(冬小麦与玉米轮作,玉米田套种红薯)和麦-玉/豆(冬小麦与玉米轮作,玉米田套种黄豆)为主。这两种传统种植模式均以收获籽粒为主,与四川盆地云量多,晴天少,日照时数短的气象条件略有矛盾。统计数据表明,四川盆地年均日照时数1000-1400h,比同纬度的长江下游地区少600-800h,这种阴雨寡照气候,非常有利于营养生长,而不利于以籽粒结实。另外,传统的麦-玉/苕和麦-玉/豆轮作模式对劳动力需求较大,这与现阶段农村劳动人口急剧下降,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现实情况相矛盾。而且传统种植模式麦-玉/苕和麦-玉/豆轮作模式饲草生产能力偏低,与当地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不适应。近年来,丘陵区小麦播种面积严重下滑,玉米地套种红薯和黄豆的比例也越来越少,冬季不种植作物对丘陵区光热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且导致坡耕地水土流失加剧。另外,夏季单纯种植玉米田间通风性差,玉米单产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以饲草产出为主,粮食产出为辅的粮饲种植模式。一种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方法,包括:田间布局、种植时间安排、田间管理的措施;田间布局措施为:在田间按要求建立种植带,相邻种植带种植不同作物,将种植带A根据季节轮流种植黑麦草或玉米,则种植带B种植菊苣,种植带A和种植带B间隔交叉种植;种植时间安排措施包括:每年4上旬至5月初,依据土壤墒情及黑麦草生长情况,适时收获最后一茬黑麦草,翻耕整理土地,点播玉米;8月下旬至9月下旬,依据玉米成熟程度和土壤墒情适时收获玉米,硬茬开沟条播黑麦草;菊苣播种选择4-5月或8-9月播种,播种一次可以收获5-8年。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方法,田间布局的措施还包括:种植带的带宽为1.5-2.0m,黑麦草条播,具体行数根据黑麦草/玉米的带宽而定,行距15-20cm;玉米种植2-3行,行距40-50cm;菊苣条播撒播即可。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方法,种植时间安排的措施还包括:采用南北种植方式,每5-8年种植带A与种植带B互换进行播种。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的措施包括:播种、施肥、灌溉、病虫草害防控措施;所述播种包括菊苣播种、黑麦草播种、玉米播种;其中,菊苣播种措施为:选择4-5月或8-9月播种;依据土壤墒情,选择阴雨天气,地表开浅沟,沟深0.5-1.0cm,播种量为4.0-5.0kg/hm2,条播行距20-30cm;黑麦草播种措施为:玉米收获后,依据土壤墒情,选择较阴雨,日均气温25-29℃的天气进行播种。播种时地表开浅沟,进行条播。播种量为10-15kg/hm2,行距15-20cm;玉米播种措施为:黑麦草收获后,适时翻埋整地,先翻耕30cm;10-15天后,依据土壤墒情适时旋耕,以土地平整适宜玉米播种为适宜,点播时行距50cm,株距25cm,三角错行种植,每穴留苗2株。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方法,菊苣播种时采用与细沙混匀后播种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方法,菊苣播种时,施氮35kg/hm2做种肥;每次刈割后及返青后追施氮35-50kg/hm2;玉米播种前,随翻耕黑麦草施农家肥30t/hm2,尿素75kg/hm2;大喇叭期追施450kg/hm2玉米专用肥;黑麦草,苗高8-12cm时,选择雨天施尿素15kg/hm2;每次刈割后追施氮肥75kg/hm2。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方法,菊苣播种施肥时,每年应追施有效磷60-120kg/hm2、有效钾60-80kg/hm2。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方法,所述灌溉措施包括:11月至翌年5月,黑麦草播种后根据土壤墒情适当灌溉,确保出苗整齐;黑麦草刈割后适当灌溉,尤其1-5月期间,刈割后如果土壤水分含量较低,要及时灌溉;菊苣在缺水严重的情况下,极易抽薹,为防止菊苣抽薹,在土壤墒情较低的情况下,依据降水情况及时灌溉。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方法,所述病虫害防控措施包括:黑麦草在3月底4月初完成最后一次刈割并适时翻耕,耕深25-30cm,防止后期黑麦草影响玉米生长;黑麦草和玉米播种后,注意控制田间杂草,玉米田出苗后可以用玉米专用除草剂。菊苣在12月-翌年3月生长缓慢,注意控制田间杂草;黑麦草生长期间病害较少,基本不用喷洒农药;菊苣在雨季注意防治腐病;玉米病虫害控制与普通大田相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饲草产出为主,粮食产出为辅,产出物以饲草(黑麦草、菊苣及玉米秸秆)为主,冬秋季节,黑麦草和菊苣可以供应大量饲草,满足畜牧生产需要;夏季玉米行间套种菊苣,可以增加田间通风性,玉米田间通风性较好,单位面积产量较高。降低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增加了当地饲草供应量,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田间布局:在田间按要求建立种植带,带宽度为1.5-2.0m,相邻种植带种植不同的作物,譬如种植带A根据季节轮流种植黑麦草或玉米,则种植带B种植菊苣,种植带A和种植带B间隔交叉种植。采用南北种植方式,每5-8年种植带A与种植带B互换进行种植。时间安排与茬口衔接每年4上旬至5月初,依据土壤墒情及黑麦草生长情况,适时收获最后一茬黑麦草,翻耕整理土地,点播玉米;8月下旬至9月下旬,依据玉米成熟程度和土壤墒情适时收获玉米,硬茬开沟条播黑麦草。2.田间管理2.1播种1)菊苣播种:菊苣选择4-5月播种。依据土壤墒情,选择较阴雨的天气,地表开浅沟,沟深0.5-1.0cm,播种量为4-5kg/hm2,条播行距20-30cm。播种后细土覆盖地表镇压,使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播种后如果连续5天以上无雨或者土壤湿度较低,要适当灌溉,确保出苗整齐度。菊苣种子较小,为了做到播种均匀可以与细沙混匀后播种。2)黑麦草播种:玉米秸秆收获后,依据土壤墒情,选择较阴雨,日均气温25-29℃的天气进行播种。播种时地表开浅沟,进行条播。播种量为10-15kg/hm2,行距15-20cm。播种后细土覆盖地表镇压,使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播种后如果连续5天以上无雨或者土壤湿度较低,要适当灌溉,确保出苗整齐度。菊苣种子较小,为了做到播种均匀可以与细沙混匀后播种。3)玉米播种:黑麦草收获后,适时翻埋整地,先翻耕30cm;10-15天后,依据土壤墒情适时旋耕,以土地平整适宜玉米播种为适宜。点播(行距50cm,株距25cm),三角错行种植,每穴留苗2株。2.2施肥1)菊苣播种时,施氮35k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田间布局、种植时间安排、田间管理的措施;田间布局措施为:在田间按要求建立种植带,相邻种植带种植不同作物,将种植带A根据季节轮流种植黑麦草或玉米,则种植带B种植菊苣,种植带A和种植带B间隔交叉种植;种植时间安排措施包括:每年4上旬至5月初,依据土壤墒情及黑麦草生长情况,适时收获最后一茬黑麦草,翻耕整理土地,点播玉米;8月下旬至9月下旬,依据玉米成熟程度和土壤墒情适时收获玉米,硬茬开沟条播黑麦草;菊苣播种选择4‑5月或8‑9月播种,播种一次可以收获5‑8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田间布局、种植时间安排、田间管理的措施;田间布局措施为:在田间按要求建立种植带,相邻种植带种植不同作物,将种植带A根据季节轮流种植黑麦草或玉米,则种植带B种植菊苣,种植带A和种植带B间隔交叉种植;种植时间安排措施包括:每年4上旬至5月初,依据土壤墒情及黑麦草生长情况,适时收获最后一茬黑麦草,翻耕整理土地,点播玉米;8月下旬至9月下旬,依据玉米成熟程度和土壤墒情适时收获玉米,硬茬开沟条播黑麦草;菊苣播种选择4-5月或8-9月播种,播种一次可以收获5-8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田间布局的措施还包括:种植带的带宽为1.5-2.0m,黑麦草条播,具体行数根据黑麦草/玉米的带宽而定,行距15-20cm;玉米种植2-3行,行距40-50cm;菊苣条播撒播即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时间安排的措施还包括:采用南北种植方式,每5-8年种植带A与种植带B互换进行播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草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田间管理的措施包括:播种、施肥、灌溉、病虫草害防控措施;所述播种包括菊苣播种、黑麦草播种、玉米播种;其中,菊苣播种措施为:选择4-5月或8-9月播种;依据土壤墒情,选择阴雨天气,地表开浅沟,沟深0.5-1.0cm,播种量为4.0-5.0kg/hm2,条播行距20-30cm;黑麦草播种措施为:玉米收获后,依据土壤墒情,选择较阴雨,日均气温25-29℃的天气进行播种。播种时地表开浅沟,进行条播。播种量为10-15kg/hm2,行距15-20cm;玉米播种措施为:黑麦草收获后,适时翻埋整地,先翻耕30cm;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春王红妮杨国涛黄晶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