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供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29526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1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提高泵功能的液体供给系统,具备在伸缩方向上串联配置在容器(12)的内部,相互接近侧的各自第一端部被分别固定于容器(12)的内壁,并且相互远离侧的各自第二端部能分别在伸缩方向上移动的第一波纹管(41)和第二波纹管(42),在容器(12)内,第一波纹管(41)的外侧形成第一泵室(P1),第二波纹管(42)的外侧形成第二泵室(P2),第一波纹管(41)和第二波纹管(42)的内侧形成密闭空间(R1),通过分别固定有第二端部的轴(15)的往复移动而分别进行伸缩。

Liquid suppl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供给液氮、液氦等超低温液体的液体供给系统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向收装超导电缆等的真空绝热管供给液氮等超低温液体,使超导电缆等维持在超低温状态的技术。对于超低温液体的液体供给(循环)系统,为了使超导电缆在真空绝热管的内部具备超导电缆的被冷却装置中维持能超导的状态,而不断地向真空绝热管内供给超低温液体。以往的超导电缆的长度短,液体供给系统所需的排出压相对于流量使用较低的排出压力就能满足,因此作为泵机构,大多数采用典型的离心泵。然而,如今超导电缆的长度达到几km,设置场所也会存在高度差,因此相对于流量,液体供给系统需要高于以往的排出压力。使用离心泵机构的液体供给系统单独地进行液体的远距离输送时,由于泵的排出压低,因此需要例如沿电缆配置多个泵来维持排出压,而增加成本。另外,当铺设电缆的地形存在高度差时,由于泵排出压的不足而限制了电缆的铺设。另外,作为液体供给系统,还已知如图5所示这样的容积型波纹管循环器(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以往容积型波纹管循环器的结构会对波纹管施加内压,因此难以高压化。另外,当施加高排出压力作为波纹管内压时,会使波纹管屈曲。而且,由于结构为,在真空绝热容器中填充超低温液体,并向其插入并浸渍容积型波纹管循环器,因此会通过容积型波纹管循环器的支撑部件传热,且通过真空绝热容器的壁面传热,而受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2/124363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泵功能的液体供给系统。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液体供给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从与系统外部连通的第一通路吸入液体,且将吸入的液体向与系统外部连通的第二通路送出的容器;在伸缩方向上串联配置在所述容器的内部的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其相互接近侧的各自第一端部被分别固定于所述容器的内壁,并且相互远离侧的各自第二端部能分别在伸缩方向上移动;以及轴,其插通至所述容器的内部,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一波纹管和所述第二波纹管的所述第二端部,通过利用驱动源在所述伸缩方向上往复移动,而使所述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伸缩,在所述容器内,所述第一波纹管的外侧形成第一泵室,该第一泵室设有将液体从所述第一通路吸入到第一泵室内的第一吸入口,和将所吸入的液体从第一泵室内向所述第二通路送出的第一送出口,在所述容器内,所述第二波纹管的外侧形成第二泵室,该第二泵室设有将液体从所述第一通路吸入到第二泵室内的第二吸入口,和将所吸入的液体从第二泵室内向所述第二通路送出的第二送出口,所述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的内侧形成密闭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轴的往复移动使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的第二端部在波纹管的伸缩方向上整体地移动。即,通过轴的单向移动,使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中的一方压缩而另一方拉伸,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中的一方从第一通路吸入液体,由另一方将液体向第二通路送出。因此,通过轴的往复移动,可以交替连续地由第一泵室和第二泵室供给液体,能抑制脉动地供给液体。对于该泵动作,使作用于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内侧(内周面)的压力不改变。由此,能抑制波纹管产生屈曲,提高泵动作的稳定性。所述密闭空间可以为真空状态,或者也可以充满气体。通过使波纹管内侧的密闭空间为真空状态,作用于各波纹管的压力仅为外压,能提高波纹管伸缩动作的稳定性。另外,利用充满在密闭空间的气体所产生的加压,能降低作用于波纹管压力的峰值。因此,可以使提高泵排出压的高压设计的设计自由度更好。优选还具备内部呈真空的外侧容器,所述容器配置在所述外侧容器内,而被真空空间包围,所述轴从所述外侧容器的外部插通至所述容器的内部。由此,容器的传热路径被限定于来自外侧容器壁面的热辐射、第一和第二通路、容器支撑部件等,可以提高绝热效果。通过如此减少送出液体的受热,可以提高冷却效率。优选还具备相对于所述第二波纹管在伸缩方向上串联配置的第三波纹管,其一端部与所述容器固定,且使内侧向所述容器的外部开放,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波纹管的所述第二端部连结,并与所述第二波纹管的伸缩一同进行伸缩,所述轴插通所述第三波纹管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二端部连结。由此,可以使轴与容器之间不形成滑动部位地将轴与各波纹管的第二端部连结,使各波纹管伸缩。因此,不存在因轴的滑动摩擦而发热的情况。优选所述第三波纹管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波纹管的内径,且至少一部分伸入到所述第二波纹管的内侧。由此,可以实现使容器在波纹管伸缩方向上缩小尺寸。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泵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体供给系统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体供给系统动作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液体供给系统排出压的变动图。图4是表示实施例2的液体供给系统排出压的变动图。图5是说明现有技术的液体供给系统动作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液体供给系统排出压的变动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基于实施例,例示地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但是,在该实施例中记载的结构组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除非有特别地特定性的记载,则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仅仅限定于此。(实施例1)参照图1,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体供给系统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液体供给系统的大致结构图。液体供给系统10是用于低温流体的泵装置,为了使超导电缆32在树脂制的容器31的内部具备超导电缆32的被冷却装置30中维持能超导的状态,而不断地向容器31内供给超低温的液体L。作为超低温的液体L的具体例,可列举出液氮、液氦。液体供给系统10大致具备:内部为真空的第一容器(外侧容器)11和配置在第一容器11的内部,且被真空空间包围的第二容器12。对于第二容器12大致为,在其内部,三个波纹管41、42、43在各自伸缩方向上串联配置,容器内部被这些波纹管41~43分隔为三个密闭空间。第二容器12被从第一容器11的外部插通至第一容器11内部的支撑部件51支撑在第一容器11的内部。第一波纹管41和第二波纹管42的直径相同,并使轴中心一致地在各自伸缩方向上相互串联配置。第一波纹管41和第二波纹管42在相互接近侧的各自端部(第一端部)41b、42b被固定于容器12的内壁。另外,第一波纹管41和第二波纹管42在相互远离侧的各自端部(第二端部)41a、42a被固定于后述轴15而形成整体,能在各自伸缩方向上移动。另外,第三波纹管43相对于第二波纹管42在第一波纹管41的相反侧串联排列而配置。第三波纹管43配置为,外径小于第二波纹管42的内径,且在伸缩方向上一部分伸入第二波纹管42的内侧。第三波纹管43的一侧端部43b被固定于容器12的内壁,使第三波纹管43的内侧向容器12的外部开放。第三波纹管43的另一侧端部43a与第二波纹管42的端部42a连结,且第三波纹管43与第二波纹管42的伸缩一同进行伸缩。封闭第一波纹管41的端部41a,在第二容器12内,由第一波纹管41的外侧区域形成的密闭空间构成第一泵室P1。在第二容器12内,由第二波纹管42和第三波纹管43的外侧区域形成的密闭空间构成第二泵室P2。将第二波纹管42的端部42a与第三波纹管43的端部43a之间封闭,并将第一波纹管41的端部41b与第二波纹管42的端部42b之间开放,在第二容器12内,第一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体供给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从与系统外部连通的第一通路吸入液体,且将吸入的液体向与系统外部连通的第二通路送出的容器;在伸缩方向上串联配置在所述容器的内部的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其相互接近侧的各自第一端部被分别固定于所述容器的内壁,并且相互远离侧的各自第二端部能分别在伸缩方向上移动;以及轴,其插通至所述容器的内部,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一波纹管和所述第二波纹管的所述第二端部,通过利用驱动源在所述伸缩方向上往复移动,而使所述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伸缩,在所述容器内,所述第一波纹管的外侧形成第一泵室,该第一泵室设有将液体从所述第一通路吸入到第一泵室内的第一吸入口,和将所吸入的液体从第一泵室内向所述第二通路送出的第一送出口,在所述容器内,所述第二波纹管的外侧形成第二泵室,该第二泵室设有将液体从所述第一通路吸入到第二泵室内的第二吸入口,和将所吸入的液体从第二泵室内向所述第二通路送出的第二送出口,所述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的内侧形成密闭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7.10 JP 2014-1425531.一种液体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从与系统外部连通的第一通路吸入液体,且将吸入的液体向与系统外部连通的第二通路送出的容器;在伸缩方向上串联配置在所述容器的内部的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其相互接近侧的各自第一端部被分别固定于所述容器的内壁,并且相互远离侧的各自第二端部能分别在伸缩方向上移动;以及轴,其插通至所述容器的内部,分别固定有所述第一波纹管和所述第二波纹管的所述第二端部,通过利用驱动源在所述伸缩方向上往复移动,而使所述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伸缩,在所述容器内,所述第一波纹管的外侧形成第一泵室,该第一泵室设有将液体从所述第一通路吸入到第一泵室内的第一吸入口,和将所吸入的液体从第一泵室内向所述第二通路送出的第一送出口,在所述容器内,所述第二波纹管的外侧形成第二泵室,该第二泵室设有将液体从所述第一通路吸入到第二泵室内的第二吸入口,和将所吸入的液体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浩一大泽芳夫古田清隆
申请(专利权)人:伊格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