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散式汇流箱、逆变器、光伏逆变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84944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6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散式汇流箱、逆变器、光伏逆变电路。集散式汇流箱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集散式汇流电路,每个集散式汇流电路具有连接电源正极与负极的两个输入端PV+、PV‑,且包括二极管D2、熔丝K2、二极管D1、直流断路器K1、升压电路。两个输入端PV+、PV‑分别连接相应升压电路的两端并通过直流断路器K1分别连接一个逆变器的正、负输入端。输入端PV+在连接相应升压电路之后,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直流断路器K1。两个二极管共阴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输入端PV‑,且二极管D2的压降低于相应升压电路反接时的通路压降。熔丝K2串联在相应升压电路反接时的通路中。

Distributed bus box, inverter and photovoltaic inverter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stributed bus box, an inverter and a photovoltaic inverter circuit. Distributed junction box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distributed busbar circuits connected in parallel, each distributed bus circuit has two input PV+, PV connected to the power supply anode and cathode, and includes diode D2, fuse K2, diode D1, DC circuit breaker, K1 boost circuit. Two input PV+, PV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ends of the booster circuit and through DC circuit breakers K1 inverter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put terminal. The input PV+ is connected to the anode of the diode D1 and connected to the DC circuit breaker by the cathode of the diode K1 after the corresponding boost circuit is connected to the D1. Two common cathode diode connected to anode of the diode D2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PV, and the pressure drop of the diode D2 is low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boost circuit when reverse voltage drop pathway. The fuse K2 is connected in series in the way of reverse connec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booster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散式汇流箱、连接所述集散式汇流箱的逆变器、具有所述集散式汇流箱和所述逆变器的光伏逆变电路,尤其涉及一种输出受反接保护的集散式汇流箱、能对集散式汇流箱提供输出反接保护的逆变器、具有所述集散式汇流箱和所述逆变器的光伏逆变电路。
技术介绍
集散式汇流箱输出母线反接时,逆变器的直流支撑电容瞬间放电,短路能量极高。现有的方案是依靠直流断路器的过流保护脱扣或者在汇流箱输出与逆变器输入串入快速熔断器,还有采用能控制直流断路器脱扣保护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检测母线电流,当母线电流超过上限值则控制直流断路器脱扣保护。现有方案中断路器过流保护脱扣反应速度较慢、熔断器保护同样也有这个缺点,极短的时间内难以做到有效保护集散式汇流箱内的BOOST电路即升压电路,同时BOOST电路的功率器件需要留出较大裕量。因此,传统的集散式汇流箱不但存在熔断器难选型、断路器脱扣时间较长的技术问题,还存在升压电路的功率器件需留出较大的裕量,因而电路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输出受反接保护的集散式汇流箱、能对集散式汇流箱提供输出反接保护的逆变器、具有所述集散式汇流箱和所述逆变器的光伏逆变电路,当集散式汇流箱的输出与逆变器的直流母线反接时,能有效保护集散式汇流箱内的BOOST电路即升压电路,而且BOOST电路的功率器件无需留出较大的裕量。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集散式汇流箱,其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集散式汇流电路,每个集散式汇流电路具有连接电源正极与负极的两个输入端PV+、PV-;所述集散式汇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直流断路器K1、升压电路、二极管D2、熔丝K2;两个输入端PV+、PV-分别连接相应升压电路的两端并通过直流断路器K1分别连接一个逆变器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其中,输入端PV+在连接相应升压电路之后,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直流断路器K1;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输入端PV-,且二极管D2的压降低于相应升压电路反接时的通路压降;熔丝K2串联在相应升压电路反接时的通路中。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散式汇流箱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检测到二极管D2有正向电流通过时将相应直流断路器K1脱扣。本技术还提供另一种集散式汇流箱,其包括控制系统、并联连接的多个集散式汇流电路,每个集散式汇流电路具有连接电源正极与负极的两个输入端PV+、PV-;所述集散式汇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直流断路器K1、升压电路、二极管D2;两个输入端PV+、PV-分别连接相应升压电路的两端并通过直流断路器K1分别连接一个逆变器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其中,输入端PV+在连接相应升压电路之后,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直流断路器K1;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输入端PV-,且二极管D2的压降低于相应升压电路反接时的通路压降;所述控制系统检测到二极管D2有正向电流通过时将相应直流断路器K1脱扣。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散式汇流电路还包括电阻R1,电阻R1串联在输入端PV+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逆变器,其能对集散式汇流箱的提供输出反接保护;所述集散式汇流箱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集散式汇流电路,每个集散式汇流电路具有连接电源正极与负极的两个输入端PV+、PV-;所述集散式汇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直流断路器K1、升压电路;两个输入端PV+、PV-分别连接相应升压电路的两端并通过直流断路器K1分别连接所述逆变器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其中,输入端PV+在连接相应升压电路之后,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直流断路器K1;所述逆变器配置有二极管D2、熔丝K2;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输入端PV-,且二极管D2的压降低于相应升压电路反接时的通路压降;熔丝K2串联在相应升压电路反接时的通路中。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逆变器还配置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检测到二极管D2有正向电流通过时将相应直流断路器K1脱扣。本技术还提供另一种逆变器,其能对集散式汇流箱的提供输出反接保护;所述集散式汇流箱具有连接电源正极与负极的两个输入端PV+、PV-;所述集散式汇流箱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集散式汇流电路,每个集散式汇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直流断路器K1、升压电路;两个输入端PV+、PV-分别连接每个升压电路的两端并通过直流断路器K1分别连接所述逆变器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其中,输入端PV+在连接相应升压电路之后,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直流断路器K1;所述逆变器配置有二极管D2、控制系统;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输入端PV-,且二极管D2的压降低于相应升压电路反接时的通路压降;所述控制系统检测到二极管D2有正向电流通过时将相应直流断路器K1脱扣。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光伏逆变电路,其包括集散式汇流箱、逆变器;所述集散式汇流箱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集散式汇流电路,每个集散式汇流电路具有连接电源正极与负极的两个输入端PV+、PV-;所述集散式汇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直流断路器K1、升压电路、二极管D2、熔丝K2;两个输入端PV+、PV-分别连接每个升压电路的两端并通过直流断路器K1分别连接所述逆变器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其中,输入端PV+在连接相应升压电路之后,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直流断路器K1;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输入端PV-,且二极管D2的压降低于相应升压电路反接时的通路压降;熔丝K2串联在相应升压电路反接时的通路中。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伏逆变电路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检测到二极管D2有正向电流通过时将相应直流断路器K1脱扣。本技术还提供另一种光伏逆变电路,其包括集散式汇流箱、逆变器;所述集散式汇流箱包括控制系统、并联连接的多个集散式汇流电路,每个集散式汇流电路具有连接电源正极与负极的两个输入端PV+、PV-;所述集散式汇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直流断路器K1、升压电路、二极管D2;两个输入端PV+、PV-分别连接相应升压电路的两端并通过直流断路器K1分别连接所述逆变器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其中,输入端PV+在连接相应升压电路之后,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直流断路器K1;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输入端PV-,且二极管D2的压降低于相应升压电路反接时的通路压降;所述控制系统检测到二极管D2有正向电流通过时将相应直流断路器K1脱扣。本技术通过设计二极管D2,使在直流母线反接时,逆变器的直流支撑电容通过二极管D2放电,由于二极管D2的压降相对于BOOST电路反接时的通路压降要低,能量从二极管D2流过,汇流箱内的控制系统在检测到二极管D2有正向电流流过时,就可受到触发因而控制直流断路器K1脱扣,能够有效保护直流母线反接时对BOOST电路的伤害。因此,本技术采用BOOST电路的输出反并联二极管进行反接保护,短路电流不经过BOOST电路,不但不影响BOOST电路结构,能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0/201621188561.html" title="一种集散式汇流箱、逆变器、光伏逆变电路原文来自X技术">集散式汇流箱、逆变器、光伏逆变电路</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散式汇流箱,其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集散式汇流电路,每个集散式汇流电路具有连接电源正极与负极的两个输入端PV+、PV‑;所述集散式汇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直流断路器K1、升压电路;两个输入端PV+、PV‑分别连接相应升压电路的两端并通过直流断路器K1分别连接一个逆变器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其中,输入端PV+在连接相应升压电路之后,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直流断路器K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散式汇流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2、熔丝K2;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输入端PV‑,且二极管D2的压降低于相应升压电路反接时的通路压降;熔丝K2串联在相应升压电路反接时的通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散式汇流箱,其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集散式汇流电路,每个集散式汇流电路具有连接电源正极与负极的两个输入端PV+、PV-;所述集散式汇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直流断路器K1、升压电路;两个输入端PV+、PV-分别连接相应升压电路的两端并通过直流断路器K1分别连接一个逆变器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其中,输入端PV+在连接相应升压电路之后,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直流断路器K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散式汇流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2、熔丝K2;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输入端PV-,且二极管D2的压降低于相应升压电路反接时的通路压降;熔丝K2串联在相应升压电路反接时的通路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散式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散式汇流箱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检测到二极管D2有正向电流通过时将相应直流断路器K1脱扣。3.一种集散式汇流箱,其包括控制系统、并联连接的多个集散式汇流电路,每个集散式汇流电路具有连接电源正极与负极的两个输入端PV+、PV-;所述集散式汇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直流断路器K1、升压电路;两个输入端PV+、PV-分别连接相应升压电路的两端并通过直流断路器K1分别连接一个逆变器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其中,输入端PV+在连接相应升压电路之后,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直流断路器K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散式汇流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2;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输入端PV-,且二极管D2的压降低于相应升压电路反接时的通路压降;所述控制系统检测到二极管D2有正向电流通过时将相应直流断路器K1脱扣。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集散式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散式汇流电路还包括电阻R1,电阻R1串联在输入端PV+上。5.一种逆变器,其能对集散式汇流箱的提供输出反接保护;所述集散式汇流箱包括并联连接的多个集散式汇流电路,每个集散式汇流电路具有连接电源正极与负极的两个输入端PV+、PV-;所述集散式汇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直流断路器K1、升压电路;两个输入端PV+、PV-分别连接相应升压电路的两端并通过直流断路器K1分别连接所述逆变器的正输入端和负输入端,其中,输入端PV+在连接相应升压电路之后,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直流断路器K1;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配置有二极管D2、熔丝K2;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输入端PV-,且二极管D2的压降低于相应升压电路反接时的通路压降;熔丝K2串联在相应升压电路反接时的通路中。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还配置控制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万平邹海晏陶磊孙龙林张玉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