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衡专利>正文

科教积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84795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6 15:28
科教积木,包括至少一个单元体,单元体的结构如下:单元体有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正方形面,两个第一正方形面之间的四角处分别连接四个大小相同的第二正方形面,四个第二正方形面两两平行,第一正方形面的四角分别与四个第二正方形面的角连接,其中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正方形面上一个竖向设置插接头,另一个竖向设置插接孔,两个单元体能通过插接头和插接孔竖向配合插接;该积木拼装成的模型内留有足够方便安装动力装置、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的空间,且安装位置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使拼装成的机器人、巡航小车或其他自动动行模型更加紧凑、小巧,运行更加灵活稳定,特别适合应用于机械领域科学研究和教学。

Science building block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blocks, including at least one unit, the following structure unit: unit two first square plan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square between two of the first surfac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our of the same size second square, four second square 22 square face, the four corners were first square four and second square face angle connection, one of the two parallel second square vertical setting plug, another set of vertical inserting holes, two units through the physical connector and an insertion hole vertical with inserted; the building assembled model there is enough easy to install a power device and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control device of the space, and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can be arbitrari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need, the assembled robot, car or other automatic cruise line model is more compac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size, flexible and stable operation, and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the mechanical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拼装积木,确切地说是一种科教积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积木为了能够拼装出各种形状的模型,例如玩具小车、机器人等都必须制作出多种尺寸不同形状各异的单元体部件。但是,首先,过多形状的部件其加工成本较高,而且,拼装方式过于复杂繁琐,不易上手,趣味性不强。再者,各种形状不同的部件之间都有特定的插接方式,造成有些部件之间无法有效拼接。上述因素都会限制拼装者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不利于拼装者的智力发展和三维空间感的建立。最后,现有的拼装积木的体积较大,尤其是在厚度方面,使得拼装出的小车或机器人等模型内缺少安装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必要空间,从而,难以拼装出可自动运行的小车或机器人,限制了拼装者的创造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科教积木,它积木种类较少,插接兼容性好,而且,它的全部积木部件均为板装结构,厚度较小,拼装成模型后可在模型内预留出足以从容安装动力装置、传动机构和各类控制装置的空间,更有利于将模型制作成可控制其自行运动的模型,例如可遥控或按编程自行运动的巡航小车或机器人,使其不仅是玩具,还是具有试验和教学价值的积木。任两个单元体部件之间均可通过插接头拼装固定,而且,拼装方式简单易学,可有效激发拼装者的兴趣和创造欲望,并可使拼装者在拼装建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兴趣更加浓厚,从而,可大幅提高拼装者的空间感和创造力。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科教积木,包括至少一个单元体,单元体的结构如下:单元体有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正方形面,两个第一正方形面之间的四角处分别连接四个大小相同的第二正方形面,四个第二正方形面两两平行,第一正方形面的四角分别与四个第二正方形面的角连接,其中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正方形面上一个竖向设置插接头,另一个竖向设置插接孔,两个单元体能通过插接头和插接孔竖向配合插接;所述单元体上的任两个相邻的第二正方形面之间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等腰梯形面,两个等腰梯形面的梯形上底重合,两个等腰梯形面的梯形下底分别与两个第一正方形面的正方形边重合,等腰梯形面的腰分别与两侧的第二正方形面的正方形边重合。为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至少两个单元体依次横向固定连接构成单排的联合体,相连的单元体通过第二正方形面连接,所有单元体插接头的朝向相同;联合体的任两个相邻的单元体之间形成两个对称的V形的凹槽。任一所述等腰梯形面的上底的两个内角的角度为120°。所述的两个第一正方形面之间纵向开设贯通两个第一正方形面的固定孔,固定孔与插接孔相通。所述的固定孔为圆孔。所述的固定孔的孔壁上绕圆周方向均匀纵向开设数个透槽。数个所述联合体竖向排列于同一平面内,数个联合体通过长条形的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的两端同侧各设置一个凸出段,凸出段的端部设置第一凸台,两个第一凸台与最外侧两个的联合体的凹槽配合,凸出段以及第一凸台的内侧沿长度方向设置中部外凸的凸棱,凸出段和第一凸台的凸棱外形与对应的联合体一侧V形的凹槽外形吻合。两个所述联合体纵向平行排列,两联合体的第一正方形面平行,纵向相邻的联合体之间设置板状的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两端各设置两个卡爪,卡爪端部内侧设置第二凸台,卡爪通过第二凸台与纵向相邻的联合体的V形的凹槽配合连接,卡爪和第二凸台内侧沿长度方向设置中部外凸的凸沿,卡爪的凸沿和第二凸台的凸沿外形与联合体一侧V形的凹槽的外形吻合。所述的第二连接件中部开设避让孔。所述的卡爪为两个向外倾斜的杆,两个杆之间构成V形卡槽。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各单元体部件之间既可插接固定,又可交错拼接相互咬合锁定,模型更加牢固、不易散落。它的设计更加人性化,联合体部件可通过各种连接件连接,实现拼合各种模型及模型骨架,可使拼装者更早的开发自身的空间感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该积木拼装成的模型内留有足够方便安装动力装置、传动机构和控制装置的空间,且安装位置可根据需要任意选择,使拼装成的机器人、巡航小车或其他自动动行模型更加紧凑、小巧,运行更加灵活稳定,特别适合应用于机械领域科学研究和教学。本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机械、建筑和家具领域。例如,本技术的材质可采用金属,使其适合拼装成各种机械设备的骨架或亭台楼阁的骨架,也可采用木质,使其适合拼装成各种家具。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插接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科教积木的单元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4是图1的俯视图;图5是3个联合体通过1个第一连接管纵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3个联合体通过1个第二连接管纵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6个联合体组合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两个联合体纵向平行放置在底部,两个联合体横向平行放置在中部,其余两个联合体纵向旋转90°放置在上部;图8是3个联合体组合联合结构示意图,其中两个联合体竖向插接,剩余一个联合体纵向卡在两个相互插接的联合体之间;图9是图8的爆炸图之一;图10是图8的爆炸图之二;图11是两个联合体竖向插接结构示意图;图12是联合体与第一连接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3是4个联合体组合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1个联合体位于下部,1个联合体位于上部,其余两个联合体插接在上下两个联合体之间;图14是5个联合体组合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位于下部的两个联合体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上部的两个连接件分别插接在下部的联合体上,剩余1个联合体卡在上下联合体之间;图15是联合体与第三连接管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三连接管内配合设置连接杆;图16是联合体与第二连接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7是4个联合体竖向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一,4个联合体竖向排列并由第一连接件连接;图18是第一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7的4个联合体竖向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二;图20是卡口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1是卡口结构示意图之二;图22是两个联合体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3是第二连接件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4是两个联合体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二;图25是第二连接件结构示意图之二;图26是4个联合体组合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1个联合体位于下部,1个联合体位于上部,其余两个联合体插接在上下两个联合体之间,上下联合体通过第一连接件8连接;图27是联合体组合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竖向和纵向的联合体设置在两个联合体之间;图28是科教积木的单元体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正方形面2第二正方形面3插接头4插接孔5等腰梯形面6固定孔7透槽8第一连接件9凸出段10第一凸台11第二连接件12卡爪13第二凸台14避让孔15卡口16第一连接管17限位环18限位槽20第二连接管21连接杆22第一凹槽23第二凹槽24第三凹槽25第四凹槽26第三连接管27卡槽28凸棱29第一五颗粒的联合体30第二五颗粒的联合体31第三五颗粒的联合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科教积木包括至少一个单元体,如图1-4和图28所示,单元体的结构如下:单元体有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正方形面1,两个第一正方形面1之间的四角处分别连接四个两两平行且大小相同的第一正方形面2。第一正方形面1的四角分别与四个第一正方形面2的角连接,其中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正方形面2上分别设置插接头3和插接孔4。两个单元体能够依次通过插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科教积木

【技术保护点】
科教积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单元体,单元体的结构如下:单元体有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正方形面(1),两个第一正方形面(1)之间的四角处分别连接四个大小相同的第二正方形面(2),四个第二正方形面(2)两两平行,第一正方形面(1)的四角分别与四个第二正方形面(2)的角连接,其中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正方形面(2)上一个竖向设置插接头(3),另一个竖向设置插接孔(4),两个单元体能通过插接头(3)和插接孔(4)竖向配合插接;所述单元体上的任两个相邻的第二正方形面(2)之间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等腰梯形面(5),两个等腰梯形面(5)的梯形上底重合,两个等腰梯形面(5)的梯形下底分别与两个第一正方形面(1)的正方形边重合,等腰梯形面(5)的腰分别与两侧的第二正方形面(2)的正方形边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科教积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单元体,单元体的结构如下:单元体有相互平行的两个第一正方形面(1),两个第一正方形面(1)之间的四角处分别连接四个大小相同的第二正方形面(2),四个第二正方形面(2)两两平行,第一正方形面(1)的四角分别与四个第二正方形面(2)的角连接,其中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正方形面(2)上一个竖向设置插接头(3),另一个竖向设置插接孔(4),两个单元体能通过插接头(3)和插接孔(4)竖向配合插接;所述单元体上的任两个相邻的第二正方形面(2)之间设置两个大小相同的等腰梯形面(5),两个等腰梯形面(5)的梯形上底重合,两个等腰梯形面(5)的梯形下底分别与两个第一正方形面(1)的正方形边重合,等腰梯形面(5)的腰分别与两侧的第二正方形面(2)的正方形边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教积木,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单元体依次横向固定连接构成单排的联合体,相连的单元体通过第二正方形面(2)连接,所有单元体插接头(3)的朝向相同;联合体的任两个相邻的单元体之间形成两个对称的V形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教积木,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等腰梯形面(5)的上底的两个内角的角度为1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教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第一正方形面(1)之间纵向开设贯通两个第一正方形面(1)的固定孔(6),固定孔(6)与插接孔(4)相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科教积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衡
申请(专利权)人:张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