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278162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5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和分离罐,其特征在于压缩机的出口通过出口管线依次连接冷却器和冷媒收集罐;冷媒收集罐的出口经由第一节流阀连接三段入口分离罐的入口;三段入口分离罐的液相出口的第一股进入过冷器换热后进入界外用户,第二股经由第二节流阀进入过冷器换热后进入二段入口分离罐;各入口分离罐的气相出口均连接压缩机上的对应入口;出口管线与三个入口分离罐之间分别设有一段、二段和三段防喘振线,各防喘振线上均设有开关阀;一段防喘振线通过第一开关阀连接第一喷射器的第一入口,第一喷射器的第二入口连接一段入口分离罐的液相出口,第一喷射器的出口连接一段入口分离罐的入口。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comprises a compressor and a separation tank,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outlet of the compressor are connected to the cooler and the refrigerant collection tank through an outlet pipeline entrance; refrigerant collection tank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rottle valve three through the first entrance separation tank; the three section entrance separation tank liquid outlet the first entered into the cold heat exchanger after entering a user, second shares by the second throttle valve into the supercooling heat exchanger in the two stage entrance separation tank; the entrance separation tank gas outlet are connec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entrance on the compressor; outlet pipe and three entrance separation tank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between a and the two section and the three section surge line, the line is equipped with anti surge valve; a surge line connecting the first injector first entrance through the first valve, the first injector second entrance An outlet of the first ejector is connected with an inlet of the inlet separating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制冷系统,具体指一种气液混合效果好的压缩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制冷方式主要有三种,压缩制冷、吸收制冷以及压缩和吸收混合制冷。工业上常见的有丙烯压缩制冷、氨压缩制冷等。在现今的大型煤化工装置中,一般都使用低温甲醇洗工艺进行气体的净化以脱硫脱碳,而为了满足低温甲醇洗单元的冷量需求,需要配置冰机单元以提供冷量,冰机单元可采用的制冷剂有丙烯和氨等。其中尤以丙烯为制冷剂的丙烯压缩制冷系统与低温甲醇洗的组合配置最为常见。现有技术中压缩机的各段防喘振线打开时,容易造成液位产生较大的波动,使液位达到高报警值或紧急联锁值,造成不必要的停车工况。目前的主要改进措施主要停留在喘振线的入口分布器的改进上。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会使分离罐的制造更加复杂,设备投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入口分离罐液位大幅度波动的气液混合效果好的压缩制冷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气液混合效果好的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和分离罐,所述压缩机上沿压力递增方向依次设有一段入口、二段入口和三段入口;所述分离罐包括一段入口分离罐、二段入口分离罐和三段入口分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通过出口管线依次连接冷却器和冷媒收集罐;所述冷媒收集罐的出口经由第一节流阀连接三段入口分离罐的入口;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的液相出口分为两股,其中第一股进入过冷器的第一通道换热后进入界外用户;第二股经由第二节流阀进入所述过冷器的第二通道换热后进入二段入口分离罐;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的气相出口通过三段入口管线连接所述压缩机的三段入口;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的气相出口通过二段入口管线连接所述压缩机的二段入口;所述界外用户的回流口连接一段入口分离罐,一段入口分离罐的气相出口通过一段入口管线连接所述压缩机的一段入口;所述出口管线与所述一段入口分离罐之间还设有一段防喘振线,所述一段防喘振线上通过第一开关阀连接第一喷射器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喷射器的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一段入口分离罐的液相出口,所述第一喷射器的出口连接所述一段入口分离罐的入口;所述出口管线与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之间还设有二段防喘振线,所述二段防喘振线设有第二开关阀;所述出口管线与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之间还设有三段防喘振线,所述三段防喘振线设有第三开关阀。或者,该气液混合效果好的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和分离罐,所述压缩机上沿压力递增方向依次设有一段入口、二段入口和三段入口;所述分离罐包括一段入口分离罐、二段入口分离罐和三段入口分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通过出口管线依次连接冷却器和冷媒收集罐;所述冷媒收集罐的出口经由第一节流阀连接三段入口分离罐的入口;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的液相出口分为两股,其中第一股进入过冷器的第一通道换热后进入界外用户;第二股经由第二节流阀进入所述过冷器的第二通道换热后进入二段入口分离罐;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的气相出口通过三段入口管线连接所述压缩机的三段入口;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的气相出口通过二段入口管线连接所述压缩机的二段入口;所述界外用户的回流口连接一段入口分离罐,一段入口分离罐的气相出口通过一段入口管线连接所述压缩机的一段入口;所述出口管线与所述一段入口分离罐之间还设有一段防喘振线,所述一段防喘振线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出口管线与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之间设有二段防喘振线,所述二段防喘振线上通过第二开关阀连接第二喷射器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二喷射器的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的液相出口,所述第二喷射器的出口连接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的入口;所述出口管线与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之间还设有三段防喘振线,所述三段防喘振线设有第三开关阀。或者,该气液混合效果好的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和分离罐,所述压缩机上沿压力递增方向依次设有一段入口、二段入口和三段入口;所述分离罐包括一段入口分离罐、二段入口分离罐和三段入口分离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通过出口管线依次连接冷却器和冷媒收集罐;所述冷媒收集罐的出口经由第一节流阀连接三段入口分离罐的入口;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的液相出口分为两股,其中第一股进入过冷器的第一通道换热后进入界外用户;第二股经由第二节流阀进入所述过冷器的第二通道换热后进入二段入口分离罐;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的气相出口通过三段入口管线连接所述压缩机的三段入口;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的气相出口通过二段入口管线连接所述压缩机的二段入口;所述界外用户的回流口连接一段入口分离罐,一段入口分离罐的气相出口通过一段入口管线连接所述压缩机的一段入口;所述出口管线与所述一段入口分离罐之间还设有一段防喘振线,所述一段防喘振线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出口管线与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之间还设有二段防喘振线,所述二段防喘振线设有第二开关阀;所述出口管线与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之间设有三段防喘振线,所述三段防喘振线上通过第三开关阀连接第三喷射器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三喷射器的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的液相出口,所述第三喷射器的出口连接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的入口。对于一、三方案,作为改进,所述二段防喘振线上所述第二开关阀的出口可以连接第二喷射器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二喷射器的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的气相出口,所述第二喷射器的出口连接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的入口。作为方案一的改进,所述第三开关阀的出口可以连接第三喷射器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三喷射器的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的液相出口,所述第三喷射器的出口连接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的入口。进一步地,所述二段防喘振线上所述第二开关阀的出口可以连接第二喷射器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二喷射器的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的液相出口,所述第二喷射器的出口连接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的入口。上述各方案中的压缩机可以使用根据需要选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优选蒸汽透平压缩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气液混合效果好的压缩制冷系统,在防喘振线上设置了喷射器,在喷射器的两个入口分别引入气相和液相冷媒,从而获得更好的气液混合效果,从而避免入口分离罐内液面的波动,保证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5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6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7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该气液混合效果好的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3和分离罐,压缩机上沿压力递增方向依次设有一段入口a、二段入口b和三段入口c;分离罐包括一段入口分离罐81、二段入口分离罐82和三段入口分离罐83;压缩机3的出口通过出口管线1依次连接冷却器41和冷媒收集罐5;冷媒收集罐5的出口经由第一节流阀21连接三段入口分离罐83的入口;三段入口分离罐83的液相出口分为两股,其中第一股进入过冷器42的第一通道换热后进入界外用户9;第二股经由第二节流阀22进入过冷器42的第二通道换热后进入二段入口分离罐82;三段入口分离罐83的气相出口通过三段入口管线63连接压缩机的三段入口c;二段入口分离罐82的气相出口通过二段入口管线62连接压缩机3的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缩制冷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3)和分离罐,所述压缩机上沿压力递增方向依次设有一段入口(a)、二段入口(b)和三段入口(c);所述分离罐包括一段入口分离罐(81)、二段入口分离罐(82)和三段入口分离罐(8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3)的出口通过出口管线(1)依次连接冷却器(41)和冷媒收集罐(5);所述冷媒收集罐(5)的出口经由第一节流阀(21)连接三段入口分离罐(83)的入口;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83)的液相出口分为两股,其中第一股进入过冷器(42)的第一通道换热后进入界外用户(9);第二股经由第二节流阀(22)进入所述过冷器(42)的第二通道换热后进入二段入口分离罐(82);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83)的气相出口通过三段入口管线(63)连接所述压缩机的三段入口(c);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82)的气相出口通过二段入口管线(62)连接所述压缩机(3)的二段入口(b);所述界外用户的回流口连接一段入口分离罐(81),一段入口分离罐(81)的气相出口通过一段入口管线(61)连接所述压缩机(3)的一段入口(a);所述出口管线(1)与所述一段入口分离罐(81)之间还设有一段防喘振线(11),所述一段防喘振线(11)上通过第一开关阀(14)连接第一喷射器(71)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喷射器(71)的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一段入口分离罐(81)的液相出口,所述第一喷射器(71)的出口连接所述一段入口分离罐(81)的入口;所述出口管线(1)与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82)之间还设有一段防喘振线(12),所述二段防喘振线(12)设有第二开关阀(15);所述出口管线(1)与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83)之间还设有三段防喘振线(13),所述三段防喘振线(13)设有第三开关阀(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3)和分离罐,所述压缩机上沿压力递增方向依次设有一段入口(a)、二段入口(b)和三段入口(c);所述分离罐包括一段入口分离罐(81)、二段入口分离罐(82)和三段入口分离罐(8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3)的出口通过出口管线(1)依次连接冷却器(41)和冷媒收集罐(5);所述冷媒收集罐(5)的出口经由第一节流阀(21)连接三段入口分离罐(83)的入口;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83)的液相出口分为两股,其中第一股进入过冷器(42)的第一通道换热后进入界外用户(9);第二股经由第二节流阀(22)进入所述过冷器(42)的第二通道换热后进入二段入口分离罐(82);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83)的气相出口通过三段入口管线(63)连接所述压缩机的三段入口(c);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82)的气相出口通过二段入口管线(62)连接所述压缩机(3)的二段入口(b);所述界外用户的回流口连接一段入口分离罐(81),一段入口分离罐(81)的气相出口通过一段入口管线(61)连接所述压缩机(3)的一段入口(a);所述出口管线(1)与所述一段入口分离罐(81)之间还设有一段防喘振线(11),所述一段防喘振线(11)上通过第一开关阀(14)连接第一喷射器(71)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喷射器(71)的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一段入口分离罐(81)的液相出口,所述第一喷射器(71)的出口连接所述一段入口分离罐(81)的入口;所述出口管线(1)与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82)之间还设有一段防喘振线(12),所述二段防喘振线(12)设有第二开关阀(15);所述出口管线(1)与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83)之间还设有三段防喘振线(13),所述三段防喘振线(13)设有第三开关阀(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段防喘振线(12)上所述第二开关阀(15)的出口连接第二喷射器(72)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二喷射器(72)的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82)的液相出口,所述第二喷射器(72)的出口连接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82)的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阀(16)的出口连接第三喷射器(73)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三喷射器(73)的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83)的液相出口,所述第三喷射器(73)的出口连接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83)的入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段防喘振线(12)上所述第二开关阀(15)的出口连接第二喷射器(72)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二喷射器(72)的第二入口连接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82)的液相出口,所述第二喷射器(72)的出口连接所述二段入口分离罐(82)的入口。5.一种压缩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3)和分离罐,所述压缩机上沿压力递增方向依次设有一段入口(a)、二段入口(b)和三段入口(c);所述分离罐包括一段入口分离罐(81)、二段入口分离罐(82)和三段入口分离罐(8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3)的出口通过出口管线(1)依次连接冷却器(41)和冷媒收集罐(5);所述冷媒收集罐(5)的出口经由第一节流阀(21)连接三段入口分离罐(83)的入口;所述三段入口分离罐(83)的液相出口分为两股,其中第一股进入过冷器(42)的第一通道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同宝孙火艳曹孟常陈庚王姗姗蒋新坡郭文萍徐超王应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