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换热器及其隔板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76470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4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隔板连接结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包括:集流管和隔板,集流管设有供隔板贯穿的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的长度小于第二孔的长度;隔板设有:于第一孔处与集流管卡接且限制隔板自第一孔向第二孔移动的限位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通过在隔板设置限位结构,阻挡了隔板自第一孔向第二孔移动,则避免了隔板自较大的第二孔脱离集流管,即避免了隔板在焊接前自集流管脱落,从而避免了影响隔板与集流管的焊接。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and baffle connecting structure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and plate connection structure, partition of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connection structure comprises a collecting pipe and a baffle plate, and first and second holes for collect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e through the first hole, the length is less than second of the length of the hole; a baffle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hole and collector: clamp connection and limit the partition from the first hole to the second hole mobile limit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 channel plate heat exchanger connecting structure, through the limiting structure is arranged in the baffle, the baffle block from the first to the second hole hole move, to avoid the partition since second the larger hole from the collecting pipe, which avoids the partition before welding from the collecting pipe from the off, and avoid the influence of welding the partition and collecting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通道换热器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隔板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微通道换热器由其节能、换热性能突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微通道换热器主要包括:具有细微流道的扁平管,两个分别与扁平管两端相连的集流管,设于集流管且将流道分为若干流程的隔板。微通道换热器中,隔板与集流管插接,隔板和集流管通过焊接固定相连。上述连接方式,较易出现集流管内漏现象。为了避免集流管内漏,通常选择隔板贯穿集流管,具体地,集流管设有供隔板贯穿的两个通孔,一个通孔的长度大于另一个通孔的长度。目前,在焊接前需要移动集流管以及贯穿集流管的隔板,由于隔板仅贯穿集流管,则隔板较易自较长的通孔脱离集流管,导致隔板脱落,影响隔板与集流管的焊接。综上所述,如何避免隔板在焊接前自集流管脱落,以避免影响隔板与集流管的焊接,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避免隔板在焊接前发生脱落,以避免影响隔板与集流管的焊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包括:集流管和隔板,所述集流管设有供所述隔板贯穿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孔的长度;所述隔板设有:于所述第一孔处与所述集流管卡接且限制所述隔板自所述第一孔向所述第二孔移动的限位结构。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设于所述隔板的两个侧壁上,所述限位结构为限位槽;所述隔板的隔板小端设有让位开口,所述让位开口朝向远离所述集流管的方向。优选地,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集流管外侧的槽壁与所述集流管的外壁压铆连接。优选地,所述让位开口的数目为两个,且一个所述让位开口靠近所述隔板的一个侧壁,另一个所述让位开口靠近所述隔板的另一个侧壁。优选地,所述让位开口呈U型。优选地,所述隔板设有:于所述第二孔处与所述集流管卡接的限位台阶面。优选地,所述限位台阶面设于所述隔板的两个侧壁上。优选地,所述集流管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隔板。优选地,所述隔板与所述集流管通过钎焊固定相连。基于上述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该微通道换热器包括隔板连接结构,所述隔板连接结构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通过在隔板设置限位结构,阻挡了隔板自第一孔向第二孔移动,则避免了隔板自较大的第二孔脱离集流管,即避免了隔板在焊接前自集流管脱落,从而避免了影响隔板与集流管的焊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中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中隔板的主视图。上图1-4中:1为集流管、11为第一孔、12为第二孔、2为隔板、21为限位槽、22为限位台阶面、23为隔板小端、24为隔板大端、25为让位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包括:集流管1和隔板2,集流管1设有供隔板2贯穿的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第一孔11的长度小于第二孔12的长度;隔板2设有:于第一孔11处与集流管1卡接且限制隔板2自第一孔11向第二孔12移动的限位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通过在隔板2设置限位结构,阻挡了隔板2自第一孔11向第二孔12移动,则避免了隔板2自较长的第二孔12脱离集流管1,即避免了隔板2在焊接前自集流管1脱落,从而避免了影响隔板2与集流管1的焊接。同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隔板2通过第二孔12和第一孔11贯穿集流管1,避免了集流管1发生内漏,提高了可靠性。上述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中,限位结构可设于隔板2的两个端面、两个侧壁、正面或者背面。为了方便安装,优先选择限位结构设于隔板2的两个侧壁上。这样,将限位结构设于隔板2的侧壁上,避免了限位结构干涉隔板2贯穿集流管1,方便了隔板2的安装。可以理解的是,限位槽21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限位槽21分别设于隔板2的两个侧壁上。为了方便制造,优先选择限位结构为限位槽21。对于限位槽21的大小和形状,需要根据第一孔11的大小和形状进行设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为了避免限位槽21的槽壁影响隔板2贯穿集流管1,优先选择隔板2的隔板小端23设有让位开口25,该让位开口25朝向远离集流管1的方向。这样,隔板2贯穿集流管1的过程中,可使隔板小端23的侧壁发生一定的倾斜变形,从而保证隔板小端23穿过第一孔11,从而实现隔板2贯穿集流管1。可以理解的是,隔板2的两端分别为隔板大端24和隔板小端23,隔板大端24的宽度大于隔板小端23的宽度,以保证隔板2能够贯穿集流管1。当然,也可选择限位结构为限位板,限位板设于隔板2的正面和背面,要求该限位板可向隔板小端23转动,且限位板配有扭簧。隔板2贯穿集流管1的过程中,限位板向隔板小端23转动且扭簧被压缩,当限位板失去外力的作用时,限位板在扭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回复原位,实现限位板对集流管1的卡接,从而实现限位。进一步地,上述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中,限位槽21位于集流管1外侧的槽壁与集流管1的外壁压铆连接。这样,加强了限位槽21的限位作用,提高了限位槽21的限位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此时要求限位槽21位于集流管1外侧的槽壁较长,以保证实现压铆连接。对于让位开口25的大小、形状和数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只要保证隔板小端23能够通过第一孔11即可。优选地,让位开口25的数目为两个,且一个让位开口25靠近隔板2的一个侧壁,另一个让位开口25靠近隔板2的另一个侧壁。这样,便于实现隔板小端23处的两个侧壁相向倾斜变形,从而便于隔板小端23通过第一孔11。当然,也可选择让位开口25为一个,此时优先选择让位开口25呈条形;还可选择让位开口25为三个等,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优选地,让位开口25呈U型。这样,方便了制造。当然,可选择让位开口25呈“凵”型,或者半圆形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为了方便安装隔板2,优先选择隔板2设有:于第二孔12处与集流管1卡接的限位台阶面22。这样,当限位台阶面22与集流管1卡接时,表明隔板2贯穿集流管1到位,方便了隔板2的安装,也保证了隔板2的安装质量。上述限位台阶面22可设于隔板2的正面和/背面,也可选择限位台阶面22设于隔板2的两个侧壁上。为了便于卡接,也便于制造,优先选择限位台阶面22设于隔板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微通道换热器及其隔板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包括:集流管(1)和隔板(2),所述集流管(1)设有供所述隔板(2)贯穿的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所述第一孔(1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孔(12)的长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设有:于所述第一孔(11)处与所述集流管(1)卡接且限制所述隔板(2)自所述第一孔(11)向所述第二孔(12)移动的限位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包括:集流管(1)和隔板(2),所述集流管(1)设有供所述隔板(2)贯穿的第一孔(11)和第二孔(12),所述第一孔(1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孔(12)的长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设有:于所述第一孔(11)处与所述集流管(1)卡接且限制所述隔板(2)自所述第一孔(11)向所述第二孔(12)移动的限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设于所述隔板(2)的两个侧壁上,所述限位结构为限位槽(21);所述隔板(2)的隔板小端(23)设有让位开口(25),所述让位开口(25)朝向远离所述集流管(1)的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21)位于所述集流管(1)外侧的槽壁与所述集流管(1)的外壁压铆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的隔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开口(25)的数目为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小松张海峰马超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