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英专利>正文

创伤修复体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7216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4 12:02
一种创伤修复体,包括冠部和本体。冠部的周沿与创口内腔配合,本体位于冠部之下,置于创口内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创伤修复体,可通过3D打印机快速制作用于拔牙创口修复的医疗器械,作为植入体置入拔牙创口,能避免创口暴露于口腔环境中,帮助创口止血、抗感染、促进骨再生和牙槽骨修复。

Wound repair and use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ound repair body, which comprises a crown part and a body. The circumferential edge of the crown is matched with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wound. Wound repair body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quickly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3D printer for medical wound repair, as implants wound, can prevent the wound from being exposed to the oral environment, help wound hemostasis, anti infection and promote bone regeneration and repair of alveolar b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入型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由两种以上聚合物制成的植入体,用于组织的创伤修复,以及在口腔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拔牙是口腔科最常用的治疗技术。因拔牙可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引起出血、肿胀和疼痛等反应,也可导致血压、体温、脉搏的波动。口腔科日常的拔牙操作是在拔牙后创口上使用纱布或棉球,需病患咬住约半小时至45分钟,一方面对创口进行止血,另一方面还同时对创口进行消毒。但是,纱布或棉球通常在拔牙的2小时后被去除,并使创口直接暴露于口腔环境中,由此可能发生并发症如:出血、面颊肿胀、张口受限、吞咽疼痛、局部红肿以及干槽症等。目前,临床实践中,也没有有效的手段保证创口处于长期的无菌状态。拔牙后,创口内充满血液,约15分钟即可开始形成血凝块,数小时后牙龈组织收缩,使拔牙创口变小,24小时后血凝块逐渐有结缔组织长入,3天~4天后牙龈上皮由周围向血凝块表面生长并完全覆盖,2周后逐渐有骨组织生长,并需要3个月的时间对拔牙创口进行修复,之后能在新生的牙槽骨上进行咬合修复,如:种牙。由于牙齿缺失,创口处可引起牙槽骨萎缩,邻牙和对颌牙移位或伸长,而造成咀嚼障碍。在缺少应力刺激的情况下,在新生骨组织上产生凹陷的“骨窝”,造成邻牙的塌陷,致使牙槽骨的修复过程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伤修复体,实现对创伤组织的修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伤修复体,实现对创伤组织的修复的同时,促进创伤组织的骨再生。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伤修复体,为创伤组织提供抗菌环境,利于对创伤组织的修复,减少并发症。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伤修复体,用于口腔修复,尤其是对于拔牙创口的修复,以帮助创口止血、抗感染、促进骨再生和修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创伤修复体,包括冠部,其包括与创口内腔相配合的周沿;本体,其位于冠部之下,置于创口内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创伤修复体,包括冠部,其包括与创口内腔过盈配合的周沿;本体,其位于冠部之下,置于创口内腔。为便于冠部和本体的衔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创伤修复体还包括颈部。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创伤修复体,包括冠部,其包括与创口内腔过盈配合的周沿;本体,其位于冠部之下,置于创口内腔;颈部,其位于冠部和本体之间,对冠部和本体进行衔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各种创伤修复体,冠部由硬质材料(如:金属、硬质橡胶或聚酯等天然或人工合成聚合物)制成,对创口两侧邻牙的牙槽骨提供应力刺激,显著改善邻牙的塌陷,促进骨再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各种创伤修复体,当本体置入创口后,其离心脏更近的一端与创口底部形成空腔。其离心脏更近的一端上还设有开口的容置腔,以促进创口的愈合和牙槽骨的修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各种创伤修复体,在本体近端(即当本体置入创口后,离心脏更近的一端)设有开口的容置腔,以保护拔牙后的血凝块,利于新骨的再生,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如:牙周炎等的发生。容置腔的数量至少1个,优先选择1~3个,即1个、2个和3个。为利于创口内腔的修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各种创伤修复体,其包括2个本体,各个本体位于冠部之下,各个本体的远端(即当本体置入创口后,离心脏更远的一端)相接,或与颈部连接。各个本体的近端(即当本体置入创口后,离心脏更近的一端)设有至少1个开口的容置腔。各个本体之间设有间隙,呈分枝状。为利于创口内腔的修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各种创伤修复体,其包括3个本体,各个本体位于冠部之下,各个本体的远端(即当本体置入创口后,离心脏更远的一端)相接,或与颈部连接。各个本体的近端(即当本体置入创口后,离心脏更近的一端)设有至少1个开口的容置腔。各个本体之间设有间隙,呈分枝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各种创伤修复体,适合本体的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更优的选择生物可降解材料如:但不仅限于聚乳酸(polylacticacid,PL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凝胶(也包括热敏凝胶和pH敏感凝胶)和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各种创伤修复体,本体还包括抑菌剂如:抗生素、抗菌肽和纳米抗菌材料(如:金属银)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各种创伤修复体,本体还包括止血剂和骨生长促进剂(如: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和BMP-9等)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各种创伤修复体,可通过3D打印机快速制作用于拔牙创口修复的医疗器械,作为植入体置入拔牙创口,能避免创口暴露于口腔环境中,帮助创口止血、抗感染、促进骨再生和修复。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实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创伤修复体,可通过3D打印机快速制作,并在纱布或棉球取出后,及时置入患者的创口内腔,显著降低了创口长期暴露而感染,并引起并发症的情况发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创伤修复体,包括冠部和本体。冠部能对创口两侧邻牙的牙槽骨提供应力刺激,显著改善邻牙的塌陷,促进骨再生。当本体由生物可降解的相容性材料制成时,随着新骨的再生,本体被不断降解,降解形成的空间由新骨填补,显著降低了“骨窝”的形成。不断降解的本体还释放出抑菌剂、止血剂和骨生长促进剂等,帮助创口的修复和骨再生,进一步降低了产生并发症的情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伤修复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创伤修复体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创伤修复体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创伤修复体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实施例1创伤修复体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伤修复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创伤修复体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创伤修复体包括冠部100和本体300,本体300位于冠部100之下,本体300和冠部100由颈部200衔接。本实施例中,冠部100包括与创口内腔过盈配合的周沿,由硬质材料制成。其中,无机材料如:但不仅限于磷酸钙水泥(CalciumPhosphateCement,CPC)、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磷酸三钙(TricalciumPhosphate,TCP)和生物活性陶瓷等。复合材料如:但不仅限于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和聚己内酯(PCL)等聚合物。本体由生物相容的可降解材料制成如:但不仅限于天然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如:但不仅限于胶原(collagen)、壳聚糖(chitosan)或其衍生物、明胶(gelatin)、琼脂、葡聚糖和透明质酸等。还包括合成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如:但不仅限于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聚醚和聚碳酸酯等。同时,还包括抑菌剂如:但不仅限于介孔银材料。本实施例中,颈部200应理解为介于本体300和冠部100之间的一个区段,其材质可以与本体300或冠部100的材质相同或不同,或者其一个局部的材质与本体300相同,另一局部与冠部100的材质相同。使用中,冠部100和本体300均置入拔牙创口,冠部顶面暴露于口腔环境中。出于保护拔牙后的血凝块,利于新骨的再生,降低并发症,如:牙周炎等发生的目的,在本体近端(即本体当其置入创口后,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5/201510716305.html" title="创伤修复体及其用途原文来自X技术">创伤修复体及其用途</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创伤修复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冠部,其周沿与创口内腔配合;本体,置于创口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伤修复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冠部,其周沿与创口内腔配合;本体,置于创口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修复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颈部,其位于所述的冠部和所述的本体之间,对所述的冠部和所述的本体进行衔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修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近端还设有开口的容置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伤修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冠部包括由硬质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创伤修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质材料选自于金属、硬质橡胶或聚酯。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英
申请(专利权)人:沈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