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文奇专利>正文

一种客车的散热型发动机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7111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4 09:11
一种客车的散热型发动机盖,包括顶盖、底座、减震条、散热风扇、控制器与电源,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顶盖,底座的底部的延边通过减震条与地板相连接,底座的前端与仪表总成相连接,顶盖上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内设置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经控制器后与电源电路连接,控制器设置于底座上远离仪表总成的一端,电源设置于底座上近仪表总成的一端;所述控制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线、输入导电板、输出电线、输出导电板与通电片。本设计不仅散热效率较高,而且控制性较强。

Heat radiation type engine cover for passenger car

A bus type heat engine cover, which comprises a top cover, a base, a shock absorber, a cooling fan, the controller and the power supply, the top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top cover, the bottom of the base of the Yanbian is connected by a damping strip and the floor,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gauge base assembly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cover is provided with heat dissipation holes. Radiating holes are arranged in the cooling fan, the cooling fan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the controller is arranged on one end of the base away from the instrument assembly, the power supply is arranged on one end of the base near the instrument assembly; the controller comprises a metal shell, input wire, a conductive plate, output wires, input output and conductive plate electrical sheet. This design is not only high heat efficiency, but also strong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客车的散热型发动机盖,具体适用于提高散热效率,增强控制性。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机动车辆,如轿车、客车或特种车辆的发动机盖基本都是封闭结构,缺乏散热设计,发动机产生的热量需要通过车头的散热口进行发散,散热效果较差。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2439763Y,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9月19日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散热性能好的发动机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在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通风孔,在所述通风孔上设有散热通风罩,在所述散热通风罩上设有若干通气孔,且在所述散热通风罩上设有由横向筋条和竖向筋条交叉构成的加强筋。所述散热通风罩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通风孔上,在所述通风孔的周边设有安装孔,在所述散热通风罩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安装孔对应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插装到所述安装孔中。虽然该专利技术增加了发动机的散热量,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首先,该专利技术依赖通风孔自然通风散热,散热效率较低;其次,该专利技术的散热不与发动机内部温度相挂钩,控制性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效率较低、控制性较弱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散热效率较高、控制性较强的客车的散热型发动机盖。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客车的散热型发动机盖,包括顶盖、底座与减震条,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顶盖,底座的底部的延边通过减震条与地板相连接,且底座的前端与仪表总成相连接;所述顶盖上开设有散热孔,该散热孔内设置有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经控制器后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设置于底座上远离仪表总成的一端,所述电源设置于底座上近仪表总成的一端;所述控制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线、输入导电板、输出电线、输出导电板与通电片,所述输入电线的一端与散热风扇相连接,输入电线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的左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内部的输入导电板的背面相连接,该输入导电板的顶端通过一号塑料条与金属外壳的左壁相连接,输入导电板的底端通过二号塑料条与金属外壳的左壁相连接,所述一号塑料条高于二号塑料条设置,所述二号塑料条的长度大于一号塑料条;所述输出电线的一端与电源相连接,输出电线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的右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内部的输出导电板的背面相连接,该输出导电板的顶端通过三号塑料条与金属外壳的右壁相连接,输出导电板的底端通过四号塑料条与金属外壳的右壁相连接,所述三号塑料条高于四号塑料条设置,所述四号塑料条的长度大于三号塑料条;所述一号塑料条、三号塑料条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二号塑料条、四号塑料条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输入导电板、输出导电板以通电片的中轴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所述通电片的长度大于输入导电板底端、输出导电板底端之间的距离,通电片的长度小于输入导电板顶端、输出导电板顶端之间的距离,且通电片的背面通过蜡块与金属外壳的顶部相连接。所述输入导电板、输出导电板的正面是弧形结构。所述散热风扇上叶片的数量为两片、三片或四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一种客车的散热型发动机盖中,在顶盖上开设有散热孔,该散热孔内设置有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经控制器后与电源电路连接,控制器设置于底座上远离仪表总成的一端,电源设置于底座上近仪表总成的一端,使用时,可通过散热风扇的旋转进行散热,大大提高现有的散热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散热效率较高。2、本专利技术一种客车的散热型发动机盖中,其包括的控制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线、输入导电板、输出电线、输出导电板、通电片与蜡块,使用时,发动机运行产生的高温会引起蜡块的逐渐软化,直至融化,在该过程中,在重力的作用下,通电片下落以与输入导电板、输出导电板分别相接触,以搭接成电路,从而导通风扇、电源,以自动开启风扇,从而实现温控的目的。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散热效率较高,而且控制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仪表总成1、底座2、减震条3、地板4、散热风扇5、控制器6、金属外壳61、输入电线62、输入导电板63、一号塑料条631、二号塑料条632、输出电线64、输出导电板65、三号塑料条651、四号塑料条652、通电片66、蜡块661、电源7、顶盖8、散热孔8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图2,一种客车的散热型发动机盖,包括顶盖8、底座2与减震条3,所述底座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8,底座2的底部的延边通过减震条3与地板4相连接,且底座2的前端与仪表总成1相连接;所述顶盖8上开设有散热孔81,该散热孔81内设置有散热风扇5,该散热风扇5经控制器6后与电源7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6设置于底座2上远离仪表总成1的一端,所述电源7设置于底座2上近仪表总成1的一端;所述控制器6包括金属外壳61、输入电线62、输入导电板63、输出电线64、输出导电板65与通电片66,所述输入电线62的一端与散热风扇5相连接,输入电线62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的左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61内部的输入导电板63的背面相连接,该输入导电板63的顶端通过一号塑料条631与金属外壳61的左壁相连接,输入导电板63的底端通过二号塑料条632与金属外壳61的左壁相连接,所述一号塑料条631高于二号塑料条632设置,所述二号塑料条632的长度大于一号塑料条631;所述输出电线64的一端与电源7相连接,输出电线64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的右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61内部的输出导电板65的背面相连接,该输出导电板65的顶端通过三号塑料条651与金属外壳61的右壁相连接,输出导电板65的底端通过四号塑料条652与金属外壳61的右壁相连接,所述三号塑料条651高于四号塑料条652设置,所述四号塑料条652的长度大于三号塑料条651;所述一号塑料条631、三号塑料条651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二号塑料条632、四号塑料条652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输入导电板63、输出导电板65以通电片66的中轴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所述通电片66的长度大于输入导电板63底端、输出导电板65底端之间的距离,通电片66的长度小于输入导电板63顶端、输出导电板65顶端之间的距离,且通电片66的背面通过蜡块661与金属外壳61的顶部相连接。所述输入导电板63、输出导电板65的正面是弧形结构。所述散热风扇5上叶片的数量为两片、三片或四片。使用时,发动机产生的高温会升高金属外壳61的温度,高温的金属外壳61会逐步融化与其相粘接的蜡块661,当蜡块661融化后,通电片66落下,直至卡在输入导电板63、输出导电板65之间,此时,输入电线62、输出电线64通过输入导电板63、通电片66、输出导电板65构成联通的电路,从而导通散热风扇5、电源7,启动后的散热风扇5会产生强风以有效散热。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客车的散热型发动机盖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客车的散热型发动机盖,包括顶盖(8)、底座(2)与减震条(3),所述底座(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8),底座(2)的底部的延边通过减震条(3)与地板(4)相连接,且底座(2)的前端与仪表总成(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8)上开设有散热孔(81),该散热孔(81)内设置有散热风扇(5),该散热风扇(5)经控制器(6)后与电源(7)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6)设置于底座(2)上远离仪表总成(1)的一端,所述电源(7)设置于底座(2)上近仪表总成(1)的一端;所述控制器(6)包括金属外壳(61)、输入电线(62)、输入导电板(63)、输出电线(64)、输出导电板(65)与通电片(66),所述输入电线(62)的一端与散热风扇(5)相连接,输入电线(62)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的左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61)内部的输入导电板(63)的背面相连接,该输入导电板(63)的顶端通过一号塑料条(631)与金属外壳(61)的左壁相连接,输入导电板(63)的底端通过二号塑料条(632)与金属外壳(61)的左壁相连接,所述一号塑料条(631)高于二号塑料条(632)设置,所述二号塑料条(632)的长度大于一号塑料条(631);所述输出电线(64)的一端与电源(7)相连接,输出电线(64)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的右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61)内部的输出导电板(65)的背面相连接,该输出导电板(65)的顶端通过三号塑料条(651)与金属外壳(61)的右壁相连接,输出导电板(65)的底端通过四号塑料条(652)与金属外壳(61)的右壁相连接,所述三号塑料条(651)高于四号塑料条(652)设置,所述四号塑料条(652)的长度大于三号塑料条(651);所述一号塑料条(631)、三号塑料条(651)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二号塑料条(632)、四号塑料条(652)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输入导电板(63)、输出导电板(65)以通电片(66)的中轴线为对称线对称设置,所述通电片(66)的长度大于输入导电板(63)底端、输出导电板(65)底端之间的距离,通电片(66)的长度小于输入导电板(63)顶端、输出导电板(65)顶端之间的距离,且通电片(66)的背面通过蜡块(661)与金属外壳(61)的顶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的散热型发动机盖,包括顶盖(8)、底座(2)与减震条(3),所述底座(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8),底座(2)的底部的延边通过减震条(3)与地板(4)相连接,且底座(2)的前端与仪表总成(1)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8)上开设有散热孔(81),该散热孔(81)内设置有散热风扇(5),该散热风扇(5)经控制器(6)后与电源(7)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6)设置于底座(2)上远离仪表总成(1)的一端,所述电源(7)设置于底座(2)上近仪表总成(1)的一端;所述控制器(6)包括金属外壳(61)、输入电线(62)、输入导电板(63)、输出电线(64)、输出导电板(65)与通电片(66),所述输入电线(62)的一端与散热风扇(5)相连接,输入电线(62)的另一端穿过金属外壳(61)的左壁后与位于金属外壳(61)内部的输入导电板(63)的背面相连接,该输入导电板(63)的顶端通过一号塑料条(631)与金属外壳(61)的左壁相连接,输入导电板(63)的底端通过二号塑料条(632)与金属外壳(61)的左壁相连接,所述一号塑料条(631)高于二号塑料条(632)设置,所述二号塑料条(632)的长度大于一号塑料条(631);所述输出电线(64)的一端与电源(7)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奇
申请(专利权)人:赵文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