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交鲂种苗繁育的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59383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3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杂交鲂种苗繁育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杂交鲂种苗繁育方法,鲂种苗繁育主要由混养模式而成,该混养模式由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e)作为母本,广东鲂(Megalobramahoffmanni)作为父本杂交而得到的品种。杂交鲂保留了两种亲本的优良性状,杂交鲂的性情较温驯,为底层鱼类,喜静水缓流环境,幼鱼有集群活动的习性,易捕捞。脆肉杂交鲂为草食性鱼类,幼鱼摄食浮游动物,成鱼主要摄食水草和植物碎屑,人工养殖条件下喜食人工饲料。脆肉杂交鲂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饵料系数低、遗传性状稳定的优点,当年鱼体长可达12~18厘米,二龄鱼可达30厘米,体重达到0.6‑1.2公斤,之后生长速率减慢,一般养殖1周年体重可达到0.5公斤/尾的上市规格,3龄性腺达成熟。

A hybrid bream seedling breeding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ybrid seed breeding, hybrid breeding method discloses bream, bream breeding mainly by polyculture into the polyculture by bream (Megalobrama amblycephale) as the female parent, Guangdong bream (Megalobramahoffmanni) as the male parent of hybrid varieties. Hybrid bream keeps good traits of two parents, hybrid bream more gentle temperament, bottom fish, like slow hydrostatic environment, juveniles cluster activity habits, easy fishing. Crisp bream for hybrid herbivorous fish, fish feeding planktonic animal, fish feeding plants and plant detritus, artificial breeding conditions like artificial diet. Crisp hybrid bream has strong disease resistance, high survival rate, low feed coefficient, genetic stability, the fish body length up to 12 ~ 18 cm, two year old fish up to 30 cm, weighing 0.6 1.2 kg, after the growth rate slowed down, the 1 anniversary of the general breeding weight can reach 0.5 kg / tail market size, 3 age of mature gona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杂交鲂种苗繁育的
,尤指一种杂交鲂种苗繁育的技术。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的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产量占全球70%,在育种方面,我国成功地进行淡水鱼类杂交育种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如草鱼与鳙、三角鲂与青鱼以及草鱼与三角鲂等杂交受精细胞学研究,证明亚科间鱼类杂交具有正常的受精过程,探明了散鳞镜鲤与兴国红鲤、荷包红鲤与湘江野鲤的鳞被与体色遗传规律分别受2对和1对基因控制、红鲫与湘江野鲤、鳙与鲢、草鱼与团头鲂等后代的生殖腺发育规律和核型差异,并查明杂种繁育程度的基本原因。据不完全统计,自70年代以来,我国鱼类杂交育种共进行了3个目5个科18个属25个鱼种间的远缘杂交和8个鲤鱼种内经济杂交(丰鲤、荷元鲤、岳鲤、芙蓉鲤、三杂交鲤、颖鲤等),先后育成兴国红鲤、荷包红鲤、建鲤、高寒鲤、颖鲤、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和彭泽鲫、异育银鲫、松浦鲫等多个品种及其品系。团头鲂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名优经济鱼类,但其肌间刺数目多,在114-129枚,与鲢、鳙的肌间刺数目相当,分别为117-124枚与116-133枚。近年来人们利用团头鲂进行杂交育种实验研发新品种展开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广东鲂是珠江水系的土著种,也是华南区重要的名优经济鱼类,其肉质鲜美,肌间刺少,但其生长速度较慢。淡水渔业是广东省农业的主导产业和渔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012年全省淡水养殖总面积373.38千公顷,产量344.09万吨,产值451.87亿元。但目前现有养殖品种种质退化、集约化的生态养殖技术落后、养殖品种市场价格持续低迷以及养殖成本成倍增加,诸多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严重制约淡水鱼类养殖业的发展。因此,研发新的优质养殖新品种、种苗繁育规模化和无公害生态养殖成为淡水鱼类养殖的重要途径。特别对一些养殖前景好经济价值较高、养殖成本低的新品种进行种苗繁育关键技术的研究是当前淡水养殖业的当务之急,这对推动全省淡水渔业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通过亲鱼繁殖生物学、胚胎发育、环境因子影响、仔鱼开口饵料等关键环节研究,以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e)作为母本、广东鲂(Megalobramahoffmanni)作为父本杂交而得到的品种。同时制定规模化种苗繁育技术规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杂交鲂是以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e)作为母本、广东鲂(Megalobramahoffmanni)作为父本杂交而得到的品种。杂交鲂保留了两种亲本的优良性状,杂交鲂的性情较温驯,为底层鱼类,喜静水缓流环境,幼鱼有集群活动的习性,易捕捞。脆肉杂交鲂为草食性鱼类,幼鱼摄食浮游动物,成鱼主要摄食水草和植物碎屑,人工养殖条件下喜食人工饲料。脆肉杂交鲂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饵料系数低、遗传性状稳定的优点,当年鱼体长可达12~18厘米,二龄鱼可达30厘米,体重达到0.6-1.2公斤,之后生长速率减慢,一般养殖1周年体重可达到0.5公斤/尾的上市规格,3龄性腺达成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1).亲鱼来源:雌性亲鱼团头鲂为引进的原良种,经过2-3年的培育之后,挑选体型标准、健硕、无伤、体宽肉厚,体重在0.8-2.0kg,年龄在3-5龄的雌鱼。广东鲂是韩江特有鱼类,繁殖亲鱼来自于韩江的野生种群(每年繁殖季节从渔民收集大于0.6kg的雄性广东鲂,经过1-2年驯养后作为雄性亲鱼。雌雄性比(团头鲂:广东鲂)为1:1~1.5,年龄均在3冬龄以上,7冬龄的繁殖力将降低,因此,每年均要淘汰高龄亲鱼,同时补充新的亲鱼。2).亲鱼培育和水质管理:团头鲂和广东鲂均属鲂属鱼类,亲缘关系近,在池塘饲养中,两种鱼均能共同饲养,为规模化繁殖,本养殖场曾模拟生态环境,试图让其自然交配产卵,但产卵量和受精率波动大,难以控制。因此,我们采用团头鲂和广东鲂分塘饲养,池塘水深1.2-2.0m,每亩可放养200~350尾,并搭配混养30尾鲢鳙鱼。团头鲂和广东鲂均属杂食性鱼类,食物组成比较多样,根据多年经验,不同时期亲鱼营养需求是不同的。入冬要需进行强化培育,主要投喂普通人工配合饲料和青料;春季繁殖前最为重要,人工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在30-35%,以动物蛋白精料、豆饼或玉米、青料(黑麦草、苦荬菜等)组合饲养。3月以动物蛋白精料为主,辅以青料,各占二分之一;4-6月,配合饲料、豆饼、玉米、青料各占四分之一。其中,冬季和春季均添加适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E、C,这对提高性腺成熟系数、产卵率有重要作用。鲂类口小,摄食速度慢,应少量多餐,日投喂三次为宜。惊蛰后,水温逐渐上升,亲鱼摄食活动加强,此时流水刺激对促进广东鲂和团头鲂的性腺发育是必不可少的。3月份,每周给予三次流水刺激,每次5-6h,4-5月份,调节进出水口流速,使得池塘保持新鲜水流不断流入池中,但流速应缓慢,避免造成亲鱼早产3).亲鱼性腺同步发育的筛选:经多年的杂交鲂繁育实践,我们发现两种鱼在自然条件下繁殖的时间是比较一致的,主要集中在5、6月份,一般两种鱼冬季性腺均处于Ⅲ期,4月有少部分达到Ⅳ期,约为7-12%;大多数在5、6月达到Ⅳ期,占60-78%,是繁殖高峰期;7月份占6-10%。但往往同批亲本个体性腺发育成熟不一致,出现催产时产卵不同步,降低了规模化繁育种苗的效率。为了使这两种不同鱼类性腺成熟度在短时间内达到一致,我们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是对团头鲂进行发育成熟度筛选,分三批次进行繁殖;二是进行人工药物催产。催产前,对团头鲂雌性亲鱼的性腺发育程度进行分批筛选至关重要。早期摸索阶段,用取卵器取卵在解剖镜下观察卵核的位置及卵粒发育成色,接近Ⅳ期时相,卵粒相对饱满,有光泽,均匀分散,大小一致,全部或大部核偏位,颜色呈淡黄色,表面成熟度好;鱼体外观上,发育成熟度较好的鱼腹部较膨大、柔软,卵巢轮廓明显,泄殖腔孔稍红润,轻压腹部时有弹性,但无硬实感,偶有少许半透明排泄物,这表明性腺发育成熟,天气合适即可进行人工催产。第一批分选时间在4月中下旬,水温在24-26℃时,挑选性腺成熟度好,基本达到Ⅳ期的集中于一个池塘饲养,保留性腺发育滞后,或发育过早的亲鱼。然后经过7-10天的流水刺激和青料饲养,逐进行人工催产、受精、孵化。本养殖场每年在5、6月间开展三批次性腺同步发育亲鱼的筛选、人工催产和孵化。4).人工催产:在天气爽朗,水温24-27℃时可进行药物催产,雨后晴天催产效果也较好。催产药物用LRH-A2团头鲂35mg/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800IU和地欧酮(DOM)6-10mg/kg结合使用效果最佳,广东鲂剂量减半。团头鲂采用两针注射,第一针注射全剂量的1/10,隔8-12h注射第2针。雄鱼剂量减半,给雌鱼注射第2针时一次性注射全量。繁殖后期剂量可以稍减,采用1针注射即可达到理想的效果。注射第二针时间应在夜晚20:00-23:00时。注意,HCG用量过大会引起亲鱼双目失明、难产死亡,因此需加严格使用剂量;催产药现配现用,药品必须1h内用完。5).人工授精:养殖水体中团头鲂与广东鲂难以自行交配繁殖。另外,团头鲂卵粒粘性不强,自然产卵后,卵膜容易摩擦破裂,影响卵粒孵化率。破裂的卵粒容易败坏水质,产生水霉病,因此采用干法人工授精。受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杂交鲂种苗繁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繁育方法由“以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e)作为母本,广东鲂(Megalobramahoffmanni)作为父本杂交而得到的品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交鲂种苗繁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繁育方法由“以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e)作为母本,广东鲂(Megalobramahoffmanni)作为父本杂交而得到的品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鲂种苗繁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在繁育过程中,采用混养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鲂种苗繁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选用大于0.6kg的雄性广东鲂,经过1-2年驯养后作为雄性亲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鲂种苗繁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每年的3月份,每周给予三次流水刺激,每次5-6h,每年的4-5月份,调节进出水口流速,使得池塘保持新鲜水流不断流入池中,但流速应缓慢,避免造成亲鱼早产”,其中的“调节进出水口流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杂交鲂种苗繁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选择天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宏
申请(专利权)人:潮州市潮安区东凤韩东水产苗种繁育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