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44786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1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包括端部软管、管路本体、主消声器、辅助消声器、包覆层及连接支架,所述端部软管设置于所述管路本体的一端,管路本体远离端部软管的另一端与主消声器相连,辅助消声器设置于管路本体上,包覆层包覆于发动机管路总成上,发动机管路总成通过连接支架固定于发动机的侧壁上。该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具有较好的消声效果,且便于安装,降低安装成本。

Engine intake pipe assembly and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ehicle and engine intake pipe assembly, engine intake pipe assembly including the end hose, pipe body, main muffler, muffler, auxiliary coating layer and the connecting bracket, wherein one end of the hose is arranged on the pipe body, the pipe body away from the other end of the hose. With the main muffler, muffler is arranged on the pipeline auxiliary body, coating layer is coated on the engine assembly, engine assembly through the side wall of the connecting bracket is fixed on the engine. The air inlet pipe assembly of the engine has good noise elimination effect and is convenient to install and reduce installa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是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及具有该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增压发动机因其能够提升燃油的经济性及降低尾气排放,而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增压发动机包括进气管路总成及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包括增压器、连接管道及中冷器,空气从增压器进入连接管道内,然后经过中冷器降温后再进入发动机中。然而增压器在工作时,引起转速比较高,噪音比较大,因此需要在增压器与中冷器之间增加消声器以降低增压器的噪音及振动。在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单一消声器,单一消声器的消声效果有限,其次,现有技术中,消声器占用的空间较大,适用性差,同时多采用焊接结构,因此导致消声器容易与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安装及布设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及具有该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的车辆。该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具有较好的消声效果,且便于安装,降低安装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包括端部软管、管路本体、主消声器、辅助消声器、包覆层及连接支架,所述端部软管设置于所述管路本体的一端所述管路本体远离所述端部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消声器相连,所述辅助消声器设置于所述管路本体上,所述包覆层包覆于所述发动机管路总成上,所述发动机管路总成通过所述连接支架固定于所述发动机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层为由硅胶材料或者无纺布-铝箔复合材料制成的包覆层。进一步地,所述端部软管的一端通过卡箍与所述管路本体相连,所述端部软管的另一端通过卡箍或快插插头与发动机零部件相连。进一步地,所述主消声器包括消声器外管及消声器内管,所述消声器外管包括端盖、管体及连接管,所述消声器内管设置于所述管体内,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管体的一端并与所述管路本体相连,所述连接管设置于管体远离端盖的一端,所述消声器内管与所述消声器外管之间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沿消声器内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每一隔板设置于所述消声器内管的外壁上,并朝向消声器外管所在的方向延伸,消声器内管、消声器外管及相邻的两个隔板围成一消声腔,消声器内管上还设置有通孔,每一消声腔通过至少一个通孔与消声器内管的内部管路相连。进一步地,在所述消声腔内,从所述消声器内管至所述消声器外管方向依次设置有活性炭-滤网复合层及吸声材料层。进一步地,所述主消声器包括消声器外管及消声器内管,所述消声器外管包括端盖、管体及连接管,所述消声器内管设置于所述管体内,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管体的一端并与所述管路本体相连,所述连接管设置于管体远离端盖的一端,所述消声器内管与所述消声器外管之间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沿消声器内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每一隔板设置于所述消声器内管的外壁上,并朝向消声器外管所在的方向延伸,消声器内管、消声器外管及相邻的两个隔板围成一消声腔,所述消声器内管上沿所述消声器内管的周向开设有连通消声器内管内壁与外壁之间的环形槽,每一消声腔通过至少一个所述环形槽与所述消声器内管的内部管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管路本体上开设有豁口,所述辅助消声器通过所述豁口固定于所述管路本体上,所述辅助消声器包括辅助消声器外壳及辅助消声器内板,所述辅助消声器内板固定于所述辅助消声器外壳上,所述辅助消声器外壳固定于所述管路本体上,所述辅助消声器外壳与所述辅助消声器内板之间围成有腔体,所述辅助消声器内板上设置有多个穿孔,所述腔体通过所述穿孔与所述管路本体的内部管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消声器外壳与所述管路本体相对应的连接面上形成有溢流槽,所述辅助消声器外壳通过振动摩擦焊接工艺焊接于所述管路本体上。进一步地,所述管路本体上开设有豁口,所述辅助消声器通过所述豁口固定于所述管路本体上,在所述辅助消声器上设置有多个1/4波长管,每一所述1/4波长管均与所述管路本体的内部管路相连。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综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中,当噪声在进气管路总成内传递时,首先通过端部软管降低发动机的振动,并对噪声进行第一次降低;当噪声在进气管路总成内部传播时,首先通过辅助消声器,对噪声进行第一次衰减,然后再经过主消声器对噪声进行第二次衰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增压器产生的噪音;当噪声通过通过进气管路总成辐射到空气中时,由于管路总成自身的吸声及隔声作用,噪声受到第一次衰减,当经过管路总成上包覆的包覆层时,噪声受到进一步地衰减,这就大大降低了沿该途径穿过的噪声。因此该进气管路总成能够较好地对增压器产生的噪声进行衰减。本专利技术通过主消声器及辅助消声器的设置,能够在有效对噪声进行衰减的同时,减少整个进气管路的体积,因此减少对周边零件的干涉,便于安装,减少安装成本。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包覆层包覆于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管路本体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主消声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主消声器消声腔内填充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辅助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辅助消声器内消声器外壳及消声器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辅助消声器的截面示意图。图9为辅助消声器溢料槽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主消声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辅助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及具有该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的车辆。该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具有较好的消声效果,且便于安装,降低安装成本。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包覆层50包覆于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管体端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可以设置于空气滤清器与增压器或压气机的入口之间,同样也可以设置于压气机的出口处。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包括端部软管10、管路本体20、主消声器30、辅助消声器40、包覆层50及连接支架60。端部软管10设置于管路本体20的一端,管路本体20远离端部软管10的另一端与主消声器30相连,辅助消声器40设置于管路本体20上,包覆层50包覆于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上,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通过连接支架60固定于发动机的侧壁上。管路本体20靠近主消声器30的一端,还开设有蒸汽管接头71,在主消声器30与发动机之间还设置有曲通管接头72。增压器产生的噪声有两个传递路径,一个是通过进气管路总成辐射到空气中,另一个是通过进气管路总成向发动机的进气口传递。在本专利技术中,当噪声在进气管路总成内传递时,首先通过端部软管10降低发动机的振动,并对噪声进行第一次降低;当噪声在进气管路总成内部传播时,首先通过辅助消声器40,对噪声进行第一次衰减,然后再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包括端部软管、管路本体、主消声器、辅助消声器、包覆层及连接支架,所述端部软管设置于所述管路本体的一端,所述管路本体远离所述端部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消声器相连,所述辅助消声器设置于所述管路本体上,所述包覆层包覆于所述发动机管路总成上,所述发动机管路总成通过所述连接支架固定于所述发动机的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包括端部软管、管路本体、主消声器、辅助消声器、包覆层及连接支架,所述端部软管设置于所述管路本体的一端,所述管路本体远离所述端部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消声器相连,所述辅助消声器设置于所述管路本体上,所述包覆层包覆于所述发动机管路总成上,所述发动机管路总成通过所述连接支架固定于所述发动机的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为由硅胶材料或者无纺布-铝箔复合材料制成的包覆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软管的一端通过卡箍与所述管路本体相连,所述端部软管的另一端通过卡箍或快插插头与发动机零部件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消声器包括消声器外管及消声器内管,所述消声器外管包括端盖、管体及连接管,所述消声器内管设置于所述管体内,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管体的一端并与所述管路本体相连,所述连接管设置于管体远离端盖的一端,所述消声器内管与所述消声器外管之间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隔板沿消声器内管的长度方向间隔布设,每一隔板设置于所述消声器内管的外壁上,并朝向消声器外管所在的方向延伸,消声器内管、消声器外管及相邻的两个隔板围成一消声腔,消声器内管上还设置有通孔,每一消声腔通过至少一个通孔与消声器内管的内部管路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消声腔内,从所述消声器内管至所述消声器外管方向依次设置有活性炭-滤网复合层及吸声材料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管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消声器包括消声器外管及消声器内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述岗朱永成代建峰陈帅曾志新梁晓峰谢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