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24041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30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纯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结构,涉及电动汽车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结构不合理,轴荷分配紊乱的问题。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结构包括:安置于纯电动车前舱且呈上下两层分布的电机、变速箱、电机控制器、高压配电箱、充电箱、DC‑DC转换器、蓄电池。另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结构包括:安置于纯电动车前舱且呈上中下三层分布的电机、变速箱、电机控制器、高压配电箱、充电箱、DC‑DC转换器、蓄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合理布置电动汽车动力装置以及传动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均匀分配轴荷保障汽车安全,并且有利于维修保养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结构
技术介绍
纯电动汽车是指用电能驱动电机并作为直接驱动力的汽车。随着传统燃料能源的大量消耗,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开发纯电动汽车对缓解环境污染和保障能源供给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纯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汽车而言,最重要的部分是动力装置以及传动装置的布置。目前,纯电动汽车有以下几种动力传动系统布置结构:动力传动系统布置在底盘下,该结构导致整车质心降低,离地间距减小,会影响汽车对道路的适应性。驱动电机布置于前舱,电机控制系统布置于前后轴之间,蓄电池布置于后舱。这种布置虽然有利于合理配置汽车轴荷分配,而且由于控制系统布置于前后轴之间不利于保养维修。驱动电机布置于前舱,电池布置于前后轴之间靠近后轴。控制系统以及充电口布置于后舱。这种结构会导致前后载荷不一,但控制系统布置于后舱不利于保养维修。因此如何合理布置电动汽车动力装置以及传动装置,均匀分配轴荷保障汽车安全是重点研究的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纯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结构,用以解决现有纯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结构不合理,轴荷分配紊乱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结构,包括:安置于纯电动车前舱且呈上下两层分布的电机、变速箱、电机控制器、高压配电箱、充电箱、DC-DC转换器、蓄电池;上层中,上层左前侧设置所述充电箱,上层左后侧设置所述蓄电池和高压配电箱,上层前方中间位置设置所述电机控制器;所述设置于上层的充电箱、蓄电池、高压配电箱和电机控制器通过前舱支架进行固定,所述前舱支架再固定于电动汽车前舱;下层中,所述的电机和变速箱置于所述前舱支架下层的右下侧,并且所述变速箱置于电机的右侧,所述DC-DC转换器设置于所述高压配电箱正下方。其中,所述电机有三个安装点,通过其中两个安装点使电机悬置并与电动汽车车身连接,另一安装点与所述变速箱连接。其中,所述变速箱有三个安装点,通过其中两个安装点使变速箱悬置并与电动汽车车身连接,另一安装点与所述电机连接。本技术的另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结构,包括:安置于纯电动车前舱且呈上中下三层分布的电机、变速箱、电机控制器、高压配电箱、充电箱、DC-DC转换器、蓄电池;上层中,所述高压配电箱和电机控制器设置于上层中间位置;中层中,所述充电箱设置于中层右侧,并竖直安置;所述DC-DC转换器位于高压配电箱的正下方;所述蓄电池设置于中层左侧;上述电机控制器、高压配电箱、充电箱、DC-DC转换器、蓄电池均固定于前舱支架上,所述前舱支架再与车身连接;下层中,所述的电机和变速箱置于所述前舱支架下层的左下方,并且所述变速箱置于电机的右侧。其中,所述电机有三个安装点,通过其中两个安装点使电机悬置并与电动汽车车身连接,另一安装点与所述变速箱连接。其中,所述变速箱有三个安装点,通过其中两个安装点使变速箱悬置并与电动汽车车身连接,另一安装点与所述电机连接。本技术的纯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结构,合理布置电动汽车动力装置以及传动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均匀分配轴荷保障汽车安全,并且有利于维修保养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上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下层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上层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中层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下层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结构,包括:安置于纯电动车前舱且呈上下两层分布的电机11、变速箱12、电机控制器13、高压配电箱14、充电箱15、DC-DC转换器16、蓄电池17。参见图1所示,上层中,上层左前侧设置充电箱15,上层左后侧设置蓄电池17和高压配电箱14,上层前方中间位置设置电机控制器13;设置于上层的充电箱15、蓄电池17、高压配电箱14和电机控制器13通过前舱支架18进行固定,不仅充分利用前舱空间,还合理保证了前舱轴荷分配,前舱支架18再固定于电动汽车前舱。参见图2所示,下层中,电机11和变速箱12置于前舱支架18下层的右下侧,并且变速箱12置于电机11的右侧,DC-DC转换器16设置于高压配电箱14正下方。在具体实现中,电机11有三个安装点,通过其中两个安装点使电机11悬置并与电动汽车车身连接,另一安装点与变速箱12连接;变速箱12有三个安装点,通过其中两个安装点使变速箱12悬置并与电动汽车车身连接,另一安装点与电机11连接。本实施例的纯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结构综合考虑关于到了散热、空间利用、轴荷分配、线束走向等问题的优化。将充电箱设于前舱左前侧有利于电动车充电时的散热,将电机控制器安置于正前方有利于管理线束的走向。电机的布置充分利用了电动汽车前舱下部空间的利用,且便于维修保养,同时充分考虑了整车的轴荷分配。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结构,包括:安置于纯电动车前舱且呈上中下三层分布的电机21、变速箱22、电机控制器23、高压配电箱24、充电箱25、DC-DC转换器26、蓄电池27。参见图3所示,上层中,高压配电箱24和电机控制器23设置于上层中间位置。参见图4所示,中层中,充电箱25设置于中层右侧,并竖直安置;DC-DC转换器26位于高压配电箱24的正下方,蓄电池27设置于中层左侧。上述电机控制器23、高压配电箱24、充电箱25、DC-DC转换器26、蓄电池27均固定于前舱支架28上,不仅充分利用前舱空间,还合理保证了前舱轴荷分配,前舱支架28再与车身连接。参见图5所示,下层中,电机21和变速箱22置于前舱支架28下层的左下方,并且变速箱22置于电机21的右侧。在具体实现中,电机21有三个安装点,通过其中两个安装点使电机21悬置并与电动汽车车身连接,另一安装点与变速箱22连接;变速箱22有三个安装点,通过其中两个安装点使变速箱22悬置并与电动汽车车身连接,另一安装点与电机21连接。本实施例的纯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结构将高压配电箱和电机控制器前设于上层正中间有利于检查维修保养,有利于线束走向的布置。充电箱设于前舱右侧,可以腾出足够空间保证充电时的散热。电机和变速箱设于下层,充分利用前舱下部空间,方便电机的维修及保养,同时合理的保证了整车轴荷分配。这里本技术的描述和应用都只是说明性和示意性的,并非是想要将本技术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完全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均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以及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纯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置于纯电动车前舱且呈上下两层分布的电机、变速箱、电机控制器、高压配电箱、充电箱、DC‑DC转换器、蓄电池;上层中,上层左前侧设置所述充电箱,上层左后侧设置所述蓄电池和高压配电箱,上层前方中间位置设置所述电机控制器;所述设置于上层的充电箱、蓄电池、高压配电箱和电机控制器通过前舱支架进行固定,所述前舱支架再固定于电动汽车前舱;下层中,所述的电机和变速箱置于所述前舱支架下层的右下侧,并且所述变速箱置于电机的右侧,所述DC‑DC转换器设置于所述高压配电箱正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置于纯电动车前舱且呈上下两层分布的电机、变速箱、电机控制器、高压配电箱、充电箱、DC-DC转换器、蓄电池;上层中,上层左前侧设置所述充电箱,上层左后侧设置所述蓄电池和高压配电箱,上层前方中间位置设置所述电机控制器;所述设置于上层的充电箱、蓄电池、高压配电箱和电机控制器通过前舱支架进行固定,所述前舱支架再固定于电动汽车前舱;下层中,所述的电机和变速箱置于所述前舱支架下层的右下侧,并且所述变速箱置于电机的右侧,所述DC-DC转换器设置于所述高压配电箱正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有三个安装点,通过其中两个安装点使电机悬置并与电动汽车车身连接,另一安装点与所述变速箱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有三个安装点,通过其中两个安装点使变速箱悬置并与电动汽车车身连接,另一安装点与所述电机连接。4.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筱华陈立伟黄协京马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