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移动领域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赋予了智能移动终端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智能移动终端成为个人连接网络和企业提供服务的重要平台。例如:Android系统作为当前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智能移动操作系统,其开放性、丰富的硬件特性、免费的服务和快速的更新迭代使得可移动设备的性能日益增强,与计算机的差距日益缩小,应用也日益丰富,功能多样。传统的服装搭配检测方式一般由求职者本人或者周围人根据书籍、网络或经验进行判断,其存在主观性、随意性、局限性等不足。书籍或网络都是平面显示,人们往往无法全面判断衣服的搭配是否合适或者得体。随着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尝试利用计算机代替人来对求职者的服装搭配进行评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设备,以在线对用户给出着装建议。为实现上述设备,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执行于客户端设备的步骤包括:获取用户的着装建议请求;根据着装建议请求建立与服务器端的连接,并打开摄像头采集用户的全身图像;将着装建议请求连同所采集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端;以及将服务器端反馈的有着装建议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输出显示。与之对应的,执行于服务器端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建立与客户端的远程连接,获取客户端的着装建议请求和采集图像;提取采集图像的全身轮廓特征、面部轮廓特征及服饰颜色分布特征;通过K-means统计向量方法获取与该形体特征、面部轮廓特征及服饰颜色分布特征对应的指导模型;将指导模型经VR处 ...
【技术保护点】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执行于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用户的着装建议请求;根据所述着装建议请求建立与服务器端的连接,并打开摄像头采集用户的全身图像;将所述着装建议请求连同所采集的图像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端;以及将所述服务器端反馈的有着装建议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输出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执行于客户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用户的着装建议请求;根据所述着装建议请求建立与服务器端的连接,并打开摄像头采集用户的全身图像;将所述着装建议请求连同所采集的图像发送给所述服务器端;以及将所述服务器端反馈的有着装建议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输出显示。2.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执行于服务器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与客户端的远程连接,获取所述客户端的着装建议请求和采集的图像;提取所述采集图像的全身轮廓特征、面部轮廓特征及服饰颜色分布特征;通过K-means统计向量方法获取与该形体特征、面部轮廓特征及服饰颜色分布特征对应的指导模型;将所述指导模型经VR处理形成有着装建议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将有着装建议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返回所述客户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K-means统计向量方法获取与该形体特征、面部轮廓特征及服饰颜色分布特征之前,还包括:使用haar特征分类的方法训练样本集数据,得到分类指导模型;所述通过K-means统计向量方法获取与该形体特征、面部轮廓特征及服饰颜色分布特征对应的指导模型包括:将所述采样图像的高维特征向量与所述分类指导模型中的标准向量依次取欧氏距离,通过欧式距离的远近确定与该形体特征、面部轮廓特征及服饰颜色分布特征对应的指导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所述采集图像的全身轮廓特征、面部轮廓特征及服饰颜色分布特征之前还包括:对所述采集图像进行以下预处理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颜色空间转换、灰度变换、中值滤波、背景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度变换为根据各像素的R、G、B颜色分量计算各像素的灰度值;所述颜色空间转换是将RGB彩色图像转换为HSV色彩空间图像;所述中值滤波是使用非线性的双边滤波方法对图像进行降噪处理;所述背景分离是将所采集图像中的用户图像与背景分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景分离采用如下递推算法:设图像f(x,y)尺寸为M×N,定义以(x,y)为中心的像素点邻域平均灰度为:g(x,y)=1k2Σm=[-k/2]k/2Σm=[-k/2]k/2f(x+m,y+m)]]>记像素灰度值为i且邻域平均灰度值为j的像素点个数为fij,则相应的概率密度为pij为:pij=fij/(M×N);i,j=0,1,…,255以i,j为之变量,Pij为变量,形成二维直方图,假设二值灰度直方图被分割阈值(s,t)分为四部分,对角线经过区域分别对应背景和目标,原理对角线的区域对应圆边和噪声,则背景和目标出现的概率可以定义为:w0(s,t)=Pr(c0)=Σi=0sΣj=0tpijw1(s,t)=Pr(c1)=Σi=s+1255Σj=t+1255pij]]>在二维OTSU算法中假设w0+w1≈1,目标和背景的均值矢量定义为:μ0=(μ0s,μ0t)T=[Σi=0sΣj=0tipij/w0(s,t),Σi=0sΣj=0tjpij/w0(s,t),]Tμ1=(μ1s,μ1t)T=[&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健昕,胡幽,朱奇,陈志康,党伟然,雷晓亮,陈权,李旭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