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电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37813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9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电机结构,包括外壳、前端盖、轴承压盖、轴承以及转轴,在外壳表面与容置腔之间设有通风道,每个通风道内设置散热片,所述轴承压盖包括轴承外压盖与轴承内压盖,自转轴前端向后端方向依次套接有轴承外压盖、轴承内压盖和轴承;所述轴承外压盖上设有若干个顶紧螺孔,所述顶紧螺孔中设有顶紧螺钉,所述顶紧螺钉紧顶住轴承内压盖前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风道以及在通风道设置散热片,增大电机外壳与外部空气的有效接触面积,提高散热速率;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中拧紧轴承外压盖设置的顶紧螺钉时,顶紧螺钉会压紧轴承内压盖,导致轴承外压盖相对转轴向前移动,收紧轴承外压盖与转轴间的螺纹空隙,提高防尘效果。

High speed motor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speed motor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front end cover, a bearing cover, bearing and shaft, on the surface of the shell and the accommodation ventilation channe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cavity, each arranged inside the air channel heat sink, the bearing comprises a bearing outer gland and gland bearing gland, front axis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back end of turn connected with the bearing outer cover, bearing and bearing cover; a plurality of fastening screw with the bearing gland, the tightening screw is provided with a top screw, the top screw tight bearing against the front end cover. By setting the ventilation channel and the radiating fin is arranged in the duct, effectively enlarge the contact area of the motor shell and the external air, increase the cooling rate; the invention also tighten the bearing outer gland set top screw, set screw can be pressed tightly in the bearing gland, resulting in bearing outer gland relative to the shaft to move forward, thread tighten the gap between the shaft and the bearing outer gland, improve the dustproof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转速在6000转/分钟以上的高速电机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转速在6000转/分钟的高速电机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由于转轴的转速较快,导致所产生的热量大,对电机内的零部件造成不良的影响,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其次就是由于高转速所引起的振动问题,虽然振动的幅度不大,但是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大量细微的灰尘仍然会从端盖与转轴连接部位的空隙进入电机内部,时间一长也会影响电机的运行状况,需要工作人员经常打开电机对其内部进行清洗除尘,清洗维护频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散热速度快,防尘效果佳的电机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高速电机结构,包括外壳、前端盖、轴承压盖、轴承以及转轴,所述外壳外形呈方形,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圆柱形容置腔,在外壳表面与容置腔之间设有4个沿轴向延伸的通风道,每个通风道内设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散热片;所述轴承压盖包括轴承外压盖与轴承内压盖,所述转轴设有前外螺纹段,前外螺纹段的后方设有轴承安装段及直径大于轴承安装段的台阶段;自转轴前端向后端方向依次套接有轴承外压盖、轴承内压盖和轴承,所述轴承内压盖的后端面与轴承的前端面顶接,所述轴承的后端面与所述台阶段的前端面顶接,所述轴承内压盖和轴承均位于轴承安装段上;所述前端盖套接在轴承内压盖和轴承外侧,前端盖的前端面与轴承外压盖相接;所述轴承外压盖中间开出具有内螺纹的、与转轴同轴且与所述前外螺纹段旋接的孔洞,所述轴承外压盖上设有若干个与转轴轴向平行的顶紧螺孔,所述顶紧螺孔中设有顶紧螺钉,所述顶紧螺钉紧顶住轴承内压盖前端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风道对称地设置在外壳的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以及右下方,所述通风道呈三角柱状,所述通风道斜面设置为圆弧形,弧度与容置腔弧度一致,所述散热片等间距均匀分布在所述通风道斜面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为一体成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端盖的前端面设有凹环,所述轴承外压盖的后端面设有与凹环相互匹配的凸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内压盖侧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厚度大于凹槽高度,所述前端盖套接在轴承内压盖外部并挤压橡胶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是单列深沟球轴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安装在电机末端的风罩,所述风罩中部设置有若干个间条,间条之间设置有加强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风道以及在通风道设置散热片,增大电机外壳与外部空气的有效接触面积,提高散热速率,有效降低电机内部温度;另外本专利技术创造中轴承外压盖与轴承前外螺纹段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拧紧轴承外压盖设置的顶紧螺钉时,顶紧螺钉会压紧轴承内压盖,由于轴承内压盖、轴承以及转轴台阶段顶接固定成为一个整体,导致轴承外压盖相对转轴向前移动,收紧轴承外压盖与转轴间的螺纹空隙,提高防尘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侧面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外壳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风罩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图3,本专利技术创造公开了一种高速电机结构,包括外壳1、前端盖2、轴承压盖、轴承4以及转轴5,所述外壳1外形呈方形,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圆柱形容置腔11,在外壳1表面与容置腔11之间设有4个沿轴向延伸的通风道12,每个通风道12内设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散热片13,与现有的电机外壳1相比,通过增设通风道12和散热片13,加大了电机外壳1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强对流效果,提高散热速率,有效降低电机运行时内部温度,减少故障机率,提高电机运行寿命。另外本专利技术创造中所述轴承压盖包括轴承外压盖31与轴承内压盖32,所述转轴5设有前外螺纹段,前外螺纹段的后方设有轴承安装段及直径大于轴承安装段的台阶段;自转轴5前端向后端方向依次套接有轴承外压盖31、轴承内压盖32和轴承4,所述轴承内压盖32的后端面与轴承4的前端面顶接,所述轴承4的后端面与所述台阶段的前端面顶接,所述轴承内压盖32和轴承4均位于轴承安装段上;所述前端盖2套接在轴承内压盖32和轴承4外侧,前端盖2的前端面与轴承外压盖31相接;所述轴承外压盖31中间开出具有内螺纹的、与转轴5同轴且与所述前外螺纹段旋接的孔洞,所述轴承外压盖31上设有若干个与转轴5轴向平行的顶紧螺孔,所述顶紧螺孔中设有顶紧螺钉6,所述顶紧螺钉6紧顶住轴承内压盖32前端面。具体地,在进行电机安装时,拧紧轴承外压盖31上设置的顶紧螺钉6,顶紧螺钉6会压紧轴承内压盖32,而轴承内压盖32、轴承4以及转轴5台阶段的前端面顶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固定的整体,相当于为顶紧螺钉6提供一个着力基座,拧紧顶紧螺钉6的同时,轴承外压盖31相对于转轴5向前移动,收紧轴承外压盖31与转轴5前外螺纹段的螺纹空隙,降低粉尘从该位置进入电机内部的可能性,提高电机的防尘效果。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通风道12对称地设置在外壳1的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以及右下方,所述通风道12呈三角柱状,所述通风道12斜面设置为圆弧形,弧度与容置腔11弧度一致,所述散热片13等间距均匀分布在所述通风道12斜面上,易于加大空气对流,提高散热速率,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中每个通风道12内均设置有5个散热片13。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创造中所述电机外壳1是一体成型的,易于生产,同时可减少安装零件,提高安装效率。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端盖2的前端面设有凹环,所述轴承外压盖31的后端面设有与凹环相互匹配的凸环,通过所述凹环与凸环的配合,形成了一个迷宫形结构,提高防尘效果,同时也方便轴承外压盖31与前端盖2进行快速定位安装。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创造中在所述轴承内压盖32侧面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表面设有橡胶圈7,所述橡胶圈7的厚度大于凹槽高度,电机安装时,前端盖2套接在轴承内压盖32外部并挤压橡胶圈7,可防止外界水汽进入到电机内部,影响电机正常运行。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轴承4是单列深沟球轴承,与常规的轴承相比,本专利技术创造利用所述单列深沟球轴承,有效减少摩擦力矩,适用于高速转动的电机,提供电机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电机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安装在电机末端的风罩8,所述风罩中部设置有若干个间条81,间条81之间设置有加强条82。与现有的电机风罩相比,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电机结构,包括外壳、前端盖、轴承压盖、轴承以及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外形呈方形,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圆柱形容置腔,在外壳表面与容置腔之间设有4个沿轴向延伸的通风道,每个通风道内设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散热片;所述轴承压盖包括轴承外压盖与轴承内压盖,所述转轴设有前外螺纹段,前外螺纹段的后方设有轴承安装段及直径大于轴承安装段的台阶段;自转轴前端向后端方向依次套接有轴承外压盖、轴承内压盖和轴承,所述轴承内压盖的后端面与轴承的前端面顶接,所述轴承的后端面与所述台阶段的前端面顶接,所述轴承内压盖和轴承均位于轴承安装段上;所述前端盖套接在轴承内压盖和轴承外侧,前端盖的前端面与轴承外压盖相接;所述轴承外压盖中间开出具有内螺纹的、与转轴同轴且与所述前外螺纹段旋接的孔洞,所述轴承外压盖上设有若干个与转轴轴向平行的顶紧螺孔,所述顶紧螺孔中设有顶紧螺钉,所述顶紧螺钉紧顶住轴承内压盖前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电机结构,包括外壳、前端盖、轴承压盖、轴承以及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外形呈方形,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圆柱形容置腔,在外壳表面与容置腔之间设有4个沿轴向延伸的通风道,每个通风道内设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散热片;所述轴承压盖包括轴承外压盖与轴承内压盖,所述转轴设有前外螺纹段,前外螺纹段的后方设有轴承安装段及直径大于轴承安装段的台阶段;自转轴前端向后端方向依次套接有轴承外压盖、轴承内压盖和轴承,所述轴承内压盖的后端面与轴承的前端面顶接,所述轴承的后端面与所述台阶段的前端面顶接,所述轴承内压盖和轴承均位于轴承安装段上;所述前端盖套接在轴承内压盖和轴承外侧,前端盖的前端面与轴承外压盖相接;所述轴承外压盖中间开出具有内螺纹的、与转轴同轴且与所述前外螺纹段旋接的孔洞,所述轴承外压盖上设有若干个与转轴轴向平行的顶紧螺孔,所述顶紧螺孔中设有顶紧螺钉,所述顶紧螺钉紧顶住轴承内压盖前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区应杰姚劲夫宗锋潘卫峰徐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天洋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