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穿梭车的轨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36426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8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物流仓储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穿梭车的轨道。该轨道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拉杆以及支撑机构;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上、顶部与所述拉杆的中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拉杆的弹性弯曲变形,抵消了穿梭车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从而降低了噪音,减少了车轮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的磨损,延长了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车轮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少了日常维护和维修的工作量。

Track for shuttle ca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logistics storage equipment, and provides a track for a shuttle car. The track includes a first track, the second track rod, and a supporting mechanism; the two ends of the rod are connected to the first rail and the second rail,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of the middle of the bottom is fixed on the ground, and the top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bending deformation of elastic vibration generated by a pull rod, offset the shuttle run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track time, thereby reducing the noise, reduce the wear between the wheel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track, extending the first track, the second track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wheel, but also reduce the daily maintenance and maintenance workl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物流仓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穿梭车的轨道。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物流仓储技术中,成品或辅料的出入库及配送,离不开穿梭车系统。轨道穿梭车无论是直线往复输送或是环形循环输送,都需要在轨道上来自动完成作业,由于穿梭车在运行时需要满足平稳、高速、调度灵活的工况,故对其运行轨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有穿梭车轨道主要为普通的工字钢形式、起重机标准轨道形式或铝合金型材形式,由于穿梭车运行时轨道踏面与车轮接触点之间存在运行阻力或轨道接头处无法平稳衔接,导致穿梭车在轨道上运行时产生上下方向的微振动,从而产生较大的噪音,同时也会磨损车轮或轨道踏面,进而增加了穿梭车和轨道在日常维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影响穿梭车和轨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的用于穿梭车的轨道容易产生振动、噪音大、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穿梭车的轨道,该轨道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拉杆以及支撑机构;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上、顶部与所述拉杆的中部连接。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端连接在地面上的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的顶端均连接在所述拉杆上、并分别靠近所述拉杆的两端设置。其中,还包括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所述第一垫板的一部分与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垫板的另一部分探出于所述拉杆的相应端、并与所述第一轨道连接;所述第二垫板一部分与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垫板的另一部分探出于所述拉杆的相应端、并与所述第二轨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轨道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垫板顶面连接,所述第二轨道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垫板的顶面连接。其中,还包括第一角支撑件和第二角支撑件;所述第一角支撑件的一条角边位于所述拉杆与所述第一轨道之间、并与所述第一轨道连接,所述拉杆通过所述第一角支撑件的另一条角边与所述第一垫板连接;所述第二角支撑件的一条角边位于所述拉杆与所述第二轨道之间、并与所述第二轨道连接,所述拉杆通过所述第二角支撑件的另一条角边与所述第二垫板连接。其中,第一角支撑件位于所述拉杆与所述第一轨道之间的角边的顶部的边缘与所述第一轨道连接;第二角支撑件位于所述拉杆与所述第二轨道之间的角边的顶部的边缘与所述第二轨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角支撑件位于所述拉杆与所述第一轨道之间的角边的高度高于所述拉杆的高度,所述第二角支撑件位于所述拉杆与所述第二轨道之间的角边的高度高于所述拉杆的高度。其中,所述支撑机构设有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一端抵在所述第一垫板的底面、另一端抵在所述拉杆的顶面;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抵在所述第二垫板的底面、另一端抵在所述拉杆的顶面。其中,所述第一垫板与所述第一轨道及所述第一角支撑件与所述第一轨道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垫板与所述第二轨道及所述第二角支撑件与所述第二轨道均为可拆卸连接。本技术通过在两根轨道之间连接一根拉杆、并在拉杆的下方支撑设置一个支撑机构,由此可利用拉杆的弹性弯曲变形,以抵消穿梭车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从而降低了噪音,减少了车轮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的磨损,延长了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车轮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少了日常维护和维修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穿梭车的轨道的正视图。附图标记:1、第一轨道;2、第二轨道;3、拉杆;4、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6、第一垫板;7、第二垫板;8、第一角支撑件;9、第二角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技术中的附图,对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穿梭车的轨道,该轨道包括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拉杆3以及支撑机构;拉杆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连接,支撑机构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上、顶部与拉杆3的中部连接。由此,当穿梭车的车轮与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踏面存在运行阻力或第一轨道1和/或第二轨道2的接头无法平稳衔接时,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踏面会受到来自穿梭车的车轮的冲击力,此时拉杆3会发生弹性弯曲变形,并通过支撑机构将冲击力传递至地面。从而可大幅度降低穿梭车在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上运行发生跳动的几率,也降低了噪音,减少了车轮与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之间的磨损,延长了第一轨道1、第二轨道2和车轮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少了日常维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其中,支撑机构包括底端连接在地面上的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5;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5的顶端均连接在拉杆3上、并分别靠近拉杆3的两端设置,即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5分别位于拉杆3中心的两侧、且相较于拉杆3的中心更偏向于拉杆3的端部,但与拉杆3的端部之间具有间隔。另外,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5的底端均可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面上。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方便拆卸,便于拉杆3和支撑机构的日常维护和更换;另一方面,支撑机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成本低。另外,还包括第一垫板6和第二垫板7;第一垫板6的一部分与拉杆3的一端连接,第一垫板6的另一部分探出于拉杆3的相应端即拉杆3的左端、并与第一轨道1连接;第二垫板7一部分与拉杆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垫板7的另一部分探出于拉杆3的相应端即拉杆3的右端、并与第二轨道2连接。当第一轨道1和第二轨道2的踏面受到来自穿梭车的车轮的冲击力时,第一轨道1将带动第一垫板6发生弹性弯曲变形,同时第二轨道2也将带动第二垫板7发生弹性弯曲变形,进而通过支撑机构将冲击力传递至地面。另外,第一垫板6和第二垫板7发生弹性弯曲变形,也会带动拉杆3发生弹性弯曲变形,最后也通过支撑机构将冲击力传递至地面。由于第一垫板6和第二垫板7的尺寸相对拉杆3的尺寸较小,因而在相同的冲击力下,第一垫板6和第二垫板7的形变大于拉杆3的形变,能够更大程度地抵消来自穿梭车的车轮的冲击力。另外,将第一垫板6和第二垫板7设置在拉杆3的两端,相当于增加了拉杆3的力臂,从而也可增大拉杆3的形变,从而进一步提高拉杆3吸收振动的能力。优选地,第一轨道1的底面与第一垫板6顶面连接,第二轨道2的底面与第二垫板7的顶面连接。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第一垫板6可以对第一轨道1形成竖直方向的支撑、第二垫板7可以对第二轨道2形成竖直方向的支撑;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安装空间,缩短第一轨道1与第二轨道2之间的距离。另外,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穿梭车的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拉杆以及支撑机构;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上、顶部与所述拉杆的中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穿梭车的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拉杆以及支撑机构;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上、顶部与所述拉杆的中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穿梭车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端连接在地面上的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的顶端均连接在所述拉杆上、并分别靠近所述拉杆的两端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穿梭车的轨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所述第一垫板的一部分与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垫板的另一部分探出于所述拉杆的相应端、并与所述第一轨道连接;所述第二垫板一部分与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垫板的另一部分探出于所述拉杆的相应端、并与所述第二轨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穿梭车的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垫板顶面连接,所述第二轨道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垫板的顶面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穿梭车的轨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角支撑件和第二角支撑件;所述第一角支撑件的一条角边位于所述拉杆与所述第一轨道之间、并与所述第一轨道连接,所述拉杆通过所述第一角支撑件的另一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才王钰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