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极驱动电路及其运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21978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6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闸极驱动电路,包含偏压接脚及第一~第五晶体管。偏压接脚耦接外部电阻及外部电容。第一晶体管耦接于第一闸极驱动电压与第一接点之间。第一接点耦接闸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第二晶体管耦接第二及第三接点。第二接点耦接第一接点且第三接点耦接偏压接脚。第一晶体管及第三~第五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且第二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第三~第五晶体管相对于第二晶体管设置且彼此并联耦接第二及第三接点。于预充电期间内,第一晶体管维持于开启状态下且第二晶体管维持于关闭状态下,第三~第五晶体管依序由关闭状态转变为开启状态。

Gate drive circuit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ate driving circuit, which comprises a bias electrode and a first transistor and a fifth transistor. The bias pin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resistor and the external capacitor. The first transistor is coupled between the first gate driving voltage and the first contact point. The output terminal of the first contact coupled gate drive circuit. The second transistor is coupled to the second and the three contacts. The second contact is coupled to the first contact and the third contact is coupled to the bias pin. The first transistor and the three to the fifth transistor are a P type transistor and the second transistor is a transistor of the model type. The third to the fifth transistor is provided with respect to the second transistor and is coupled to each other in parallel with the second and the three contacts. During the pre charging period, the first transistor is maintained in the open state and the second transistor is maintained in a closed state, and the third - to fifth transistor is turned off from the closed state to the open state in sequ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闸极驱动电路及其运作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由于液晶显示面板上的晶体管开关会有寄生电容且液晶显示面板上每个像素(Pixel)的储存电容值亦不尽相同,导致闸极驱动电路输出至液晶显示面板上的闸极线(GateLines)的闸极输出电压信号在由较高的第一闸极驱动电压(VGH)转为较低的第二闸极驱动电压(VGL)时会对储存电容所要储存的电压有一耦合效应,即使对共同电压(VCOM)进行调整后,液晶显示面板所显示的画面仍会有闪烁(Flicker)的现象发生。为了改善上述的画面闪烁现象,通常会通过对闸极驱动电路的闸极输出电压信号的波形进行削角(GatePulseShading)的方式来进行。请参照图1至图3,图1为现有技术的闸极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控制信号S1~S3的时序图;图3为开始进行波形削角时受到闸极驱动电路的外部寄生电容的影响而出现的电压急降现象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于传统的闸极驱动电路1中,偏压接脚PB分别耦接外部电阻RE及外部电容CP,当闸极驱动电路1尚未对闸极输出电压信号进行削角(图2中的T1期间)时,外部电容CP上的电荷为零;当闸极驱动电路1开始对闸极输出电压信号进行削角(图2中的T2期间)时,外部电容CP上的电荷会先与闸极驱动电路1的内部电容CG上的电荷以及闸极驱动电路1的外部负荷电容CLOAD上的电荷彼此中和,并使得偏压接脚PB的电压VBIAS与第一接点N1的电压VGHP达到一稳态点,这将导致当时间进入T2时,闸极输出电压信号会因为前述的电荷中和现象而先快速下降,当偏压接脚PB的电压VBIAS与第一接点N1的电压VGHP达到稳态点后才会出现削角的波形。此一电压急降现象在外部电容CP愈大的情况下愈为明显,亦即闸极输出电压信号的削角波形会受到闸极驱动电路的外部寄生电容的大小的影响而改变,亟待克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闸极驱动电路及其运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所遭遇到的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为一种闸极驱动电路。于此实施例中,闸极驱动电路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闸极驱动电路包含偏压接脚、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及第五晶体管。偏压接脚分别耦接外部电阻及外部电容。第一晶体管耦接于第一闸极驱动电压与第一接点之间,其中第一接点耦接闸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第二晶体管分别耦接第二接点与第三接点,其中第二接点耦接第一接点且第三接点耦接偏压接脚。第三晶体管相对于第二晶体管设置并分别耦接第二接点与第三接点。第四晶体管相对于第二晶体管设置并亦分别耦接第二接点与第三接点。第五晶体管相对于第二晶体管设置并亦分别耦接第二接点与第三接点。第一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及第五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且第二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及第五晶体管彼此并联;于闸极驱动电路的预充电期间内,第一晶体管维持于开启状态下且第二晶体管维持于关闭状态下,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及第五晶体管依序分别由关闭状态转变为开启状态。于一实施例中,当闸极驱动电路结束预充电期间并进入波形削角期间内,第一晶体管由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且第二晶体管由关闭状态转变为开启状态,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及第五晶体管均维持于开启状态下。于一实施例中,当闸极驱动电路进入预充电期间之前,闸极驱动电路正常运作且第一晶体管维持于开启状态下,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及第五晶体管均维持于关闭状态下。于一实施例中,当闸极驱动电路结束波形削角期间并进入一非重叠期间内,第一晶体管维持于关闭状态下,第二晶体管由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及第五晶体管均由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于一实施例中,当闸极驱动电路结束非重叠期间后,闸极驱动电路正常运作且第一晶体管由关闭状态转变为开启状态,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及第五晶体管均维持于关闭状态下。于一实施例中,闸极驱动电路进一步包含内部电容,其一端耦接至第一接点与第二接点之间且其另一端耦接第二闸极驱动电压,其中第二闸极驱动电压低于第一闸极驱动电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亦为一种闸极驱动电路。于此实施例中,闸极驱动电路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闸极驱动电路包含偏压接脚、第一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偏压接脚分别耦接外部电阻及外部电容。第一晶体管耦接于第一闸极驱动电压与第一接点之间,其中第一接点耦接闸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第二晶体管分别耦接第二接点与第三接点,其中第二接点耦接第一接点且第三接点耦接偏压接脚。第三晶体管相对于第二晶体管设置并分别耦接第二接点与第三接点。第四晶体管耦接于第一闸极驱动电压与偏压接脚之间。第一晶体管、第三晶体管及第四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且第二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于闸极驱动电路之预充电期间内,第一晶体管维持于开启状态下且第二晶体管及第三晶体管均维持于关闭状态下,第四晶体管由关闭状态转变为开启状态。于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当该闸极驱动电路结束该预充电期间并进入一波形削角期间内,将该第一晶体管由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以及将该第二晶体管由关闭状态转变为开启状态,并分别维持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于开启状态下。于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当该闸极驱动电路进入该预充电期间之前,该闸极驱动电路正常运作且维持该第一晶体管于开启状态下,并分别维持该第二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于关闭状态下。于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当该闸极驱动电路结束该波形削角期间并进入一非重叠期间内,维持该第一晶体管于关闭状态下,并将该第二晶体管由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以及分别将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由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于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当该闸极驱动电路结束该非重叠期间后,该闸极驱动电路正常运作且将该第一晶体管由关闭状态转变为开启状态,并分别维持该第二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于关闭状态下。于一实施例中,该闸极驱动电路进一步包含一内部电容,该内部电容的一端耦接至该第一接点与该第二接点之间且其另一端耦接一第二闸极驱动电压,该第二闸极驱动电压低于该第一闸极驱动电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为一种闸极驱动电路运作方法。于此实施例中,闸极驱动电路运作方法用以运作应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闸极驱动电路。闸极驱动电路包含偏压接脚、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及第五晶体管。偏压接脚分别耦接外部电阻及外部电容。第一晶体管耦接于第一闸极驱动电压与第一接点之间。第一接点耦接闸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第二晶体管分别耦接第二接点与第三接点,第二接点耦接第一接点且第三接点耦接偏压接脚,第一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及第五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且第二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闸极驱动电路运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将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及第五晶体管彼此并联且均相对于第二晶体管设置并分别耦接第二接点与第三接点;以及于闸极驱动电路的预充电期间内,维持第一晶体管于开启状态下且维持第二晶体管于关闭状态下,并将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及第五晶体管依序分别由关闭状态转变为开启状态。于一实施例中,当该闸极驱动电路结束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闸极驱动电路,应用于一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闸极驱动电路包含:一偏压接脚,分别耦接一外部电阻及一外部电容;一第一晶体管,耦接于一第一闸极驱动电压与一第一接点之间,其中该第一接点耦接该闸极驱动电路的一输出端;一第二晶体管,分别耦接一第二接点与一第三接点,其中该第二接点耦接该第一接点且该第三接点耦接该偏压接脚;一第三晶体管,相对于该第二晶体管设置并分别耦接该第二接点与该第三接点;一第四晶体管,相对于该第二晶体管设置并亦分别耦接该第二接点与该第三接点;以及一第五晶体管,相对于该第二晶体管设置并亦分别耦接该第二接点与该第三接点;其中,该第一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且该第二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彼此并联;于该闸极驱动电路的一预充电期间内,该第一晶体管维持于开启状态下且该第二晶体管维持于关闭状态下,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依序分别由关闭状态转变为开启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2015.10.16 US 62/242,4431.一种闸极驱动电路,应用于一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闸极驱动电路包含:一偏压接脚,分别耦接一外部电阻及一外部电容;一第一晶体管,耦接于一第一闸极驱动电压与一第一接点之间,其中该第一接点耦接该闸极驱动电路的一输出端;一第二晶体管,分别耦接一第二接点与一第三接点,其中该第二接点耦接该第一接点且该第三接点耦接该偏压接脚;一第三晶体管,相对于该第二晶体管设置并分别耦接该第二接点与该第三接点;一第四晶体管,相对于该第二晶体管设置并亦分别耦接该第二接点与该第三接点;以及一第五晶体管,相对于该第二晶体管设置并亦分别耦接该第二接点与该第三接点;其中,该第一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且该第二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彼此并联;于该闸极驱动电路的一预充电期间内,该第一晶体管维持于开启状态下且该第二晶体管维持于关闭状态下,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依序分别由关闭状态转变为开启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该闸极驱动电路结束该预充电期间并进入一削角期间内,该第一晶体管由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且该第二晶体管由关闭状态转变为开启状态,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均维持于开启状态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该闸极驱动电路进入该预充电期间之前,该闸极驱动电路正常运作且该第一晶体管维持于开启状态下,该第二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均维持于关闭状态下。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闸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该闸极驱动电路结束该波形削角期间并进入一非重叠期间内,该第一晶体管维持于关闭状态下,该第二晶体管由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均由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闸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该闸极驱动电路结束该非重叠期间后,该闸极驱动电路正常运作且该第一晶体管由关闭状态转变为开启状态,该第二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均维持于关闭状态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内部电容,其一端耦接至该第一接点与该第二接点之间且其另一端耦接一第二闸极驱动电压,其中该第二闸极驱动电压低于该第一闸极驱动电压。7.一种闸极驱动电路运作方法,用以运作应用于一液晶显示面板的一闸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闸极驱动电路包含一偏压接脚、一第一晶体管、一第二晶体管、一第三晶体管、一第四晶体管及一第五晶体管,该偏压接脚分别耦接一外部电阻及一外部电容,该第一晶体管耦接于一第一闸极驱动电压与一第一接点之间,该第一接点耦接该闸极驱动电路的一输出端,该第二晶体管分别耦接一第二接点与一第三接点,该第二接点耦接该第一接点且该第三接点耦接该偏压接脚,该第一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且该第二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该闸极驱动电路运作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将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彼此并联且均相对于该第二晶体管设置并分别耦接该第二接点与该第三接点;以及于该闸极驱动电路的一预充电期间内,维持该第一晶体管于开启状态下且维持该第二晶体管于关闭状态下,并将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依序分别由关闭状态转变为开启状态。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闸极驱动电路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当该闸极驱动电路结束该预充电期间并进入一波形削角期间内,将该第一晶体管由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以及将该第二晶体管由关闭状态转变为开启状态,并分别维持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于开启状态下。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闸极驱动电路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当该闸极驱动电路进入该预充电期间之前,该闸极驱动电路正常运作且维持该第一晶体管于开启状态下,并分别维持该第二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于关闭状态下。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闸极驱动电路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当该闸极驱动电路结束该波形削角期间并进入一非重叠期间内,维持该第一晶体管于关闭状态下,并将该第二晶体管由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以及分别将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由开启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闸极驱动电路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当该闸极驱动电路结束该非重叠期间后,该闸极驱动电路正常运作且将该第一晶体管由关闭状态转变为开启状态,并分别维持该第二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及该第五晶体管于关闭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凯岚陈建儒林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