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乌迪内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2-(氨甲基)吡啶类和膦类钌的络合物,其制备和作为催化剂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193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了一类新型的将2-(氨甲基)吡啶类和膦类作为配体的钌(Ⅱ)络合物,已证实该络合物在通过氢转移使酮类还原为醇类的反应中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使用上述钌络合物,并以2-丙醇作为氢源,可在短时间内由线状和环状烷基芳基,二烷基和二芳基酮类得到相应的醇类,收率很高。如在氢气流(2-3标准大气压)下操作,酮类至醇类的转换率可达100%。如果使用的膦类具有旋光活性,则可由前手性酮化合物作为起始物制得各种具有旋光活性的醇类,此类醇类在制药工业,农用化学品工业及精细化工业中均是重要的中间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保护点】
通式(1)的钌(Ⅱ)络合物    [RuXYL↓[m]L’]  (Ⅰ)    式中    X,Y,L,L’分别为:    X,相同或不同,并且为卤素或氢    L配体选自包括下列的组:    a)单齿膦,通式为PR↑[1]R↑[2]R↑[3],式中R↑[1],R↑[2]和R↑[3]可相同或不同,并且为脂族或芳香族;    b)双齿膦,通式为PR’↓[2](CH↓[2])↓[x]PR”↓[2],式中x=2,3或4,其中R’和R”可相同或不同,并且为脂族或芳香族;    c)具有旋光活性的二膦;    且m=1或2,条件为如配体L选自b)或c)组,则m=1;如配体L选自a)组则m=2,并且在这种情况下,配体可相同或不同;    L’为2-(氨甲基)吡啶型双齿配体,分子式为(Ⅱ)    ***  (Ⅱ)    式中R↑[4],R↑[5]可相同或不同,并且可以是H,脂族或芳香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特巴瑞塔凯特西嘎密凯勒汤纽特皮耶路基瑞欧
申请(专利权)人:乌迪内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