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16785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5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包括座椅发泡以及包覆于座椅发泡上的座椅面套。该座椅面套包括面套裁片和面套垫,且面套垫结合于面套裁片。该面套垫与凹型面过渡区域相应处缝纫连接有无纺布吊紧带,该无纺布吊紧带一侧装设有钢丝,座椅发泡设有凹槽,该凹槽内装设有钢丝,该座椅发泡凹槽内的钢丝与无纺布吊紧带一侧的钢丝通过C型环打枪闭合实现吊紧连接。该无纺布吊紧带也可由聚丙烯无纺布吊紧带代替,其一侧的钢丝由聚丙烯无纺布吊紧带的塑料部代替。该面套垫还可由至少两个面套分垫缝纫连接组成,该相邻面套分垫侧边在该缝纫处形成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包缝刺毛布,将座椅发泡凹槽内的钢丝替换成刺毛条,通过刺毛布与刺毛条的粘扣闭合实现吊紧。

Seamless lin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seat

Seamless lin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hicle seat, comprising a seat foam, coated on the foam seat seat cover. The seat cover comprises a cutting surface and gasket, gasket and surface binding to the surface of cutting piece. The cover pad and the concave surface transition region corresponding to a non-woven fabric sewing connection fasten belt, the non-woven fabric hanging belt is installed with steel wire, foam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a steel wire is installed in the groove, and the steel wire seat in the groove of the non-woven foaming fasten with one side of the wire through the C ring closed fire the hanging tight connection. The non-woven fabric hanging belt can also be replaced by a polypropylene non-woven fabric hanging belt, and one side of the steel wire is replaced by a plastic part of the polypropylene non-woven fabric hanging belt. The cover pad can be made up of at least two sets of sewing pad surface are connected, the adjacent face sets of pad sides form a connecting part in the sewing, the connecting part sewing thorn cloth, the seat foam in the groove of the wire is replaced by thorn thorn tops, and the tops of the sticky thorn cloth fasten closed impleme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汽车座椅上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消费者对于座椅造型的偏好渐趋多样化,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各座椅制造商力求在座椅轮廓面设计及其实现形式上有新的突破,而这一新的突破对座椅面套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使座椅轮廓面的设计不断创新,由此凹型面的设计开始出现并在实际中应用,并且该凹型面随着设计的创新凹陷程度逐步加深,对于此凹型面的设计,常规的面套连接结构不能很好的实现该凹型面的设计。座椅轮廓面采用凹型面设计时,常规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中,整个凹型面采用单层一片式面套裁片,该面套结构虽然能呈现出座椅轮廓面,但却存在以下问题:如图1所示,当整个凹型面采用单层一片式面套裁片1设计时,在凹型面过渡区域,面套裁片1与座椅发泡2存在间隙,无法较好贴合,导致面套裁片1的空浮现象较为严重,从而面套包覆完成后呈现的效果与座椅轮廓面设计效果相符性较差。如图2所示,当整个凹型面采用单层一片式面套裁片1设计时,由于面套裁片1局限于其面料的延伸性和抗弯折性,使面套裁片1在该凹型面的过渡区域难以实现平顺过渡,导致面套裁片1在该过渡区域处容易出现折弯或面料堆积的情况,即面套裁片1产生褶皱现象,从而面套包覆完成后呈现的效果与座椅轮廓面设计效果相符性较差。座椅轮廓面采用凹型面设计时,常规座椅面套的连接结构中,还采用两个单层面套裁片的设计方式,如图3所示,两个面套裁片1缝纫连接并同时与座椅发泡2缝纫吊紧,由此在两面套裁片1连接处出现缝线3。该两个单层面套裁片的设计方式虽然能解决单层一片式面套裁片设计时面套裁片所出现的空浮以及褶皱现象,但该设计呈现的座椅面套外表却存在缝线,影响座椅的美观,并且该座椅面套也使座椅轮廓面的实现方式不具有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座椅轮廓凹型面的设计提供一种外表美观且能很好呈现座椅轮廓凹型面设计的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本技术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包括座椅发泡以及包覆于座椅发泡上的座椅面套,其中:座椅面套包括面套裁片和面套垫,该面套垫连接有一吊紧结构,且该面套垫结合于面套裁片;座椅发泡对应吊紧结构处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内装设有连接件,且该连接件与吊紧结构连接。本技术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吊紧结构具有至少一个无纺布吊紧带,该至少一个无纺布吊紧带一侧与面套垫通过缝线缝纫连接,且该至少一个无纺布吊紧带远离面套垫的一侧装设有钢丝,该钢丝连接有一C型环,此时座椅发泡凹槽内的连接件为一钢丝,该钢丝通过C型环与无纺布吊紧带一侧的钢丝吊紧,由此实现座椅面套与座椅发泡的吊紧。本技术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吊紧结构具有至少一个聚丙烯无纺布吊紧带(PWP吊紧带),该至少一个聚丙烯无纺布吊紧带一侧与面套垫通过缝线缝纫连接,且该至少一个聚丙烯无纺布吊紧带远离面套垫的一侧连接有一C型环,该至少一个聚丙烯无纺布吊紧带远离面套垫的一侧为塑料部,C型环即连接在该塑料部上,此时座椅发泡凹槽内的连接件为一钢丝,该钢丝通过C型环与聚丙烯无纺布吊紧带一侧的塑料部吊紧,由此实现座椅面套与座椅发泡的吊紧。本技术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面套垫由至少两个面套分垫组成,该相邻至少两个面套分垫通过缝线缝纫连接,且该相邻至少两个面套分垫端部经缝纫后形成一连接部,该连接部包缝有一层刺毛布,该吊紧结构由该连接部和刺毛布组成,此时座椅发泡凹槽内的连接件为一与刺毛布相配合的刺毛条,该刺毛条与刺毛布粘扣闭合,由此实现座椅面套与座椅发泡的吊紧。本技术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面套垫与面套裁片通过一粘合剂复合,且该面套垫可以是泡沫垫或泡沫羊毛合成垫。本技术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中,座椅面套上的吊紧结构设置在与凹型面过渡区域对应的位置处,即座椅发泡的凹槽也设置在与该凹型面过渡区域对应的位置处。附图说明图1为座椅轮廓凹型面处常规面套结构设计中面套裁片出现空浮的示意图;图2为座椅轮廓凹型面处常规面套结构设计中面套裁片出现褶皱的示意图;图3为座椅轮廓凹型面处常规面套结构设计中面套裁片出现缝线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座椅发泡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图8为本技术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座椅发泡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技术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座椅面套具有一面套裁片1和一面套垫2,该面套裁片1为一片式设计。该面套垫2与凹型面过渡区域对应处缝纫连接有一无纺布吊紧带4,即无纺布吊紧带4的一侧与面套垫2缝纫连接,缝纫连接完成后,在该面套垫2的缝纫连接处出现一缝线5,之后将面套垫2与面套裁片1通过一粘合剂3进行高温热压复合。待面套垫2与面套裁片1复合完成后在该无纺布吊紧带4远离面套垫2的一侧装设钢丝6,座椅发泡7与凹型面过渡区域对应位置处设有凹槽71,该凹槽71内埋设有钢丝8,该钢丝8通过C型环9与无纺布吊紧带4的钢丝6吊紧连接,从而实现面套裁片1与座椅发泡7的吊紧。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无纺布吊紧带4还可以是聚丙烯无纺布吊紧带12,该聚丙烯无纺布吊紧带12远离面套垫2的一侧为塑料部121,该塑料部121即代替钢丝6通过C型环9与座椅发泡7内埋设的钢丝8吊紧连接,从而实现面套裁片1与座椅发泡7的吊紧。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无纺布吊紧带4的钢丝6或聚丙烯无纺布吊紧带12的塑料部121与座椅发泡7内埋设的钢丝8吊紧连接时,将C型环打枪闭合,实现吊紧。如图7至图9所示,在本技术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该座椅面套具有一面套裁片1和一面套垫2,其中面套垫2由第一面套分垫21、第二面套分垫22和第三面套分垫23缝纫连接组成,并形成缝线5,第一面套分垫21、第二面套分垫22和第三面套分垫23的形状大小由座椅轮廓凹型面决定,即面套垫2的缝纫连接处与凹型面的过渡区域相对应。第一面套分垫21、第二面套分垫22和第三面套分垫23缝纫连接后组成面套垫2,且该相邻面套分垫的侧边经缝纫连接后形成连接部24,在该连接部24包缝一层刺毛布10,并形成包缝线13,然后将该面套垫2通过粘合剂3与面套裁片1进行高温热压复合。座椅发泡7与凹型面过渡区域对应处设有凹槽71,即该凹槽与连接部24相对应,该凹槽71内装设有与刺毛布10相配合的刺毛条11,由此将该刺毛布10与刺毛条11粘扣闭合,从而实现面套裁片1与座椅发泡7的吊紧。上述座椅面套的面套垫可以是泡沫垫,也可以是泡沫羊毛合成垫。本技术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成本低、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且容易拆卸,既解决面套裁片空浮、褶皱以及面套缝线等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包括座椅发泡以及包覆于所述座椅发泡上的座椅面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面套包括面套裁片和面套垫,所述面套垫连接有一吊紧结构,所述面套垫结合于面套裁片;所述座椅发泡对应所述吊紧结构处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内装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吊紧结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包括座椅发泡以及包覆于所述座椅发泡上的座椅面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面套包括面套裁片和面套垫,所述面套垫连接有一吊紧结构,所述面套垫结合于面套裁片;所述座椅发泡对应所述吊紧结构处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内装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吊紧结构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紧结构具有至少一个无纺布吊紧带,该至少一个无纺布吊紧带一侧与面套垫通过缝线缝纫连接,且该至少一个无纺布吊紧带远离面套垫的一侧装设有钢丝,该钢丝连接有一C型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无缝线面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紧结构具有至少一个聚丙烯无纺布吊紧带(PWP吊紧带),该至少一个聚丙烯无纺布吊紧带一侧与面套垫通过缝线缝纫连接,且该至少一个聚丙烯无纺布吊紧带远离面套垫的一侧连接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贞良谢冬喜戴洁林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