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1426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除草活性的有机/无机杂化的纳米级的药物先导化合物,即含卤素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衍生物,所述衍生物具有(a)通式,通式中:R↓[1]=H或CH↓[3];R↓[2]=F、CF↓[3]、OCF↓[3]、Cl、Br或I。所述衍生物的制备是通过八钼酸和取代苯胺盐酸盐及脱水剂在乙腈溶液中回流7~9小时,然后经过后处理得到,其反应式如(b)反应式中:R↓[1]=H或CH↓[3];R↓[2]=F、CF↓[3]、OCF↓[3]、Cl、Br或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具体说, 是涉及含卤素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介绍
多酸纳米簇是一种纯净物纳米粒子,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组装与化学修 饰,从而有效地调控其结构与性质。卤素在化学和生物中是重要的元素。由于卣素原子的独特性质强吸电子 性、较好的热稳定性和亲油性等,使许多含有卤素的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农药生 物活性。据文献报道,六钼酸根纳米簇具有除草活性。为了寻找新型的具有除 草活性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选择六钼酸根纳米簇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合成出一系 列含卤素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衍生物,希望寻找一种新型的具有除草活 性的有机/无机杂化的纳米级的药物先导化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除草活性的有机/无机杂化的纳米级的 药物先导化合物,即含卤素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含卤素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衍生物具有以下通式通式中R,HH或CH3; R2=F、 CF3、 OCF3、 Cl、 Br或I。上述含卤素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衍生物的制备方法为将八钼酸和 通式为II的取代苯胺盐酸盐及脱水剂加入乙腈溶液中,回流7 9小时,生成大量白色沉淀和黑红色溶液;停止反应,冷却到15~30°C,过滤除去白色沉淀, 放置黑红色滤液;待滤液中乙腈挥发完毕,得到胶体状红色固体;用丙酮乙 醇=1: 1.5的混合溶液重结晶两次,得到橙色晶体,即得到通式为I的目标物, 其反应式如下Ri仰脱水别,CH3CN反应式中R产H或CH3; R2=F、 CF3、 OCF3、 Cl、 B^或I。上述脱水剂为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上述八钼酸与取代苯胺盐酸盐和DCC的摩尔比为1: 1: 2 ~ 1: 2: 3,优选比 例为1: 1. 5: 2. 5。经过对上述含卣素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衍生物进行除草活性测定 筛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除草活性的含卣素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衍生物 优选以下化合物2- 氟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3- 氟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4- 氟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2- 甲基-4-氟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3- 甲基-4-氟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 2-三氟甲基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4- 三氟甲基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 4-三氟甲氧基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 2-氯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 4-氯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2- 溴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3- 溴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4-溴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 4-碘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完整的说明 实施例1 u4N)4 (1. 0隱ol) 、 2-氟苯胺盐酸盐(1. 5 mmol)和DCC (2. 5 mmol)加入15 ml无水乙腈中,回流搅拌8小时,生成大量白色沉淀和黑红色 溶液;停止反应,冷却到15 3(TC,过滤除去白色沉淀,放置黑红色滤液;待 滤液中乙腈挥发完毕,得到胶体状红色固体,用30 ml丙酮乙醇=1: 1.5 的混合溶液重结晶两次,得到橙色晶体,即目标物2-氟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 基铵(Ia),产率50% 。元素分析实测值(W C, 31.24; H, 5.21; N, 2.95。 计算值(%) C, 31.31; H, 5.26; N, 2.88。 IR (KBr压片,cm-1): 2960, 2865, 1488, 1383, 1339, 976, 951, 882, 790。 'H薩R (5, ppm, CD3CN): 0.92 (t, 24H, -CH3, +), 1.33 (m, 16H, —CH厂, +), 1.60 (m, 16H, —CH厂,+), 3.05 (m, 16H, -CH广,+), 7. 00-7. 25 (m, 3H, ArH)。 实施例2将(Bu4N)4 (1. 0 mmol) 、 4-氟苯胺盐酸盐(1. 5 mmol)和DCC (2. 5 rmol)加入15 ml无水乙腈中,回流搅拌8小时,生成大量白色沉淀和黑红色 溶液;停止反应,冷却到15 3(TC,过滤除去白色沉淀,放置黑红色滤液;待 滤液中乙腈挥发完毕,得到胶体状红色固体,用30 ml丙酮乙醇=1: 1.5 的混合溶液重结晶两次,得到橙色晶体,即目标物4-氟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 基铵(Ic),产率62% 。元素分析实测值(%) C, 31.24; H, 5.21; N, 2.95。 计算值(W C, 31.31; H, 5.26; N, 2.88。 IR (KBr压片,cm-1): 2962, 2868, 1485, 1382, 1320, 976, 957, 883, 790。 'H丽R (5, ppm, CD3CN): 1.03 (t, 24H, —CH3, +), 1.42 (m, 16H, —CH厂,+), 1.68 (m, 16H, -CH2-, +), 3.16 (m, 16H, -CH广,+), 7. 18-7. 34 (m, 4H, ArH)。 实施例3WBu4N)4(l. 0 nimol) 、 2-甲基-4-氟苯胺盐酸盐(1. 5 mmol)和 DCC(2. 5 mmol)加入15 ral无水乙腈中,回流搅拌8小时,生成大量白色沉淀 和黑红色溶液;停止反应,冷却到15 3(TC,过滤除去白色沉淀,放置黑红色 滤液;待滤液中乙腈挥发完毕,得到胶体状红色固体,用30ml丙酮乙醇= 1: 1.5的混合溶液重结晶两次,得到橙色晶体,即目标物2-甲基-4-氟芳香亚 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Id),产率58% 。 元素分析实测值(W C, 31.90; H, 5.29; N, 2.80。 计算值(%) C, 31.83; H, 5.34; N, 2.86。 IR (KBr压片,cm—1): 2960, 2865, 1481, 1380, 1319, 976, 956, 883, 790。 H画R (5, ppm, CD3CN): 0.98 (t, 24H, -CH3, +), 1.38 (m, 16H, —CH厂, +), 1.62 (m, 16H, -CH「, +), 3.11 (m, 16H, -CH2-, +), 2.62 (s, 3H, Ar—CH3), 6.95—7.23 (m, 3H, ArH)。实施例4^Bu4N)4(l. 0 mmol) 、 3-甲基-4-氟苯胺盐酸盐(1. 5 mmol)和 DCC(2. 5mmol)加入15ml无水乙腈中,回流搅拌8小时,生成大量白色沉淀 和黑红色溶液;停止反应,冷却到15 3(TC,过滤除去白色沉淀,放置黑红色 滤液;待滤液中乙腈挥发完毕,得到胶体状红色固体,用30ml丙酮乙醇= 1: 1.5的混合溶液重结晶两次,得到橙色晶体,即目标物3-甲基-4-氟芳香亚 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Ie),产率52% 。 元素分析实测值(W C, 31.90; H, 5.29; N, 2.80。 计算值W) C, 31.83; H, 5.34; N, 2.86。 IR (KBr压片,cm-1): 29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卤素芳香亚胺代六钼酸四丁基铵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物具有以下通式:(Bu↓[4]N)↓[2][Mo↓[6]O↓[18](≡N-***)]通式中:R↓[1]=H或CH↓[3];R↓[2]=F、CF↓[3]、OCF↓[3]、Cl、Br或I。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思佳柴安向长胜魏永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