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贵洪专利>正文

结构强度检测系统及其圆柱式电池壳体生产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193135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0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结构强度检测系统及其圆柱式电池壳体生产设备。圆柱式电池壳体生产设备包括依次衔接的壳体冲压系统、结构强度检测系统、壳体运输翻转系统、壳体套治具系统。壳体冲压系统用于将片状体的金属片冲压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筒状。结构强度检测系统用于对冲压成型后的圆筒状壳体进行结构强度检测,测试当前的壳体在受到指定压力的情况下是否会出现变形、开裂等现象。壳体运输翻转系统用于对经过压力测试的良品壳体运输至壳体套治具系统,还将平躺状态的壳体转变为竖直状态。壳体套治具系统用对将壳体套入固定治具内,并将套入固定治具内的多个壳体装成品进行收料,为壳体装入卷芯、极耳与顶盖焊接、注液等工序作好准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强度检测系统及其圆柱式电池壳体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其为一种圆柱式电池的壳体10结构,壳体10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中空腔体结构,壳体为电池的主要外部结构,其主要用于装载卷芯及电解液。在壳体10的生产过程中,通常是由一片平整的金属片冲压成型而得到,冲压后还需要对壳体10的结构强度进行检测,以区分良品与不良品,结构强度检测后还需要对壳体10的内部进行清洗,以去除其内部的灰尘等脏物。如图2所示,其为壳体10套于固定治具20内的示意图。将壳体10套入固定治具20内,防止壳体10的后续的电池生产过程中发生倾倒,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良率。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已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并逐步代替传统的手工劳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因此,电池生产企业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机械自动化设备以代替传统的手工劳动,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实现上述壳体10的机械自动化生产,为后续的电池生产作好准备,是研究开发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提高对电池壳体机械自动化生产水平的结构强度检测系统及其圆柱式电池壳体生产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结构强度检测系统,包括:结构强度检测支撑板、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结构强度检测对夹装置、结构强度检测对压装置、不良壳体转移机械手、不良壳体下料流水线;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固定于所述结构强度检测支撑板上,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上开设有壳体固定凹槽,所述壳体固定凹槽内设有壳体固定凸台,所述壳体固定凸台具有壳体固定圆弧面,所述不良壳体转移机械手衔接于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与所述不良壳体下料流水线之间;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对夹装置包括:第一对夹驱动部、设于所述第一对夹驱动部伸缩端的第一对夹杆、第二对夹驱动部、设于所述第二对夹驱动部伸缩端的第二对夹杆,所述第一对夹杆及所述第二对夹杆分别位于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的两端,所述第一对夹杆穿设于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的一端并与所述壳体固定凸台连通,所述第二对夹杆穿设于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的另一端并与所述壳体固定凸台连通;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对压装置包括:第一对压驱动部、设于所述第一对压驱动部伸缩端的第一对压杆、第二对压驱动部、设于所述第二对压驱动部伸缩端的第二对压杆,所述第一对压杆及所述第二对压杆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固定凹槽的两端,所述第一对压杆与所述第二对压杆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夹驱动部为气缸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对压驱动部为气缸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夹驱动部为气缸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对压驱动部为气缸结构。一种圆柱式电池壳体生产设备,包括上述的结构强度检测系统,还包括:壳体冲压系统、壳体运输翻转系统、壳体套治具系统,所述壳体冲压系统、所述结构强度检测系统、所述壳体运输翻转系统、所述壳体套治具系统依次衔接。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圆柱式电池的壳体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壳体套于固定治具内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圆柱式电池壳体生产设备的结构图;图4为图3所示的圆柱式电池壳体生产设备的壳体冲压系统的结构图;图5为图4所示的壳体冲压系统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图6为图3所示的圆柱式电池壳体生产设备的结构强度检测系统的结构图;图7为图6所示的结构强度检测系统的局部结构图;图8为图3所示的圆柱式电池壳体生产设备的壳体运输翻转系统的结构图;图9为图8所示的壳体运输翻转系统在A处的放大图;图10为图3所示的圆柱式电池壳体生产设备的壳体套治具系统的结构图;图11为图10所示的壳体套治具系统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3所示,一种圆柱式电池壳体生产设备30,包括依次衔接的壳体冲压系统100、结构强度检测系统200、壳体运输翻转系统300、壳体套治具系统400。壳体冲压系统100用于将片状体的金属片冲压成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筒状,同时将竖直状态的圆筒状壳体转变成平躺状态,为下一步的结构强度检测系统200对壳体的结构强度进行检测作好准备。结构强度检测系统200用于对冲压成型后的圆筒状壳体进行结构强度检测,测试当前的壳体在受到指定压力的情况下是否会出现变形、开裂等现象,通过压力测试的良品壳体将会被送入壳体运输翻转系统300,没有通过压力测试的不良品壳体会被剔除,从而有效保证了壳体的结构强度。壳体运输翻转系统300用于对经过压力测试的良品壳体运输至壳体套治具系统400,在运输的过程中,壳体运输翻转系统300还将平躺状态的壳体转变为竖直状态,为下一步的壳体套入固定治具作好准备。壳体套治具系统400用对将壳体套入固定治具内,并将套入固定治具内的多个壳体装成品进行收料,为壳体装入卷芯、极耳与顶盖焊接、注液等工序作好准备。可以理解,将壳体套入固定治具内,一方面,固定治具可以对壳体进行有效保护,防止壳体的表面被刮花,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防止壳体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发生倾倒。如图4及图5所示,壳体冲压系统100包括依次衔接的金属片上料机械手110、壳体冲压装置120、壳体竖直转平躺装置130、壳体冲压转移机械手140。金属片上料机械手110用于将金属片上料于壳体冲压装置120中,壳体冲压装置120用于将片状的金属片冲压形成圆筒状结构,壳体竖直转平躺装置130用于将冲压后竖直状态的壳体转变成平躺状态,壳体冲压转移机械手140夹取平躺状态的壳体并转移至下一工序中。金属片上料机械手110包括:金属片上料水平驱动部111、金属片上料竖直驱动部112、壳体转移竖直驱动部113、金属片上料夹爪114、壳体转移夹爪115。金属片上料水平驱动部111驱动金属片上料竖直驱动部112及壳体转移竖直驱动部113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金属片上料竖直驱动部112驱动金属片上料夹爪114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壳体转移竖直驱动部113驱动壳体转移夹爪115沿竖直方向往复升降。金属片上料机械手110的工作原理如下:金属片上料水平驱动部111同时驱动金属片上料竖直驱动部112及壳体转移竖直驱动部113沿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结构强度检测系统及其圆柱式电池壳体生产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强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强度检测支撑板、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结构强度检测对夹装置、结构强度检测对压装置、不良壳体转移机械手、不良壳体下料流水线;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固定于所述结构强度检测支撑板上,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上开设有壳体固定凹槽,所述壳体固定凹槽内设有壳体固定凸台,所述壳体固定凸台具有壳体固定圆弧面,所述不良壳体转移机械手衔接于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与所述不良壳体下料流水线之间;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对夹装置包括:第一对夹驱动部、设于所述第一对夹驱动部伸缩端的第一对夹杆、第二对夹驱动部、设于所述第二对夹驱动部伸缩端的第二对夹杆,所述第一对夹杆及所述第二对夹杆分别位于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的两端,所述第一对夹杆穿设于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的一端并与所述壳体固定凸台连通,所述第二对夹杆穿设于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的另一端并与所述壳体固定凸台连通;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对压装置包括:第一对压驱动部、设于所述第一对压驱动部伸缩端的第一对压杆、第二对压驱动部、设于所述第二对压驱动部伸缩端的第二对压杆,所述第一对压杆及所述第二对压杆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固定凹槽的两端,所述第一对压杆与所述第二对压杆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强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强度检测支撑板、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结构强度检测对夹装置、结构强度检测对压装置、不良壳体转移机械手、不良壳体下料流水线;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固定于所述结构强度检测支撑板上,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上开设有壳体固定凹槽,所述壳体固定凹槽内设有壳体固定凸台,所述壳体固定凸台具有壳体固定圆弧面,所述不良壳体转移机械手衔接于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与所述不良壳体下料流水线之间;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对夹装置包括:第一对夹驱动部、设于所述第一对夹驱动部伸缩端的第一对夹杆、第二对夹驱动部、设于所述第二对夹驱动部伸缩端的第二对夹杆,所述第一对夹杆及所述第二对夹杆分别位于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的两端,所述第一对夹杆穿设于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的一端并与所述壳体固定凸台连通,所述第二对夹杆穿设于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固定治具的另一端并与所述壳体固定凸台连通;所述结构强度检测对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贵洪
申请(专利权)人:钟贵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