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丙烯发泡材料的生产工艺,具体的说是一种耐高温聚丙烯发泡珠粒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聚氨酯泡沫在发泡过程中存在对人体有害的异氰酸酯残留物,并且发泡材料无法回收利用。而聚苯乙烯(PS)发泡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到氟氯烃化合物或丁烷,对环境有不利影响,产品降解困难且容易形成“白色污染”,联合国环保组织已决定停止使用PS发泡产品。交联聚乙烯泡沫塑料刚性较低,且最高使用温度为80℃。对比以上泡沫塑料,聚丙烯发泡材料有很多优点:1)聚丙烯(PP)刚性优于聚乙烯(PE),PP弯曲模量大约为1.52Gpa,PE仅为207Mpa,耐化学性与PE相似。2)聚丙烯的玻璃化温度低于室温,抗冲击性能优于PS,而且相比PS泡沫的难回收性,聚丙烯泡沫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材料。3)聚丙烯有较高的热变形温度,可以在一些高温领域中应用。发泡聚丙烯通常能耐130℃的高温,比聚乙烯泡沫的最高使用温度80℃高得多。封闭式泡孔结构使其热导率不会因潮湿而受影响,因此可用作保温材料。4)良好的低温特性:制品即使在-30℃时也表现出很好的性能。5)能量吸收:由于PP发泡制品具有很好的吸收能量特性,具有优异的抗压吸能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保险杠能量处理系统及其他防冲撞吸能部件。6)尺寸形状恢复稳定性:PP发泡制品受多次连续撞击和挠曲变形后会很快恢复原始形状,而不产生永久形变。7)质量轻且能够反复使用:PP发泡制品的密度能够达到很低水平,因此能大幅度降低重量,同时PP发泡制品柔韧性好,可反复使用,不易破碎;易回收再利用,易分解,制品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成分,燃烧不产生有毒物质。8)具有良好的表面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高温聚丙烯发泡珠粒,包括聚丙烯基体,所述聚丙烯基体的重量份的组分包括:聚丙烯树脂:105‑107份,3‑羟基丙腈:1‑3份,邻甲基对苯二酚:0.3‑0.5份,成核剂:2.6‑2.8份,抗氧剂:3.1‑3.3份,润滑剂:1.2‑1.5份,填料:6.5‑6.7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燃体系和耐高温体系,所述阻燃体系的加入量为所述聚丙烯基体重量的7‑9%,所述耐高温体系的加入量为所述聚丙烯基体重量的13‑15%;所述阻燃体系的重量份的组分构成为:纳米二氧化硅:6.7‑6.9份,乙氧基化烷基胺:15‑17份,甲基含氢硅油:91‑93份,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7.7‑7.9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8‑10份,聚磷酸铵:3.5‑3.7份,活性稀释剂:0.5‑0.7份,相容剂:0.5‑0.7份,偶联剂:1.1‑1.3份,流平剂:1.5‑1.7份,混合氯化稀土:0.3‑0.5份;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0‑30nm;所述耐高温体系的重量份的组分构成为:纳米蒙脱土32‑35份,气相法白炭黑:9.5‑9.7份,纳米氧化锌:5‑7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2‑15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聚丙烯发泡珠粒,包括聚丙烯基体,所述聚丙烯基体的重量份的组分包括:聚丙烯树脂:105-107份,3-羟基丙腈:1-3份,邻甲基对苯二酚:0.3-0.5份,成核剂:2.6-2.8份,抗氧剂:3.1-3.3份,润滑剂:1.2-1.5份,填料:6.5-6.7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燃体系和耐高温体系,所述阻燃体系的加入量为所述聚丙烯基体重量的7-9%,所述耐高温体系的加入量为所述聚丙烯基体重量的13-15%;所述阻燃体系的重量份的组分构成为:纳米二氧化硅:6.7-6.9份,乙氧基化烷基胺:15-17份,甲基含氢硅油:91-93份,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7.7-7.9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8-10份,聚磷酸铵:3.5-3.7份,活性稀释剂:0.5-0.7份,相容剂:0.5-0.7份,偶联剂:1.1-1.3份,流平剂:1.5-1.7份,混合氯化稀土:0.3-0.5份;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0-30nm;所述耐高温体系的重量份的组分构成为:纳米蒙脱土32-35份,气相法白炭黑:9.5-9.7份,纳米氧化锌:5-7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2-15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1-2.3份,混合氯化稀土:0.3-0.5份;所述的纳米蒙脱土的粒径为20-30n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聚丙烯发泡珠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核剂为二氧化硅、碳酸钙、碳黑、石墨、滑石粉、无机氧化物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300、抗氧剂168、抗氧剂1076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的润滑剂为润滑剂EDS、润滑剂MB50-002、润滑剂LYSI-100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所述填料为碳黑、石墨、氢氧化镁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聚丙烯发泡珠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释剂为烷基缩水甘油醚、辛葵酸缩水甘油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醚、甲苯缩水甘油醚、蓖麻油多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丙烯;所述偶联剂为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偶联剂、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偶联剂、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所述流平剂为异佛尔酮、二丙酮醇、氟改性丙烯酸、磷酸酯改性丙烯酸、丙烯酸、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烷基硅氧烷、有机改性聚硅氧烷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耐高温聚丙烯发泡珠粒,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丙烯基体,所述聚丙烯基体的重量份的组分构成为:聚丙烯树脂:105份,3-羟基丙腈:1份,邻甲基对苯二酚:0.3份,成核剂:2.6份,抗氧剂:3.1份,润滑剂:1.2份,填料:6.5份;还包括阻燃体系和耐高温体系,所述阻燃体系的加入量为所述聚丙烯基体重量的7%,所述耐高温体系的加入量为所述聚丙烯基体重量的13%;所述阻燃体系的重量份的组分构成为:纳米二氧化硅:6.7份,乙氧基化烷基胺:15份,甲基含氢硅油:91份,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7.7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8份,聚磷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忠,顾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炽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