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海燕专利>正文

一种变截面(径)双虹吸管装置的设计与生产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88585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9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截面(径)双虹吸管装置的设计与生产制造方法,它包括生态床床体,所述的生态床床体内部设置有虹吸入口,所述的虹吸入口连接有变截面管,所述的变截面管连接有主虹吸弯管,所述的主虹吸弯管上设置有主虹吸控制点,所述的主虹吸弯管连接有虹吸管,所述的虹吸管连接有次虹吸弯管,所述的次虹吸弯管上设置有次虹吸控制点A和次虹吸控制点B,所述的次虹吸弯管连接有虹吸出口,所述的虹吸管上设置有虹吸管承插口,所述的虹吸管承插口连接有虹吸管壁和虹吸管承插企口;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易触发虹吸、低耗能、准确产生虹吸、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变截面(径)双虹吸管装置的设计与生产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虹吸管的工作原理是:先将管内空气排出,使管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由于进口水流的压强大于大气压强,因此在管内外形成压差,使水流由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虹吸过程是复杂的气液两相三维紊流,水在流动中具有紊动性,漩涡破裂并伴有气泡的稳定和不稳定、分离、破碎等现象;虹吸形成初期的水流状态为堰流的,是一种真空断面的实用堰流,由于水流急剧转向,脱离管壁,水流将管中空气带走,使管内产生真空,在真空作用下,其流量在同一水头情况下比非真空断面实用堰具有较大的过水能力,可满足不同场合水处理及水利工程应用的需要;由水力学理论可知,堰流产生是由闸孔流演变而来的,可形成闸孔出流(即管流)和堰流两种流态,只有在管流的状态下,才可产生虹吸作用,在管流和堰流流态之间,不能保证产生虹吸,对普通的“η”型虹吸管而言,根据堰流的计算公式可知,由于进水流量大于管内堰流流量,所以管内水位上升较慢,管外水位上升较快,只有当管径较小时,才能产生虹吸,管径增大时不易产生虹吸,尤其在多支虹吸管并联组合后使用,则不能保证其同时发生虹吸,同时对大管径条件下由于堰流上部与前面水面具有一定的水面比降,使管内水位不能上升到“η”型管高点,形成管流,继而触发虹吸,无法满足人们在特定设计条件下都能及时产生虹吸的功能要求;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发现,一般情况下虹吸产生的基本条件为:1、待排水面要高于排放口;2、水体要通过水封控制点达到堰流状态,且水封控制点的高度有限制;3、管内要充满水形成管流是必备的触发条件;传统的虹吸管由于结构管径流量等的限制,不易触发虹吸,严重制约了虹吸这种无动力、低能耗技术的应用;尤其是不同场合,不同流量等功能要求,对虹吸管规格、大小要求不一样,人们的目标是在不同的设计要求条件下都能准确产生虹吸,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易触发虹吸、低耗能、准确产生虹吸、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变截面(径)双虹吸管装置的设计与生产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易触发虹吸、低耗能、准确产生虹吸、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变截面(径)双虹吸管装置的设计与生产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截面(径)双虹吸管装置的设计与生产制造方法,它包括生态床床体,所述的生态床床体内部设置有虹吸入口,所述的虹吸入口连接有变截面管,所述的变截面管连接有主虹吸弯管,所述的主虹吸弯管上设置有主虹吸控制点,所述的主虹吸弯管连接有虹吸管,所述的虹吸管连接有次虹吸弯管,所述的次虹吸弯管上设置有次虹吸控制点A和次虹吸控制点B,所述的次虹吸弯管连接有虹吸出口,所述的虹吸管上设置有虹吸管承插口,所述的虹吸管承插口连接有虹吸管壁和虹吸管承插企口。所述的变截面管的管心轴线的倾角α的范围为35-58°,平均47°,水流与虹吸入口之间的倾角γ的范围为0-20°,平均15°。所述的变截面管的变径比例为1.2。所述的主虹吸弯管和次虹吸弯管配合,形成双虹吸装置。所述的次虹吸弯管的形状可以是低水封S弯也可以是低水封箱体,水封高度在10-50mm之间变化较为适合,对普通虹吸管而言小于25mm最佳。所述的虹吸管可以是圆口管道也可以是扁口管道,扁口管道的宽度范围在50-120mm之间为佳。所述的虹吸管管道若为特殊需要的大口径,可提供使用技术参数,在水封控制点高度小于8mm的范围内,加工定制,可制作各种规格、口径的虹吸管。通过对次虹吸控制点A和次虹吸控制点B之间的垂直距离的调节,可准确控制虹吸排水量和排水时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从能量的角度来说,水流要通过虹吸控制点,达到过堰溢流才可能形成虹吸;虹吸控制点愈高,需要的能量愈多,虹吸形成后吸力相应增大,虹吸控制点愈低,就愈易产生虹吸,研究发现虹吸触发的条件为:1、管内持续产生负压;2、管内形成稳定的封闭水柱;3、流速明显增加;由于普通“η”型虹吸管进水口与水流方向在进水口时急剧改变,导致流速分布很不均匀,水流阻力、局部损失变大,在势能转化为机械能(动能)时形成涡旋及二次流、消耗能量,降低了引发虹吸的压强差,制约了虹吸的形成,因此,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虹吸管进行了改进:1、使水流能顺畅到达虹吸控制点,以便及时形成堰流;2、形成堰流后使管内快速形成真空,以克服短管阻力损失,加速管流形成的过程,首先,改变进口管段的倾角α,进口方向;降低进水管段的阻力损失,影响着流体的上升速度,α愈大,水流局部损失阻力愈大;α愈小,局部损失愈小且水流能更快到达虹吸控制点,从而加速虹吸形成,虹吸控制点高度一定的情况下,α太小又增加了管段长度;扩大了使用安装空间,经多次试验α在35°~50°之间,均可满足阻力最小,顺畅进水的要求,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确定最佳进水角度α,常规选47°较佳,水流与虹吸进口倾角γ,影响进口水流的流速和流向,在0°-20°之间变化较为适宜,平均角度为15°为佳,其次,改变进口管段的尺寸大小,形成进口由大到小逐渐收缩的变径管段,这样可使水流由断面大流向断面小的时候,在同样压力条件下,流速加快,使水流快速到达并通过水封控制点,形成堰流,经试验知进口管段变径比为1.2时最佳,第三、在虹吸管道出口,加设一道低水封虹吸,使主虹吸堰流的时候,低水封虹吸快速形成,使管内迅速形成持续负压、封闭水柱、触发虹吸的产生,两次虹吸叠加,使得虹吸发生时间早、虹吸充分安全、持续时间长,出水流速明显加大,平均流速可达1.5m/s,最高可达3.2m/s以上,,两道水封引起两次虹吸,从而两次虹吸相重叠,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使得虹吸开始时间很早,稳定运行阶段虹吸发展的很完全;大大提高了虹吸效果,第四、虹吸管道出口段长度L也与虹吸效果有很大关系,加长出口管道可使虹吸效果更加明显,若太短,水流无效流失比例加大,不利于封闭水柱的形成,出口段L较长时,有利于封闭水柱的生成;从而促使虹吸发生,在虹吸控制点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有一个合理的L最小值,一般为≥100mm为佳,第五、虹吸管道出口低水封的形状可以是低水封S弯,也可以是低水封箱体,水封高度在10~50mm较为合适,对不同规格、大小的虹吸管选择适宜的水封高度对一般虹吸管而言,≤25mm较为适宜,对虹吸控制点A及La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对次虹吸控制点A和次虹吸控制点B之间的垂直距离的调节,可准确控制虹吸排水量和排水时间,第六、通过对各种不同规格口径的虹吸管实际制作、试验表数据表明;无论从流速、流量或实际应用布置扁口管道比圆口管道更适用于工程化应用,一般情况下扁口管的宽度在50~120mm之间为佳,同时设计承插企口,通过模压成型制成单个制成品标准件,通过前后叠加组装的,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的工程需要,第七、对大口径,特殊需要的虹吸管道,可提供使用要求及参数加工制定,在小于水封控制点高度8.0m的范围内,可满足不同使用虹吸场合的要求,虹吸形成的主要机理是液压差,等截面(径)双虹吸与变截面(径)双虹吸的区别,就流动产生的压力和速度而言,变截面明显高于等截面,对变截面双虹吸管道来说,液体上升段截面由大变小,在水流动力初始阶段就可使液体水流速度愈来愈快,提前形成驼峰段水柱,加快产生虹吸,使得虹吸负压大大增高,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变截面(径)双虹吸管装置的设计与生产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截面(径)双虹吸管装置的设计与生产制造方法,它包括生态床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床床体内部设置有虹吸入口,所述的虹吸入口连接有变截面管,所述的变截面管连接有主虹吸弯管,所述的主虹吸弯管上设置有主虹吸控制点,所述的主虹吸弯管连接有虹吸管,所述的虹吸管连接有次虹吸管,所述的次虹吸管上设置有次虹吸控制点A和次虹吸控制点B,所述的次虹吸管连接有虹吸出口,所述的虹吸管上设置有虹吸管承插口,所述的虹吸管承插口连接有虹吸管壁和虹吸管承插企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截面(径)双虹吸管装置的设计与生产制造方法,它包括生态床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床床体内部设置有虹吸入口,所述的虹吸入口连接有变截面管,所述的变截面管连接有主虹吸弯管,所述的主虹吸弯管上设置有主虹吸控制点,所述的主虹吸弯管连接有虹吸管,所述的虹吸管连接有次虹吸管,所述的次虹吸管上设置有次虹吸控制点A和次虹吸控制点B,所述的次虹吸管连接有虹吸出口,所述的虹吸管上设置有虹吸管承插口,所述的虹吸管承插口连接有虹吸管壁和虹吸管承插企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径)双虹吸管装置的设计与生产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截面管的管心轴线的倾角α的范围为35-58°,平均47°,水流与虹吸入口之间的倾角γ的范围为0-20°,平均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径)双虹吸管装置的设计与生产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截面管的变径比例为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径)双虹吸管装置的设计与生产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王海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