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输液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多个滚轮,所述底座顶部设有立杆,位于立杆的顶部环形铰装有多根使用时可摆向上方并被支撑至水平状态、不使用时摆向下方的摆动杆,所述摆动杆上设有挂钩;位于摆动杆下方的立杆杆体上铰装有使用时可摆向上方并支撑摆动杆处于水平状态、不使用时摆向下方的撑杆。该立式输液架结构简单,移动和使用方便,既能减少输液架的占用空间,又能适合间隔距离较远的患者共同使用一个输液架进行挂瓶输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式输液架。
技术介绍
输液架是用于为吊挂药液瓶或药液袋的医疗必备设备,通常在输液室或者病房内进行使用,并且,为了满足多个患者能同时使用一个输液架进行挂瓶或者挂袋输液,现有输液架顶部一般都环设有多个挂钩组件,其次,为了减少输液架的占用空间从而方便后续转运或者归整,现有的挂钩组件通常外伸距离比较段,从而造成了一个输液架的工作辐射面积也比较小;因此,当输液室内有多个患者,且该多个患者不愿意过近地靠在一起进行输液时,或者病房内的病床距离比较远时,就造成了一个患者或者一个病床只能单独使用一个输液架的情况,该种使用方法即违背了输液架顶部设计多个挂钩组件的设计初衷,又造成了剩余挂钩组件的浪费,其次,还占用了本来就空间紧促的输液室或者病房面积。鉴于上述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既能减少输液架的占用空间,又能适合远距离的患者共同使用一个输液架的立式输液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移动和使用方便,既能减少输液架的占用空间,又能适合间隔距离较远的患者共同使用一个输液架的立式输液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多个滚轮,所述底座顶部设有立杆,位于立杆的顶部环形铰装有多根使用时可摆向上方并被支撑至水平状态、不使用时摆向下方的摆动杆,所述摆动杆上设有挂钩;位于摆动杆下方的立杆杆体上铰装有使用时可摆向上方并支撑摆动杆处于水平状态、不使用时摆向下方的撑杆。采用上述结构后,当需要挂装药液瓶时,可将相应的摆动杆向上摆动至水平状态并用撑杆进行支撑固定,因此可实现挂装药液瓶的功能,当不需要挂装药液瓶时,再将摆动杆摆向下方即可,该结构的立式输液架在不使用时可充分减少其占用空间,在使用时又可充分展开摆动杆进行挂装药液瓶,且摆动杆的长度可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设计,因此可保证立式输液架具有较大的工作辐射面积,另外,由于底座底部安装有滚轮,因此移动方便。为了实现摆动杆及撑杆的铰装结构,所述立杆的顶部设有圆柱状固定座,位于固定座的外周壁上以固定座轴线为中心线均布有多条竖向铰装槽,所述摆动杆的内端部铰装在铰装槽的上端部内,所述撑杆的内端部铰装在铰装槽的下端部内。为了方便撑杆支撑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杆体两侧设有向立杆方向延伸的耳板,靠近摆动杆铰装中心的耳板侧壁上设有卡槽;所述撑杆的外伸端部上设有可顶靠在卡槽中的顶柱。所述摆动杆为三根。为了使立杆为伸缩式的杆体结构,所述立杆包括安装在底座顶部的主套管和套装在主套管上管腔中主滑柱,所述主套管的上端部设有锁紧主滑柱的主锁紧装置。所述主锁紧装置包括螺装在主套管管壁上的蝶形螺栓。为了再次延长摆动杆结构的长度,所述摆动杆为空心管体结构,所述摆动杆的外端部内套装有副滑柱,所述摆动杆的外端部设有锁紧副滑柱的副锁紧装置。所述副锁紧装置包括螺装在摆动杆管壁上的蝶形螺栓。所述挂钩吊装在副滑柱的外伸端部。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移动和使用方便,既能减少输液架的占用空间,又能适合间隔距离较远的患者共同使用一个输液架进行挂瓶输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线进行剖视且三根摆动杆均处于支撑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该立式输液架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滚轮2,底座1顶部安装有立杆3,为了使杆体具有足够的高度便于使用,另外,为了在运输或者收纳时使其具有较小的占用空间,该立杆3优选伸缩式的杆体结构,如图1所示,该立杆3包括安装在底座1顶部的主套管12和套装在主套管12上管腔中主滑柱13,主套管12的上端部设有锁紧主滑柱13的主锁紧装置14,该主锁紧装置14为螺装在主套管12管壁上的蝶形螺栓;当然,该立杆3也可以为一根固定的直杆。继续参照附图,位于主滑柱13的顶部环形铰装有三根使用时可摆向上方并被支撑至水平状态、不使用时摆向下方的摆动杆4;位于摆动杆4下方的立杆3杆体上铰装有使用时可摆向上方并支撑摆动杆4处于水平状态、不使用时摆向下方的撑杆6,因此,该撑杆6数量与摆动杆4数量相同,当然,该摆动杆4与撑杆也可以为三根以上;为了方便实现摆动杆4及撑杆6的铰装结构,立杆3的顶部设有呈上端大、下端小的圆锥状固定座7,当然,该固定座7可以为圆柱状固定座7,位于固定座7的外周壁上以固定座7轴线为中心线均布有三条上下贯通的竖向铰装槽8,相应的,每根摆动杆的内端部相应铰装在所在铰装槽8的上端部内,每根撑杆6的内端部相应铰装在所在铰装槽8的下端部内;另外,如图1所示,为了在摆动杆4和撑杆6都处于竖直状态时,避免摆动杆4顶靠在撑杆6上,撑杆6与固定座7的铰装点靠近立杆3轴线设置;其次,为了方便撑杆6支撑摆动杆4,摆动杆4的杆体两侧设有向立杆3方向延伸的耳板9,靠近摆动杆铰装中心的耳板9侧壁上设有卡槽10;撑杆6的外伸端部上则设有可顶靠在卡槽10中的顶柱11。继续参照附图,为了再次加长摆动杆4的长度,该摆动杆4优选为空心管体结构,摆动杆4的外端部内套装有副滑柱15,摆动杆4的外端部设有锁紧副滑柱15的副锁紧装置16,当然,该副锁紧装置16为螺装在摆动杆4管壁上的蝶形螺栓;另外,为了挂取药液瓶或药液袋,副滑柱15的外端部吊装有挂钩5,当然,在摆动杆4上也可以安装挂钩5方便挂取更多的药液瓶或药液袋。具体使用时,当需要挂装药液瓶时,可将相应的摆动杆4向上摆动至水平状态并用撑杆6进行支撑固定,因此可实现挂装药液瓶的功能,当不需要挂装药液瓶时,再将摆动杆4摆向下方即可,该结构的立式输液架在不使用时可充分减少其占用空间,在使用时又可充分展开摆动杆4进行挂装药液瓶,且摆动杆4的长度通过副滑柱15进行加长,因此可保证立式输液架具有较大的工作辐射面积,另外,由于底座1底部安装有滚轮2,因此方便移动。综上所述,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多个滚轮(2),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立杆(3),位于立杆(3)的顶部环形铰装有多根使用时可摆向上方并被支撑至水平状态、不使用时摆向下方的摆动杆(4),所述摆动杆(4)上设有挂钩(5);位于摆动杆(4)下方的立杆(3)杆体上铰装有使用时可摆向上方并支撑摆动杆(4)处于水平状态、不使用时摆向下方的撑杆(6);所述立杆(3)的顶部设有圆柱状固定座(7),位于固定座(7)的外周壁上以固定座(7)轴线为中心线均布有多条竖向铰装槽(8),所述摆动杆的内端部铰装在铰装槽(8)的上端部内,所述撑杆(6)的内端部铰装在铰装槽(8)的下端部内;所述摆动杆(4)的杆体两侧设有向立杆(3)方向延伸的耳板(9),靠近摆动杆铰装中心的耳板(9)侧壁上设有卡槽(10);所述撑杆(6)的外伸端部上设有可顶靠在卡槽(10)中的顶柱(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有多个滚轮(2),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立杆(3),位于立杆(3)的顶部环形铰装有多根使用时可摆向上方并被支撑至水平状态、不使用时摆向下方的摆动杆(4),所述摆动杆(4)上设有挂钩(5);位于摆动杆(4)下方的立杆(3)杆体上铰装有使用时可摆向上方并支撑摆动杆(4)处于水平状态、不使用时摆向下方的撑杆(6);所述立杆(3)的顶部设有圆柱状固定座(7),位于固定座(7)的外周壁上以固定座(7)轴线为中心线均布有多条竖向铰装槽(8),所述摆动杆的内端部铰装在铰装槽(8)的上端部内,所述撑杆(6)的内端部铰装在铰装槽(8)的下端部内;所述摆动杆(4)的杆体两侧设有向立杆(3)方向延伸的耳板(9),靠近摆动杆铰装中心的耳板(9)侧壁上设有卡槽(10);所述撑杆(6)的外伸端部上设有可顶靠在卡槽(10)中的顶柱(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焕清,刘希江,
申请(专利权)人:杨焕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