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矢量调制器,包括第一矢量调制装置和与第一矢量调制装置相连的相位调整装置,所述第一矢量调制装置上设有输入端,所述相位调整装置上设有输出端,所述相位调整装置上还设有移相控制端口,所述相位调整装置用于当所需调整点落在第一矢量调制装置的调整盲区时,将第一矢量调制装置的实际调整点移出调整盲区,所述相位调整装置的移相范围为0°和不小于25°。这样进入第一矢量调制装置的调整盲区时,通过移相控制端口控制相位调整装置将第一矢量调制装置的调整量从调整盲区移开,实现对幅相调整盲区的去除,从而实现在正交坐标系的所有区域对输入信号的相位和幅度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信息技术与射频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矢量调制器。
技术介绍
矢量调制器在当今移动通信、数据传输、雷达等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干扰抵消器、线性功放等应用场合,需要利用矢量调制器实现对射频信号幅度和相位的精确调整以达到指定的信号抵消要求,如图1所示。为实现这些要求,对矢量调制器的幅度和相位调整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际使用过程中,矢量调制器存在调整盲区,如在0°、90°等特殊相位附近,幅度调整精度很低,影响了正常使用,如图2所示。虽然可以通过增大衰减器的幅度衰减调整范围来减小盲区,但是始终不能完全消除盲区的存在。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无幅相调整盲区的矢量调制器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电路拓扑形式,在普通矢量调制器之后串联相位调整装置,增加一个控制接口,消除矢量调制器的幅相调整盲区,提高了矢量调制器的使用性能。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矢量调制器,包括第一矢量调制装置和与第一矢量调制装置相连的相位调整装置,所述第一矢量调制装置上设有输入端,所述相位调整装置上设有输出端,所述相位调整装置上还设有移相控制端口,所述相位调整装置用于当所需调整点落在第一矢量调制装置的调整盲区时,将第一矢量调制装置的实际调整点移出调整盲区,所述相位调整装置的移相范围为0°和不小于25°。优选的,所述相位调整装置的移相角度为0°和25°。这样可以让相位调整装置在尽量简便的情况下可以满足相位调整的要求,降低相位调整装置的要求,从而降低相位调整装置的成本。优选的,所述相位调整装置的移相范围为0°和不小于45°。这样可以降低相位调整装置的要求,从而降低相位调整装置的成本。优选的,所述相位调整装置的移相角度为0°和45°。这样可以让相位调整装置在尽量简便的情况下可以满足相位调整的要求,降低相位调整装置的要求,从而降低相位调整装置的成本。优选的,所述相位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射频开关和第二射频开关,所述第一射频开关和第二射频开关之间设有第一延迟线和第二延迟线连接,所述第一延迟线和第二延迟线之间的电长度的差值为矢量调制器使用频段中心频率波长的1/6~1/12。对于应用频率范围不超过一个倍频程的矢量调制器,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相位调整,方便快捷。优选的,所述第一射频开关和第二射频开关之间还设有第N+1延迟线(N≥2),所述第N+1延迟线与第一延迟线的电长度的差值为矢量调制器使用频段中心频率波长的1/6~1/12。这样对于应用频率范围超过一个倍频程的矢量调制器,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相位调整,准确可靠。优选的,所述相位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射频开关和第二射频开关,所述第一射频开关和第二射频开关之间设有第一移相网络电路和第二移相网络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移相网络电路和第二移相网络电路的移相角度差值在30°~60°之间。对于应用频率范围不超过一个倍频程的矢量调制器,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相位调整,方便快捷。优选的,所述第一射频开关和第二射频开关之间还设有第N+1移相网络电路(N≥2),所述第N+1移相网络电路与第一移相网络电路的移相角度差值在30°~60°之间。这样对于应用频率范围超过一个倍频程的矢量调制器,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相位调整,准确可靠。优选的,所述第一矢量调制装置上还设有I路控制端口和Q路第二控制端口。这样就可以通过I路控制端口和Q路第二控制端口输入两种载波信号。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一种矢量调制器由于包括第一矢量调制装置和与第一矢量调制装置相连的相位调整装置,第一矢量调制装置上设有输入端,相位调整装置上设有输出端,相位调整装置上还设有移相控制端口。这样信号从输入端输入,经过第一矢量调制装置和相位调整装置,实现幅度和相位的调整。当仅依靠第一矢量调制装置调整,进入第一矢量调制装置的调整盲区时,通过移相控制端口控制相位调整装置将第一矢量调制装置的调整量从调整盲区移开,实现对幅相调整盲区的去除,从而实现在正交坐标系的所有区域对输入信号的相位和幅度调整,消除幅相调整盲区,从而提供一种无幅相调整盲区的矢量调制器。另外,本技术中相位调整装置的移相范围为0°和不小于25°,因为对于第一矢量调制装置,其幅相调整盲区一般为0°±10°、90°±10°、180°±10°和270°±10°的范围,所以所使用的相位调整装置只要具有25°以上的移相能力,即可消除幅相调整盲区,从而达到消除幅相调整盲区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矢量调制原理图;图2是矢量调制器幅相调整盲区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矢量调制器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基于延迟线的单倍频程的相位调整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基于延迟线的多倍频程的相位调整装置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移相网络电路的单倍频程的相位调整装置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基于移相网络电路的多倍频程的相位调整装置的示意图。其中:10-第一矢量调制装置,20-相位调整装置,21-第一射频开关,22-第二射频开关,23-第一延迟线,24-第二延迟线,25-第N+1延迟线,30-输入端,31-I路控制端口,32-Q路第二控制端口,33-第一移相网络电路,34-第二移相网络电路,35-第N+1移相网络电路,40-输出端,41-移相控制端口。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3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一种矢量调制器,包括第一矢量调制装置10和与第一矢量调制装置10相连的相位调整装置20,所述第一矢量调制装置10上设有输入端30,所述相位调整装置20上设有输出端40,所述相位调整装置20上还设有移相控制端口41,所述相位调整装置20用于当所需调整点落在第一矢量调制装置10的调整盲区时,将第一矢量调制装置10的实际调整点移出调整盲区,所述相位调整装置20的移相范围为0°和不小于25°。本技术的一种矢量调制器由于包括第一矢量调制装置10和与第一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矢量调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矢量调制装置和与第一矢量调制装置相连的相位调整装置,所述第一矢量调制装置上设有输入端,所述相位调整装置上设有输出端,所述相位调整装置上还设有移相控制端口,所述相位调整装置用于当所需调整点落在第一矢量调制装置的调整盲区时,将第一矢量调制装置的实际调整点移出调整盲区,所述相位调整装置的移相范围为0°和不小于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矢量调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矢量调制装置和与第一矢量调制装置相连的相位调整装置,所述第一矢量调制装置上设有输入端,所述相位调整装置上设有输出端,所述相位调整装置上还设有移相控制端口,所述相位调整装置用于当所需调整点落在第一矢量调制装置的调整盲区时,将第一矢量调制装置的实际调整点移出调整盲区,所述相位调整装置的移相范围为0°和不小于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调整装置的移相角度为0°和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调整装置的移相范围为0°和不小于4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矢量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调整装置的移相角度为0°和4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调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调整装置包括第一射频开关和第二射频开关,所述第一射频开关和第二射频开关之间设有第一延迟线和第二延迟线连接,所述第一延迟线和第二延迟线之间的电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光,顾汉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