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碳带脱出的便携式打印机,包括胶辊、碳带组件、胶辊传动组件、碳带传动组件和控制单元,所述胶辊抵压碳带组件的上方,所述胶辊传动组件和碳带传动组件分别设在壳体的两端,所述碳带组件包括碳带薄膜、碳带芯轴和碳带回卷轴,所述碳带薄膜的两端分别绕在碳带芯轴、碳带回卷轴上,所述胶辊产生摩擦力带动碳带薄膜移动,所述碳带传动组件带动碳带回卷轴转动,所述碳带回卷轴将碳带薄膜回收,所述控制单元检测碳带回卷轴的运动,当碳带回卷轴停止转动时,所述控制单元将胶辊传动组件制停并发出报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单元检测碳带回卷轴的运动,在碳带回卷轴停止转动时,将胶辊传动组件制停,解决了碳带回卷轴停止转动碳带大量脱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打印机
,尤其涉及一种防碳带脱出的便携式打印机。
技术介绍
打印机的种类很多,按打印元件对纸是否有击打动作,分击打式打印机与非击打式打印机。按打印字符结构,分全形字打印机和点阵字符打印机。按一行字在纸上形成的方式,分串式打印机与行式打印机。智能化移动办公的大趋势下,便携式打印机也逐渐成为行业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便携式打印机是指体积小巧,易于携带的打印机,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在移动途中打印需要而设计。办公性能快捷高效,有效地解决了以上移动办公人士的需要。便携式打印机中主要采用带碳粉的碳带,加热后将碳粉覆着在纸张上完成打印。然而打印过程中常存在碳带回卷轴回收不及时而造成碳带脱出的问题。碳带的脱出将无法进行打印动作,且用户难以处理。因此,如何解决打印过程碳带脱出的问题十分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防碳带脱出的便携式打印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一种防碳带脱出的便携式打印机,包括壳体,还包括胶辊、碳带组件、胶辊传动组件、碳带传动组件和控制单元,所述碳带组件设在壳体内,所述胶辊抵压碳带组件的上方,所述胶辊传动组件和碳带传动组件分别设在壳体的两端,所述碳带组件包括碳带薄膜、碳带芯轴和碳带回卷轴,所述碳带薄膜的一端绕在碳带芯轴上,其另一端绕在碳带回卷轴上,所述胶辊传动组件带动胶辊转动,所述胶辊产生摩擦力带动碳带薄膜移动,所述碳带传动组件带动碳带回卷轴转动,所述碳带回卷轴将碳带薄膜回收,所述控制单元检测碳带回卷轴的运动,当碳带回卷轴停止转动时,所述控制单元将胶辊传动组件制停并发出报警。本技术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碳带传动组件包括旋转头、转轴、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片和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旋转头设在转轴的一端与碳带回卷轴连接,所述第一摩擦片与转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摩擦片与第一摩擦片接触,所述第二摩擦片与第一摩擦片之间形成摩擦传动,所述转轴与第二摩擦一起转动。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轴上设有挡片,所述第二摩擦片与挡片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对第二摩擦片施加朝向第一摩擦片的弹性力。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转速传感器,所述第一转速传感器设在碳带回卷轴上,用于检测碳带回卷轴的转速,定义碳带回卷轴的线速度为V1,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依据碳带回卷轴的半径、转速以及碳带薄膜的厚度计算出V1。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转速传感器,所述第二转速传感器设在胶辊上,用于检测胶辊的转速,定义胶辊的线速度为V2,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依据胶辊的半径与转速计算出V2,所述控制单元将V1与V2进行比较后调节胶辊的转速。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胶辊的线速度10mm/s≤V2≤30mm/s。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碳带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一齿轮组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靠近壳体前侧,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组与转动齿轮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上盖,所述上盖盖合在外壳上,所述碳带组件可拆装的设在外壳内。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胶辊一端设有连接齿轮,所述胶辊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齿轮组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二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组与连接齿轮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控制单元检测碳带回卷轴的运动,当碳带回卷轴停止转动时,所述控制单元将胶辊传动组件制停,解决了碳带回卷轴停止转动碳带大量脱出的问题。并同时发出报警,提醒用户及时处理问题。2、通过第一摩擦片与第二摩擦片之间摩擦传动作用,带动转轴的转动。这样,随着碳带回卷轴的不断卷收,碳带回卷轴的重量不断增大,两个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随之增大,降低碳带回卷轴的转速。使碳带回卷轴的卷收碳带薄膜的线速度保持不变,能与胶辊的线速度相匹配,避免碳带的脱出。3、控制单元通过第一转速传感器检测碳带回卷轴的转速,并采用第二转速传感器检测胶辊的转速。并通过控制单元计算出碳带回卷轴的线速度与胶辊的线速度,并将二者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调整胶辊的转速。4、将胶辊的线速度控制在10mm/s-30mm/s之间,控制打印速度适中,约10-30s可以打印出一张A4纸张,避免过快容易造成碳带脱出。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防碳带脱出的便携式打印机的总装示意图;附图2是沿附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附图3是附图1所示防碳带脱出的便携式打印机中将上盖打开后的示意图;附图4是附图3所示防碳带脱出的便携式打印机中将碳带组件取出的示意图;附图5是附图1所示防碳带脱出的便携式打印机的分解示意图;附图6是附图5所示防碳带脱出的便携式打印机中碳带传动组件的示意图;附图7是附图6所示碳带传动组件中转动齿轮与转轴的分解示意图;附图8是本技术防碳带脱出的便携式打印机中控制单元的控制步骤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至图8,一种防碳带脱出的便携式打印机包括壳体10,还包括胶辊20、碳带组件30、胶辊传动组件40、碳带传动组件和控制单元60。所述碳带组件30设在壳体10内,所述胶辊20抵压碳带组件30的上方,所述胶辊传动组件40和碳带传动组件分别设在壳体10的两端。所述碳带组件30包括碳带薄膜32、碳带芯轴35和碳带回卷轴31,所述碳带薄膜32的一端绕在碳带芯轴35上,其另一端绕在碳带回卷轴31上。所述胶辊传动组件40带动胶辊20转动,所述胶辊20产生摩擦力带动碳带薄膜32移动。所述碳带传动组件带动碳带回卷轴31转动,所述碳带回卷轴31将碳带薄膜32回收。所述控制单元60检测碳带回卷轴31的运动,当碳带回卷轴31停止转动时,所述控制单元60将胶辊传动组件40制停并发出报警。通过在控制单元60检测碳带回卷轴31的运动,当碳带回卷轴31停止转动时,所述控制单元60将胶辊传动组件40制停,解决了碳带回卷轴31停止转动碳带大量脱出的问题。并同时发出报警,提醒用户及时处理问题。实施例中,所述碳带传动组件包括旋转头58、转轴56、第一摩擦片54、第二摩擦片55和转动齿轮53,所述转动齿轮53套设在转轴56上,所述旋转头58设在转轴56的一端与碳带回卷轴31连接。所述第一摩擦片54与转动齿轮5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摩擦片55与第一摩擦片54接触,所述第二摩擦片55与第一摩擦片54之间形成摩擦传动,所述转轴56与第二摩擦一起转动。通过第一摩擦片54与第二摩擦片55之间摩擦传动作用,带动转轴56的转动。这样,随着碳带回卷轴31的不断卷收,碳带回卷轴31的重量不断增大,两个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随之增大,降低碳带回卷轴31的转速。使碳带回卷轴31的卷收碳带薄膜32的线速度保持不变,能与胶辊20的线速度相匹配,避免碳带的脱出。优选的,所述转轴56上设有挡片561,所述第二摩擦片55与挡片561之间设有弹性件56,所述弹性件56对第二摩擦片55施加朝向第一摩擦片54的弹性力。通过设置弹性件56对第二摩擦力产生弹性力,保证第一摩擦片54与第二摩擦片55的接触,避免二者分离无法形成摩擦传动关系。进一步优选的,在第一摩擦片54与第二摩擦片55的表面设置粗糙,减少二者出现打滑等问题。且在转动齿轮53上开设安装槽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碳带脱出的便携式打印机,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辊、碳带组件、胶辊传动组件、碳带传动组件和控制单元,所述碳带组件设在壳体内,所述胶辊抵压碳带组件的上方,所述胶辊传动组件和碳带传动组件分别设在壳体的两端,所述碳带组件包括碳带薄膜、碳带芯轴和碳带回卷轴,所述碳带薄膜的一端绕在碳带芯轴上,其另一端绕在碳带回卷轴上,所述胶辊传动组件带动胶辊转动,所述胶辊产生摩擦力带动碳带薄膜移动,所述碳带传动组件带动碳带回卷轴转动,所述碳带回卷轴将碳带薄膜回收,所述控制单元检测碳带回卷轴的运动,当碳带回卷轴停止转动时,所述控制单元将胶辊传动组件制停并发出报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碳带脱出的便携式打印机,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辊、碳带组件、胶辊传动组件、碳带传动组件和控制单元,所述碳带组件设在壳体内,所述胶辊抵压碳带组件的上方,所述胶辊传动组件和碳带传动组件分别设在壳体的两端,所述碳带组件包括碳带薄膜、碳带芯轴和碳带回卷轴,所述碳带薄膜的一端绕在碳带芯轴上,其另一端绕在碳带回卷轴上,所述胶辊传动组件带动胶辊转动,所述胶辊产生摩擦力带动碳带薄膜移动,所述碳带传动组件带动碳带回卷轴转动,所述碳带回卷轴将碳带薄膜回收,所述控制单元检测碳带回卷轴的运动,当碳带回卷轴停止转动时,所述控制单元将胶辊传动组件制停并发出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碳带脱出的便携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带传动组件包括旋转头、转轴、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片和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旋转头设在转轴的一端与碳带回卷轴连接,所述第一摩擦片与转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摩擦片与第一摩擦片接触,所述第二摩擦片与第一摩擦片之间形成摩擦传动,所述转轴与第二摩擦一起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碳带脱出的便携式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有挡片,所述第二摩擦片与挡片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锦毅,邱荣健,林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汉印电子技术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