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主减速器的导向圆柱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8225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7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主减速器的导向圆柱轴承,包括相互套接的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以及位于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的若干圆柱滚子,所述轴承外圈上设有若干贯穿轴承外圈的润滑油注入孔,轴承外圈的内壁与圆柱滚子的贴合处设有储油通道;在日常使用中,通过润滑油注入孔注入润滑油,润滑油进入储油通道,在圆柱滚子转动的过程中,轴承外圈内壁表面、圆柱滚子表面和轴承内圈外壁表面均分布有润滑油且均与润滑油充分接触,保证了圆柱滚子和轴承外圈内壁之间、圆柱滚子和轴承内圈外壁之间润滑油的含量,大大减小摩擦力,降低了轴承高速转动时的摩擦程度,改善并保持轴承的润滑效果,实现轴承的高速运转,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主减速器的导向圆柱轴承。
技术介绍
混合动力商用车主减速器导向圆柱轴承,在工作过程中频繁地受到很强的冲击载荷,常规的轴承钢材料制造的轴承已满足不了实际应用的要求,寿命只能达到1-2万公里,与主机客户5万公里以上的寿命要求相差很大距离。我国滚动轴承的材料以轴承钢为主,轴承的耐磨性好但防冲击性差。渗碳钢材料热处理后表面硬心部软,会有效预防冲击载荷,提高轴承寿命。如果全套轴承选用韧性高、表面耐磨的渗碳钢材料会大幅增加轴承的材料和制造成本。从轴承钢材料加工的混合动力商用车主减速器导向圆柱轴承的失效形式来看,内圈疲劳和早期破坏是主要形式。目前,只有进口轴承才满足客户要求。怎样降低成本又能提高导向圆柱轴承的可靠度和寿命正是工程师们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由于轴承的使用环境比较恶劣,碎屑、灰尘比较多,这些杂质有可能掉落到轴承中,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转,严重的还会破坏轴承,最终导致整个轴承损坏。因此对轴承进行润滑和密封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混合动力主减速器的导向圆柱轴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动力主减速器的导向圆柱轴承,包括相互套接的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以及位于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的若干圆柱滚子,所述轴承外圈上设有若干贯穿轴承外圈的润滑油注入孔,轴承外圈的内壁与圆柱滚子的贴合处设有储油通道;所述圆柱滚子和轴承外圈由普通轴承钢制成,即与现有轴承所通常采用的轴承钢制成的相同;轴承内圈由渗碳钢制成,且轴承内圈渗碳钢有效渗碳层深度L为0.8-2.3mm,心部硬度为HRC30-45。优选地,所述轴承内圈渗碳钢有效渗碳层是钢号为G20CrMo(A)、G20CrNiMo(A)、G20CrNi2Mo(A)、G20Cr2Ni4(A)、G10CrNi3Mo(A)、G20Cr2Mn2Mo(A)或者其组合成份构成的渗碳层。优选地,所述轴承外圈采用渗碳钢制成,轴承外圈渗碳钢有效渗碳层深度L为0.8-2.3mm,心部硬度为HRC30-45;轴承外圈的外径尺寸为φ50-200mm。优选地,所述轴承内圈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圆柱滚子的滚子槽,所述滚子槽由第一圆弧面和第二圆弧面组成,滚子槽为“V”字形结构,滚子槽底部与圆柱滚子之间存在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日常使用中,通过润滑油注入孔注入润滑油,在圆柱滚子转动的过程中,轴承外圈内壁表面、圆柱滚子表面和轴承内圈外壁表面均分布有润滑油且均与润滑油充分接触,保证了圆柱滚子和轴承外圈内壁之间、圆柱滚子和轴承内圈外壁之间润滑油的含量,大大减小摩擦力,降低了轴承高速转动时的摩擦程度,改善并保持轴承的润滑效果,实现轴承的高速运转,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2、由于轴承内圈选用渗碳钢,或者内、外圈都选用渗碳钢,因而滚道耐冲击强度得到增强,加上合理的心部硬度,一般HRC30-45,可提高导向圆柱滚子轴承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由于全套轴承中仅内圈或者仅内、外圈选用渗碳钢材料,而其他零件选用普通轴承钢,因而低了轴承的制造成本。3、滚子槽为“V”字形结构,这样的结构使得滚子槽存在偏心量,进而使轴承能够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在承受轴向载荷时候,比普通轴承寿命提高2-3倍。并且滚子槽底部与圆柱滚子之间的间隙可以积聚润滑油,使润滑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混合动力主减速器的导向圆柱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混合动力主减速器的导向圆柱轴承的轴承内圈与圆柱滚子接触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21、第一圆弧面,22、第二圆弧面,3、圆柱滚子,4、润滑油注入孔,5、储油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混合动力主减速器的导向圆柱轴承,包括相互套接的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以及位于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之间的若干圆柱滚子3,所述轴承外圈1上设有若干贯穿轴承外圈1的润滑油注入孔4,轴承外圈1的内壁与圆柱滚子3的贴合处设有储油通道5。在日常使用中,通过润滑油注入孔4注入润滑油,润滑油进入储油通道5,在圆柱滚子3转动的过程中,轴承外圈1内壁表面、圆柱滚子3表面和轴承内圈2外壁表面均分布有润滑油且均与润滑油充分接触,保证了圆柱滚子3和轴承外圈1内壁之间、圆柱滚子3和轴承内圈2外壁之间润滑油的含量,大大减小摩擦力,降低了轴承高速转动时的摩擦程度,改善并保持轴承的润滑效果,实现轴承的高速运转,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所述圆柱滚子3由普通轴承钢制成,即与现有轴承所通常采用的轴承钢制成的相同。轴承内圈2由渗碳钢制成,且轴承内圈2渗碳钢有效渗碳层深度L为0.8-2.3mm,心部硬度为HRC30-45。轴承内圈2渗碳钢有效渗碳层是钢号为G20CrMo(A)、G20CrNiMo(A)、G20CrNi2Mo(A)、G20Cr2Ni4(A)、G10CrNi3Mo(A)或者G20Cr2Mn2Mo(A)的渗碳钢有效渗碳层。轴承外圈1既可采用普通轴承钢制成,也可采用渗碳钢制成,轴承外圈1渗碳钢有效渗碳层深度L为0.8-2.3mm,心部硬度为HRC30-45。轴承外圈1的外径尺寸为φ50-200mm。渗碳轴承零件,一般要求渗碳之后直接淬火,再进行高温回火加二次淬火处理,以改善表面淬火组织及心部硬度,确保心部硬度HRC30-45和有效渗碳层深度L为0.8-2.3mm。优选地,所述轴承内圈2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圆柱滚子3的滚子槽,所述滚子槽由第一圆弧面21和第二圆弧面22组成,滚子槽底部与圆柱滚子3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圆柱滚子3与滚子槽之间至少具有两个相互对应的接触位置。所述滚子槽为“V”字形结构,这样的结构使得滚子槽存在偏心量,进而使轴承能够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在承受轴向载荷时候,比普通轴承寿命提高2-3倍。并且滚子槽底部与圆柱滚子3之间的间隙可以积聚润滑油,使润滑效果更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主减速器的导向圆柱轴承,包括相互套接的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以及位于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之间的若干圆柱滚子(3),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1)上设有若干贯穿轴承外圈(1)的润滑油注入孔(4),轴承外圈(1)的内壁与圆柱滚子(3)的贴合处设有储油通道(5);所述圆柱滚子(3)和轴承外圈(1)由普通轴承钢制成,即与现有轴承所通常采用的轴承钢制成的相同;轴承内圈(2)由渗碳钢制成,且轴承内圈(2)渗碳钢有效渗碳层深度L为0.8‑2.3mm,心部硬度为HRC30‑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主减速器的导向圆柱轴承,包括相互套接的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以及位于轴承外圈(1)和轴承内圈(2)之间的若干圆柱滚子(3),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1)上设有若干贯穿轴承外圈(1)的润滑油注入孔(4),轴承外圈(1)的内壁与圆柱滚子(3)的贴合处设有储油通道(5);所述圆柱滚子(3)和轴承外圈(1)由普通轴承钢制成,即与现有轴承所通常采用的轴承钢制成的相同;轴承内圈(2)由渗碳钢制成,且轴承内圈(2)渗碳钢有效渗碳层深度L为0.8-2.3mm,心部硬度为HRC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伯苗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城关伯苗轴承加工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