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8165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6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捕虫器,包括:主体;昆虫通过部,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用于使昆虫通过;空气集尘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吸入扇,位于所述昆虫通过部与所述空气集尘部之间;UV LED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昆虫通过部的上部,并设置有UV LED模块;捕捉部,设置于所述空气集尘部的下部,用于捕捉昆虫,其中,所述昆虫通过部包括:多个昆虫通过孔,能够使昆虫选择性地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所述捕虫器,不仅利用紫外线引诱昆虫,而且为了控制昆虫喜欢的温度条件而产生热或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引诱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捕虫器,尤其涉及一种把被引诱光所引诱的昆虫吸入借助于吸入扇而形成的气流并进行捕捉的捕虫器。
技术介绍
最近,由于地球变暖与环保政策等气候性影响及社会性影响,害虫正在增加。害虫不仅使农作物及家畜受到危害,而且携带疟疾、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原菌,从而还会对人类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最近,由于齐卡病毒(zikavirus,ZIKV)感染恐怖的扩散,关于杀蚊相关方法的研究更加活跃。关于杀虫方法,以往尝试了利用杀虫剂的化学防制法、利用泥鳅等的生物学防制法、以诱蚊灯及二氧化碳等引诱害虫后接入高电压等而驱除害虫的物理防制法、消除水坑或改善周边环境而使得幼虫无法存活的环境防制法等。但是,就化学防制法而言,出现二次污染问题;生物学防制法或环境防制法等会需要相对较多的费用、处理时间及精力;就利用杀虫或捕虫器的物理防制法等而言,存在的问题是装置构成复杂,使用者的便利性下降或内含高电压装置所伴随的危险。另一方面,紫外线(以下简记为“UV”)光源正在用作杀菌、消毒等的医疗目的、利用照射的UV光的变化的分析目的、UV硬化的产业用目的、UV光浴的美容目的、捕虫、验钞等多样的目的。用作这种UV光源的传统的UV光源灯有水银灯(mercurylamp)、准分子灯(excimerlamp)、氘灯(deuteriumlamp)等。但是,这些以往的灯均存在耗电与发热严重、寿命短、因内部填充的有毒气体而导致环境受到污染的问题。为了解决以往的UV光源灯带存在的问题,紫外发光二极管(以下简记为“UVLED”)受到瞩目,UVLED具有耗电少、无环境污染问题的优点。因此,以往就有关于借助吸入扇而捕捉被引诱光所引诱的昆虫的捕虫器的研究。但是,就以往使用的利用UVLED而借助于吸入扇来捕捉昆虫的捕虫器而言,存在蚊子等昆虫的尸体附着于吸入扇,因风扇而发生噪声,且由于吸入扇的速度控制不适合,蚊子试图逃跑或未被吸入捕虫器内,而且因捕虫器而发生的气流在力学上不容易控制,吸入效率低或需要使用过大电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与以往技术相比更环保、制造工序简单且昆虫的引诱效率及吸入效率优秀的捕虫器。进一步地,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发生吸入蚊子的最佳风速且使噪声实现最小化的捕虫器。另外,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加装了UVLED模块的捕虫器,所述UVLED模块照射蚊子引诱效率得到提高且同时对人体无害的波长及强度的光。作为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有效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捕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昆虫通过部,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用于使昆虫通过;空气集尘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吸入扇,位于所述昆虫通过部与所述空气集尘部之间;紫外发光二极管(UVLED)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昆虫通过部的上部,并设置有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捕捉部,设置于所述空气集尘部的下部,用于捕捉昆虫,其中,所述昆虫通过部包括:多个昆虫通过孔,能够使昆虫选择性地通过。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包括:电动机,位于所述吸入扇与所述昆虫通过部之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捕捉部可拆装地设置于所述主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昆虫通过部可拆装地设置于所述主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昆虫通过部具有格子形态,所述多个昆虫通过孔借助于圆形构件及辐射状构件而形成。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多个昆虫通过孔为借助于以所述昆虫通过部的中央为中心的多个圆形构件及辐射状构件而形成的中心角为20°至40°的扇形形式,各圆形构件为与邻接圆形构件隔开1.0cm至1.5cm的形式。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昆虫通过部及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之间,借助于所述吸入扇而形成的气流的速度为0.5m/s至3m/s。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空气集尘部加装于所述主体的下部,使得借助于所述吸入扇而流入的昆虫排出到所述捕捉部,并且包括空气集尘部辐条、空气集尘部侧面口及空气集尘排出口,所述空气集尘部为直径越从所述吸入扇离开越变窄的圆锥形形状,所述空气集尘排出口的直径与所述吸入扇的直径比满足1:2至1: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捕捉部包括使空气借助于所述吸入扇而排出到外部的筛目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筛目部包括:筛目部孔,形成于任一筛目部辐条与另一筛目部辐条之间,以使借助于所述吸入扇而形成的气流排出到所述捕捉部的外部,其中,所述昆虫通过孔的面积的总和与所述筛目部孔的面积的总和之比为1:0.8至1:3.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捕虫器还包括支架,使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隔开并支撑于所述主体上,使得昆虫流入所述主体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之间的空间。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加装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的下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能够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进行拆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在下面附着或涂布有使紫外线(UV)反射的材料。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的上面,加装有沿水平方向比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进一步延长形成的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伞盖。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加装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使得光线沿与地面水平方向照射。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对应地形成,加装有保护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的透明的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罩。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发散的光的波长为340mm至390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贴装于支撑基板上的至少一个以上的COB型的紫外发光二极管芯片或至少一个以上的紫外发光二极管封装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排列成多列的紫外发光二极管芯片或紫外发光二极管封装件。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芯片或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封装件以Z字形式排列于所述支撑基板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在所述支撑基板的两面贴装有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芯片,以向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两个方向照射光。作为优选方案,贴装于所述支撑基板的一面的紫外发光二极管芯片或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封装件,与贴装于另一面的紫外发光二极管芯片或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封装件不重叠地排列于所述支撑基板上。作为优选方案,在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芯片隔开5mm以内的空间所测量的温度为30℃至60℃。作为优选方案,在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的下面安装有以借助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而照射的紫外线为催化剂产生二氧化碳的光催化过滤器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筛目部孔的直径为1mm至3mm。作为优选方案,一个昆虫通过孔的面积为100mm2至225mm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吸入扇与所述主体内壁的最短距离为1mm至5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从所述主体隔开的垂直距离为1cm至10c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的高度为2cm至20c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从所述捕捉部的上端隔开的垂直距离为3cm至30c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捕虫器的高度为8cm至50c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伞盖的直径形成得比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的直径长3.5cm至7c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光输出在1000mW以下。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在75mA电流下光输出为110mW,或在50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捕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昆虫通过部,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用于使昆虫通过;空气集尘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吸入扇,位于所述昆虫通过部与所述空气集尘部之间;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昆虫通过部的上部,并设置有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以及捕捉部,设置于所述空气集尘部的下部,用于捕捉昆虫,其中,所述昆虫通过部包括:多个昆虫通过孔,能够使昆虫选择性地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14 KR 10-2016-0030419;2016.03.23 KR 10-2011.一种捕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昆虫通过部,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用于使昆虫通过;空气集尘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下部;吸入扇,位于所述昆虫通过部与所述空气集尘部之间;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昆虫通过部的上部,并设置有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以及捕捉部,设置于所述空气集尘部的下部,用于捕捉昆虫,其中,所述昆虫通过部包括:多个昆虫通过孔,能够使昆虫选择性地通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电动机,位于所述吸入扇与所述昆虫通过部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部可拆装地设置于所述主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通过部可拆装地设置于所述主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通过部具有格子形态,所述多个昆虫通过孔借助于圆形构件及辐射状构件而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昆虫通过孔为借助于以所述昆虫通过部的中央为中心的多个圆形构件及辐射状构件而形成的中心角为20°至40°的扇形形式,各圆形构件为与邻接圆形构件隔开1.0cm至1.5cm的形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昆虫通过部及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之间,借助于所述吸入扇而形成的气流的速度为0.5m/s至3m/s。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集尘部加装于所述主体的下部,使得借助于所述吸入扇而流入的昆虫排出到所述捕捉部,并且包括空气集尘部辐条、空气集尘部侧面口及空气集尘排出口,所述空气集尘部为直径越从所述吸入扇离开越变窄的圆锥形形状,所述空气集尘排出口的直径与所述吸入扇的直径比满足1:2至1:9。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捉部包括使空气借助于所述吸入扇而排出到外部的筛目部。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目部包括:筛目部孔,形成于任一筛目部辐条与另一筛目部辐条之间,以使借助于所述吸入扇而形成的气流排出到所述捕捉部的外部,其中,所述昆虫通过孔的面积的总和与所述筛目部孔的面积的总和之比为1:0.8至1:3.0。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器还包括支架,使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隔开并支撑于所述主体上,使得昆虫流入所述主体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之间的空间。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加装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的下面。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能够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进行拆装。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在下面附着或涂布有使紫外线反射的材料。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的上面,加装有沿水平方向比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进一步延长形成的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伞盖。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加装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使得光线沿与地面水平方向照射。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安装部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对应地形成,加装有保护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的透明的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罩。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发散的光的波长为340mm至390mm。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贴装于支撑基板上的至少一个以上的COB型的紫外发光二极管芯片或至少一个紫外发光二极管封装件。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排列成多列的紫外发光二极管芯片或紫外发光二极管封装件。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捕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芯片或所述紫外发光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勋植
申请(专利权)人: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