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电暖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80452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6 0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进的电暖器控制电路,交流220V电压经第一电阻与第一电容降压后,由晶闸管与整流二极管进行倍压整流,将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经第二电容滤波和稳压二极管稳压后输出直流负压。电源供电电路输出直流电压分为两路:一路作为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直流电压;另一路经热敏电阻、第三电阻和电位器分压后,为电压检测电路提供检测电压。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较大,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端分压较高,使电压检测电路导通,发光二极管点亮,双向晶闸管受触发而导通,电加热器通电开始升温。当温度上升到一定温度后,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使集成电路的检查端电压降低,发光二极管熄灭、双向晶闸管关断,电加热器断电停止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暖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冬季的低温一次次刷新记录,人们对电暖气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为寒冷的冬季增加温暖,但是电暖气的使用安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电暖气的工作主要由控制电路来实现,因此电暖气的控制电路设计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电暖器控制电路,通过设计蒸汽式自动断电开关、温控器以及热熔断器,来实现电水壶的安全控制。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电暖器控制电路,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整流二极管VD1、晶闸管VD2、滤波电容器C2、稳压二极管VS、热敏电阻器RT、电位器RP、发光二极管VD3、电压检测电路IC、双向晶闸管VT、电加热器EH;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端与晶闸管负极相连,所述晶闸管正极与第二电容负极相连,第二电容正极与稳压二极管负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正极与晶闸管正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正极海域热敏电阻第一端相连,所述热敏电阻第二端与电位器第一端相连,所述电位器第一端还与电压检测电路第一端相连,所述电位器第二端与稳压二极管负极相连,所述电位器第二端与第二电容正极相连,所述电位器第二端与整流二极管负极相连,所述整流二极管正极与正轮流二极管负极相连;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负极相连,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第三端与热敏电阻第一端相连;所述发光二极管正极与双向晶闸管第一端相连,所述双向晶闸管第二端与电加热器第一端相连,所述电加热器第二端与第一电容第一端相连。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第一端与发光二极管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第二端与双向晶闸管第一端相连。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第一端与电位器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第二端与热敏电阻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第二端还与电压检测电路第一端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的电暖器控制电路,交流220V电压经第一电阻与第一电容降压后,由晶闸管与整流二极管进行倍压整流,将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经第二电容滤波和稳压二极管稳压后输出直流负压。电源供电电路输出直流电压分为两路:一路作为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直流电压;另一路经热敏电阻、第三电阻和电位器分压后,为电压检测电路提供检测电压。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较大,电压检测电路的检测端分压较高,使电压检测电路导通,发光二极管点亮,双向晶闸管受触发而导通,电加热器通电开始升温。当温度上升到一定温度后,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使集成电路的检查端电压降低,发光二极管熄灭、双向晶闸管关断,电加热器断电停止加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改进的电暖器控制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一步阐释。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电暖器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整流二极管VD1、晶闸管VD2、滤波电容器C2、稳压二极管VS、热敏电阻器RT、电位器RP、发光二极管VD3、电压检测电路IC、双向晶闸管VT、电加热器EH;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端与晶闸管VD2负极相连,所述晶闸管VD2正极与第二电容负极相连,第二电容C2正极与稳压二极管负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VS正极与晶闸管VD2正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VS正极还与热敏电阻RT第一端相连,所述热敏电阻RT第二端与电位器第一端相连,所述电位器RP第一端还与电压检测电路IC第一端相连,所述电位器RP第二端与稳压二极管VS负极相连,所述电位器RP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2正极相连,所述电位器RP第二端与整流二极管VD1负极相连;所述电压检测电路IC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VD3负极相连,所述电压检测电路IC第三端与热敏电阻RT第一端相连;所述发光二极管VD3正极与双向晶闸管VT第一端相连,所述双向晶闸管VT第二端与电加热器EH第一端相连,所述电加热器EH第二端与第一电容C1第一端相连。本申请还包括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第一端与发光二极管VD3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第二端与双向晶闸管VT第一端相连。本申请还包括第三电阻R3,所述第三电阻R3第一端与电位器RP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3第二端与热敏电阻RT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3第二端还与电压检测电路IC第一端相连。本申请的工作过程为:交流220V电压经R1、Cl降压后,由VD1、VD2进行倍压整流,将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经C2滤波和VS稳压后输出直流负压。电源供电电路输出直流电压分为两路:一路作为IC的输入直流电压;另一路经RT、R3和RP分压后,为IC提供检测电压。当环境温度较低时,RT的电阻值较大,IC的检测端分压较高,使IC导通,二极管VD3点亮,VT受触发而导通,电加热器通电开始升温。当温度上升到一定温度后,RT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使集成电路的检查端电压降低,VD3熄灭、VT关断,EH断电停止加热。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电暖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整流二极管VD1、晶闸管VD2、滤波电容器C2、稳压二极管VS、热敏电阻器RT、电位器RP、发光二极管VD3、电压检测电路IC、双向晶闸管VT、电加热器EH;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端与晶闸管负极相连,所述晶闸管正极与第二电容负极相连,第二电容正极与稳压二极管负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正极与晶闸管正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正极海域热敏电阻第一端相连,所述热敏电阻第二端与电位器第一端相连,所述电位器第一端还与电压检测电路第一端相连,所述电位器第二端与稳压二极管负极相连,所述电位器第二端与第二电容正极相连,所述电位器第二端与整流二极管负极相连,所述整流二极管正极与正轮流二极管负极相连;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负极相连,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第三端与热敏电阻第一端相连;所述发光二极管正极与双向晶闸管第一端相连,所述双向晶闸管第二端与电加热器第一端相连,所述电加热器第二端与第一电容第一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电暖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整流二极管VD1、晶闸管VD2、滤波电容器C2、稳压二极管VS、热敏电阻器RT、电位器RP、发光二极管VD3、电压检测电路IC、双向晶闸管VT、电加热器EH;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第二端与晶闸管负极相连,所述晶闸管正极与第二电容负极相连,第二电容正极与稳压二极管负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正极与晶闸管正极相连,所述稳压二极管正极海域热敏电阻第一端相连,所述热敏电阻第二端与电位器第一端相连,所述电位器第一端还与电压检测电路第一端相连,所述电位器第二端与稳压二极管负极相连,所述电位器第二端与第二电容正极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灯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