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吸能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7933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6 04:52
一种碰撞吸能装置,包括前副车架、前横梁和两根吸能梁,两根吸能梁对称设置,并连接于前副车架与前横梁之间,前副车架、前横梁和两根吸能梁共同围成一碰撞区,吸能梁包括靠近碰撞区的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吸能梁的第一侧面设有多个弯曲的第一诱导区,吸能梁的第二侧面设有多个弯曲的第二诱导区,且沿着吸能梁的长度方向第一侧面内的各第一诱导区的屈曲半径小于第二侧面内的各第二诱导区的屈曲半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碰撞吸能装置能增强碰撞吸能效率,降低车体碰撞加速度,缓解对人体的冲击。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汽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碰撞吸能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碰撞安全是汽车极为重要的性能,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也影响到车辆的营销及推广。通常,汽车正碰或偏置碰时,限于空间布置,车身纵梁吸能空间不足,需要在前副车架22前部增加碰撞吸能装置,使其与车身纵梁共同吸能,完成整车碰撞功能。图1a是现有的碰撞吸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b是现有的碰撞吸能装置发生碰撞前后的弯折结构侧视示意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碰撞吸能装置20a包括前副车架22a、前横梁23a和两根吸能梁24a,两根吸能梁24a相对设置,并连接于前副车架22a与前横梁23a之间。图1a和图1b中的吸能梁24a横截面为矩形结构,且吸能梁24a为沿着车身长度方向的直梁,在发生碰撞时吸能梁24a上的一个区域发生如图1b所示的弯折变形,其变形模式是沿着图中虚线201a向着靠近地面的方向弯折。图2是现有的另一碰撞吸能装置发生碰撞前后的弯折结构侧视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中的吸能梁24b横截面为圆形结构,且吸能梁24b为沿着车身长度方向具有一个弯折角的弯曲梁,在发生碰撞时吸能梁24b上的一个区域发生如图2所示的弯折变形,其变形模式是沿着图中虚线201b向着靠近车身外侧的方向弯折。也就是说,现有的碰撞吸能装置20a、20b在碰撞过程中只发生一次弯折,吸能梁24a、24b在碰撞过程中的利用率较小,即吸能梁24a、24b整体的弯折次数少,因此,吸能较少,在碰撞过程中乘员舱的车体加速度快,车体的相关部位的碰撞侵入量大。而且,车身在受到很小的碰撞力时,吸能梁24a、24b将整体变形,造成材料浪费严重。此外,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碰撞吸能装置20a,在发生碰撞时碰撞吸能装置20a整体向着远离地面的方向变形,使得碰撞吸能装置20a与动力总成接触,动力总成能量由碰撞吸能装置20a传递到副车架,进而传递到车身,造成车体碰撞加速度增大,对人体具体较大冲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碰撞吸能装置,能增强碰撞吸能效率,降低车体碰撞加速度,缓解对人体的冲击。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汽车,能增强碰撞吸能效率,降低车体碰撞加速度,缓解对人体的冲击。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碰撞吸能装置,包括前副车架、前横梁和两根吸能梁,两根吸能梁对称设置,并连接于前副车架与前横梁之间,前副车架、前横梁和两根吸能梁共同围成一碰撞区,吸能梁包括靠近碰撞区的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吸能梁的第一侧面设有多个弯曲的第一诱导区,吸能梁的第二侧面设有多个弯曲的第二诱导区,且沿着吸能梁的长度方向第一侧面内的各第一诱导区的屈曲半径小于第二侧面内的各第二诱导区的屈曲半径。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侧面内的各第一诱导区位于吸能梁的中轴线上的投影与第二侧面内的各第二诱导区位于吸能梁的中轴线上的投影相互交错。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吸能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吸能端和第二吸能端,第一吸能端位于靠近前横梁的一侧,第二吸能端位于靠近前副车架的一侧,且第一吸能端相对于第二吸能端的位置向着远离碰撞区的方向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吸能梁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连接于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吸能梁的第三侧面为远离汽车底盘的一个侧面,吸能梁的第三侧面至少设置一个弯曲的第三诱导区,吸能梁的第四侧面至少设置一个弯曲的第四诱导区,且第三侧面内的第三诱导区的屈曲半径小于第四侧面内的第四诱导区的屈曲半径。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吸能梁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内设有加强筋,加强筋沿着吸能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吸能梁沿着前横梁到前副车架的方向,吸能梁的横截面积依次增大。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吸能梁与前副车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吸能梁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相互连接形成吸能梁。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碰撞吸能装置还包括两根前纵梁,两根前纵梁分别设置于两根吸能梁的上方,前纵梁上设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柱的一端连接在前纵梁上,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连接在吸能梁上,第二连接柱的一端连接在前纵梁上,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连接在前副车架上。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碰撞吸能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碰撞吸能装置包括前副车架、前横梁和两根吸能梁,两根吸能梁相对设置,并连接于前副车架与前横梁之间,前副车架、前横梁和两根吸能梁共同围成一碰撞区,吸能梁包括靠近碰撞区的第一侧面和与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吸能梁的第一侧面设有多个弯曲的第一诱导区,吸能梁的第二侧面设有多个弯曲的第二诱导区,且沿着吸能梁的长度方向第一侧面内的各第一诱导区的屈曲半径小于第二侧面内的各第二诱导区的屈曲半径。由于吸能梁的两侧设有多个弯曲的诱导区,且沿着吸能梁的长度方向第一侧面内的各第一诱导区的屈曲半径小于第二侧面内的各第二诱导区的屈曲半径,因此,发生碰撞时,吸能梁上形成多个变形褶皱,第一侧面的第一诱导区的屈曲半径小,受碰撞力时各第一诱导区碰撞应力大,碰撞时,吸能梁由第一诱导区向第二诱导区弯折多级压溃,进而使吸能梁向着车身外侧变形。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碰撞吸能装置的吸能梁在碰撞时发生多次压溃弯折,在同等重量的吸能装置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的碰撞吸能装置可改善正面碰撞以及偏置碰撞,不仅增强了碰撞吸能效率,还很好的兼顾了碰撞轻量化和成本性能。而且,吸能梁在碰撞时整体是向着远离汽车动力总成的方向弯折变形,避免了在发生碰撞时碰撞吸能装置与动力总成接触,避免了动力总成能量由碰撞吸能装置传递到副车架,进而传递到车身,有利于降低车体碰撞加速度,缓解对人体的冲击。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碰撞吸能装置的前横梁将两个吸能梁连接起来,在汽车偏置碰撞时,前横梁连接变形的吸能梁,控制其碰撞前后变形,避免吸能梁在碰撞过程中失去控制,由于吸能梁及前纵梁的共同吸能,大大降低了乘员舱的车体加速度及相关部位的碰撞侵入量。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a是现有的碰撞吸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b是现有的碰撞吸能装置发生碰撞前后的弯折结构侧视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另一碰撞吸能装置发生碰撞前后的弯折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碰撞吸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碰撞吸能装置拆除前纵梁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碰撞吸能装置的吸能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碰撞吸能装置的吸能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碰撞吸能装置的吸能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碰撞吸能装置的吸能梁碰撞弯折前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碰撞吸能装置及汽车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如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副车架(12)、前横梁(13)和两根吸能梁(14、14’),两根该吸能梁(14、14’)对称设置,并连接于该前副车架(12)与该前横梁(13)之间,该前副车架(12)、该前横梁(13)和两根该吸能梁(14、14’)共同围成一碰撞区(101),该吸能梁(14、14’)包括靠近该碰撞区(101)的第一侧面(141)和与该第一侧面(141)相对的第二侧面(142),该吸能梁(14、14’)的第一侧面(141)设有多个弯曲的第一诱导区(102),该吸能梁(14、14’)的第二侧面(142)设有多个弯曲的第二诱导区(103),且沿着该吸能梁(14、14’)的长度方向该第一侧面(141)内的各第一诱导区(102)的屈曲半径小于该第二侧面(142)内的各第二诱导区(103)的屈曲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副车架(12)、前横梁(13)和两根吸能梁(14、14’),两根该吸能梁(14、14’)对称设置,并连接于该前副车架(12)与该前横梁(13)之间,该前副车架(12)、该前横梁(13)和两根该吸能梁(14、14’)共同围成一碰撞区(101),该吸能梁(14、14’)包括靠近该碰撞区(101)的第一侧面(141)和与该第一侧面(141)相对的第二侧面(142),该吸能梁(14、14’)的第一侧面(141)设有多个弯曲的第一诱导区(102),该吸能梁(14、14’)的第二侧面(142)设有多个弯曲的第二诱导区(103),且沿着该吸能梁(14、14’)的长度方向该第一侧面(141)内的各第一诱导区(102)的屈曲半径小于该第二侧面(142)内的各第二诱导区(103)的屈曲半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面(141)内的各第一诱导区(102)位于该吸能梁(14)的中轴线上的投影与该第二侧面(142)内的各第二诱导区(103)位于该吸能梁(14)的中轴线上的投影相互交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能梁(1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吸能端(145)和第二吸能端(146),该第一吸能端(145)位于靠近该前横梁(13)的一侧,该第二吸能端(146)位于靠近该前副车架(12)的一侧,且该第一吸能端(145)相对于该第二吸能端(146)的位置向着远离该碰撞区(101)的方向倾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能梁(14’)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侧面(143)和第四侧面(144),该第三侧面(143)和该第四侧面(144)连接于该第一侧面(141)与该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强富邹新远吴靖刘刚胡思明刘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