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化合物,具有下述式Ⅰ的结构: *** Ⅰ 其中R↓[1],R↓[2]分别为氢或C↓[1]-C↓[4]烷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合成,具体涉及合成Bucillamine的新中间体5,5-二甲基-2-硫酮-4-酮-1-硫-3-氧-杂戊环及其制备。Bucillamine最先由德国发表结构专利,而后由日本研制制剂,已在日本上市。其主要合成工艺有两篇专利报道,JP 54-63017和US4,305,958。I、US 4,305,958报道的合成路线为 上述起始原料SHCH2C6H5成本高,中间体(IV)为油状物,难纯化,须柱层析分离,如将其制成钠盐,过滤困难,烘干至水分小于0.5%非常困难,而下一步用液氨/Na、-40℃下脱去保护基制得Bucillamine,需要低温设备,能耗大,不宜工业化大生产。上述路线收率低,得粗品纯度低约70%,制得合格品后,成本高。II、JP 54-63017专利报道的的合成路线为 由于NaSH不稳定,难以保存,且H2S气体毒性大,上述路线不利于工业化生产。而制得的上述中间体V极易氧化,不宜保存,在合成工艺中需用DCC作缩合剂,价格贵。缩合成n中间体极不稳定,质量难以控制,最终用n与L-半胱氨酸盐酸盐(VI)缩合成Bucillamine(III),得到产品收率很低,粗品含量低约70%,因而成本高。上述两条合成工艺路线都存在成本高,制备中间体难度高,不适宜工业化生产等原因。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新型中间体具有下述式I的结构 其中R1,R2分别为氢或C1-C4烷烃;Ia为R1=CH3,R2=CH3。本专利技术所述式I化合物可通过下式反应获得,反应式如下 式I化合物由a-氢低级烷酸(1)与溴素反应,得a-溴代烷酸(2),再与乙基黄原酸钾反应得a-乙氧基黄原酸基烷酸(3),最后在氯化亚砜条件下环合制得化合物I。式I化合物在R1=CH3,R2=CH3时为5,5-二甲基-2-硫酮-4-酮-1-硫-3-氧-杂戊环(Ia),Ia与L-半胱氨酸缩合,获得Bucillamine(III),反应式如下 此时式Ia化合物采用异丁酸为原料与溴素反应,得a-溴代异丁酸(2),与乙基黄原酸钾反应得a-乙氧基黄原酸基异丁酸(3),最后在氯化亚砜条件下环合成5,5-二甲基-1-硫-3-氧-杂戊环-2-硫代酮-4-酮(Ia)。中间体a-乙氧基黄原酸基异丁酸(3)易制备,且性质稳定,纯度高,HPLC含量大于99%。用SOCl2制得化合物(I)以乙氧基黄原酸基形成硫代内酯环保护巯基的形式与L-半胱氨酸缩合,反应时硫代内酯环保护基能自行脱落,减少脱保护基反应步骤。本专利技术合成方法每一步反应条件都容易控制,得到的成品收率高(70%左右),粗品含量约80-90%,易纯化。另一方面,由于L-半胱氨酸原料无须上保护基,也减少了先上保护基,后脱保护基反应的步骤,简化工艺,简化设备,同时降低成本。经工业化生产后,成本低,最终产品质量HPLC约99%,旋光+33-+36.5°,熔点137-140℃等,符合文献标准。本专利技术式I化合物还可与各种氨基酸反应制得一系列氨基酸衍生化合物,反应式如下 其中R1=CH3,C2H5,C3H7R2=H,CH3,C2H5R3=-CH2CH2SH,>C(CH3)2,>CHCH2CH3>CHCH2C6-H4Cl,-CH2CH2-,>CHCH2C6H11,>CHCH(CH3)2,等权利要求1.一种新化合物,具有下述式I的结构 其中R1,R2分别为氢或C1-C4烷烃。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R1=CH3,R2=CH3。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由a-氢低级烷酸与溴素反应,得a-溴代烷酸,再与乙基黄原酸钾反应得a-乙氧基黄原酸基烷酸,最后在氯化亚砜条件下环合制得。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可用于Bucillamine的合成。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与L-半胱氨酸缩合,反应获得Bucillamine。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Bucillamine的新中间体5,5-二甲基-2-硫酮-4-酮-1-硫-3-氧-杂戊环及其制备。用本专利技术中间体合成Bucillamine,获得的中间体稳定,合成方便简便,收率高,成本低。文档编号C07C323/00GK1425662SQ0215766公开日2003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史宝珠 申请人:史宝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宝珠,
申请(专利权)人:史宝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