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绕缆放缆机构,属于线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放缆机构壳体、线缆主体、控制放缆速度的放缆装置和抛物主体;所述放缆机构壳体内设置有容腔,在所述容腔内依次设置有线缆主体、放缆装置和抛物主体,所述线缆主体的线缆通过放缆装置与抛物主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线缆主体上的线缆通过放缆装置连接抛物主体,当抛物主体抛出后,通过传感器监测第一绕缆筒的测速盘的转动,测量监控抛物主体的速度,当监测到抛物主体速度过快时,通过改变制动部对旋转部的摩擦,使其旋转部的旋转速度降低,控制抛物主体的下降速度,防止抛物主体的速度过快,线缆受到过大的瞬间冲量,导致线缆的主体结构损害甚至是断裂,从而影响信号的传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缆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绕缆放缆机构。
技术介绍
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线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线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线缆有电力线缆、控制线缆、补偿线缆、屏蔽线缆、高温线缆、计算机线缆、信号线缆、同轴线缆、耐火线缆、船用线缆、矿用线缆、铝合金线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现在线缆的安装一般都是通过线缆的放卷机,人们将线缆的一端拉伸,进行安装线缆,另一端放卷机将线缆放出,这样配合线缆的安装;这是一般在陆地上进行安装线缆。而在快速放缆的时候,比如通过在放缆一端设置较大的抛物主体,通过线缆拽动放卷机快速的旋转,抛物主体快速的下降,这样能够满足抛物主体快速下降的目的,由于对重速度越来越快,而线缆所受的瞬间冲量过大,造成线缆的断裂或者主体结构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绕缆放缆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抛物主体下降过快,导致连接在抛物主体上的线缆主体机构受损甚至线缆断裂而导致的信号传递不畅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双绕缆放缆机构,包括放缆机构壳体、线缆主体、控制放缆速度的放缆装置和抛物主体;所述放缆机构壳体内设置有容腔,在所述容腔内依次设置有线缆主体、放缆装置和抛物主体,所述线缆主体的线缆通过放缆装置与抛物主体连接;所述放缆装置包括第一绕缆筒、第二绕缆筒和用于第一绕缆筒和第二绕缆筒安装的安装座;所述第一绕缆筒包括用于放缆的旋转部和用于控制旋转部转速的制动部,在所述旋转部远离制动部一侧设置有测速盘,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测速盘配合使用的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放缆机构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的固定孔。进一步地,所述放缆机构壳体包括导流罩,所述导流罩设置在所述放缆机构壳体前端。进一步地,所述制动部包括端盖、固定轴、制动器定子和轴承端盖,所述端盖和所述轴承盖板位于所述固定轴两端,所述制动器定子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部位于所述制动器定子与所述轴承端盖之间,所述旋转部包括绕缆筒主体和设置在绕缆筒主体内并套设在固定轴上的轴承;在所述绕缆筒主体与制动器定子之间设置有用于与制动器定子摩擦的制动器转子,所述制动器转子通过连接件安装在绕缆筒主体上;在所述绕缆筒主体与轴承端盖之间设置有轴承挡圈或者测速盘。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绕缆筒的绕缆筒主体与轴承端盖之间设置测速盘。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绕缆筒的绕缆筒主体与轴承端盖之间设置轴承挡圈。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相对的支撑座和侧支撑板;所述第一绕缆筒和所述第二绕缆筒两端分别设置在支撑座和侧支撑板。进一步地,所述放缆机构壳体的后端设置后面板,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用于抛物主体排出的抛物孔。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所述测速盘上设置有配合光电传感器的延长孔。本技术提供的双绕缆放缆机构,线缆主体上的线缆通过放缆装置连接抛物主体,当抛物主体抛出后,通过传感器监测第一绕缆筒的测速盘的转动,测量监控抛物主体的速度,当监测到抛物主体速度过快时,通过改变制动部对旋转部的摩擦,使其旋转部的旋转速度降低,控制抛物主体的下降速度,防止抛物主体的速度过快,线缆受到过大的瞬间冲量,导致线缆的主体结构损害甚至是断裂,从而影响信号的传递。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绕缆放缆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双绕缆放缆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双绕缆放缆机构的放缆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图3所示的放缆装置的爆炸图。附图标记:1-放缆机构壳体;2-导流罩;3-容腔;4-抛物主体;5-抛物孔;6-安装座;7-放缆装置;8-线缆主体;9-安装板;10-制动部;11-旋转部;12-测速盘;13-传感器;14-轴承端盖;15-第一绕缆筒;16-端盖;17-固定轴;18-制动器定子;19-制动器转子;20-连接件;21-轴承;22-绕缆筒主体;23-轴承挡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绕缆放缆机构,包括放缆机构壳体1、线缆主体8、控制放缆速度的放缆装置7和抛物主体4;放缆机构壳体1内设置有容腔3,在容腔3内设置内依次设置有线缆主体8、放缆装置7和抛物主体4,线缆主体8的线缆通过放缆装置7与抛物主体4连接;放缆装置7包括第一绕缆筒15、第二绕缆筒和用于第一绕缆筒15和第二绕缆筒安装的安装座6;第一绕缆筒15包括用于放缆的旋转部11和用于控制旋转部11转速的制动部10,在旋转部11远离制动部10一侧设置有测速盘12,在安装座6上设置有与测速盘12配合使用的传感器13。在本实施例中,放缆机构壳体1内有容腔3,容腔3为长方体,线缆主体8、放缆装置7和抛物主体4依次在容腔3内,线缆主体8上的线缆经过放缆装置7后与抛物主体4连接,当抛物主体4被抛出后,抛物主体4受到重力的作用,速度不断增大,传感器13监测到旋转部11的转速,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制动部10对旋转部11进行摩擦,使其旋转部11的速度下降,控并控制在限定的速度以下,确保不会由于抛物主体4的速度过大,即使线缆的末端的速度过大,使线缆受到的瞬间冲量过大,使线缆的主体结构的损害甚至使线缆断裂;保证放缆能够安全平稳的进行,确保信号传递的正常。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放缆机构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安装板9,在安装板9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的固定孔。结合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放缆机构壳体1上设置用于安装的安装板9,放缆机构壳体1能够通过安装板9安装在飞行器上,用螺栓等类似的紧固件通过固定孔实现放缆机构的安装;搭载在飞行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绕缆放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缆机构壳体、线缆主体、控制放缆速度的放缆装置和抛物主体;所述放缆机构壳体内设置有容腔,在所述容腔内依次设置有线缆主体、放缆装置和抛物主体,所述线缆主体的线缆通过放缆装置与抛物主体连接;所述放缆装置包括第一绕缆筒、第二绕缆筒和用于第一绕缆筒和第二绕缆筒安装的安装座;所述第一绕缆筒包括用于放缆的旋转部和用于控制旋转部转速的制动部,在所述旋转部远离制动部一侧设置有测速盘,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测速盘配合使用的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绕缆放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缆机构壳体、线缆主体、控制放缆速度的放缆装置和抛物主体;所述放缆机构壳体内设置有容腔,在所述容腔内依次设置有线缆主体、放缆装置和抛物主体,所述线缆主体的线缆通过放缆装置与抛物主体连接;所述放缆装置包括第一绕缆筒、第二绕缆筒和用于第一绕缆筒和第二绕缆筒安装的安装座;所述第一绕缆筒包括用于放缆的旋转部和用于控制旋转部转速的制动部,在所述旋转部远离制动部一侧设置有测速盘,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测速盘配合使用的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绕缆放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缆机构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的固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绕缆放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缆机构壳体包括导流罩,所述导流罩设置在所述放缆机构壳体前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绕缆放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部包括端盖、固定轴、制动器定子和轴承端盖,所述端盖和所述轴承盖板位于所述固定轴两端,所述制动器定子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绕缆放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兵,杨松,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嘉泰华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