鳍片管型膜式水冷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7734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6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鳍片管型膜式水冷壁,由管屏、保温材料层和钢板层构成,管屏由数根鳍片管相互并列焊接而成,鳍片管由位于中心的圆钢管和位于圆钢管两侧的鳍片一体连接而成,管屏的表面具有复合涂层,复合涂层由陶瓷膜、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和无机封孔剂涂层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降低锅炉水冷壁的高温腐蚀和冲蚀磨损,有效提高锅炉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锅炉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涂层可以提高水冷壁的传热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节能的效果,促进燃煤电厂安全、节能生产水平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锅炉四管防磨防爆
,尤其涉及一种水冷壁。
技术介绍
在火力发电厂锅炉系统中,燃煤锅炉管特别是300MW及以上机组的水冷壁管在燃用高硫含量煤时,易受到严重的高温腐蚀和飞灰的磨损,使管壁减薄导致爆管事故,严重影响了锅炉的安全运行,同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己经成为锅炉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据统计,我国300MW以及以上机组的非计划停机中因水冷壁管爆管引起的占26.07%,北美电力可靠性委员会资料表明,20年中40533次锅炉管子损坏事故,在所有的炉管损坏中有40%发生在水冷壁。因此,针对燃煤锅炉水冷壁管的冲蚀磨损和高温腐蚀问题进行研究来解决燃煤电厂锅炉管道表面的高温冲蚀、腐蚀和氧化问题对于提高锅炉的发电能力、降低运行成本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鳍片管型膜式水冷壁,以达到降低锅炉水冷壁的高温腐蚀和冲蚀磨损,提高锅炉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锅炉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鳍片管型膜式水冷壁,能够有效降低锅炉水冷壁的高温腐蚀和冲蚀磨损,有效提高锅炉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锅炉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涂层可以提高水冷壁管的传热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节能的效果,促进燃煤电厂安全、节能生产水平的提升。本技术的一种鳍片管型膜式水冷壁,由管屏、保温材料层和钢板层构成,所述管屏的外侧敷设有所述保温材料层,所述保温材料层的外侧具有所述钢板层,所述管屏由数根鳍片管相互并列焊接而成,所述鳍片管由位于中心的圆钢管和位于圆钢管两侧的鳍片一体连接而成,所述管屏的表面具有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由陶瓷膜、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和无机封孔剂涂层构成,所述管屏的表面形成有所述陶瓷膜,所述陶瓷膜的外表面电弧喷涂有所述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所述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的外表面形成有所述无机封孔剂涂层。进一步的,所述陶瓷膜、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和无机封孔剂涂层三层的总厚度为0.5-1.5毫米,其中,所述陶瓷膜的厚度为0.1-0.6毫米,所述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的厚度为0.4-2毫米,所述无机封孔剂涂层的厚度为0.05-0.2毫米。更进一步的,所述陶瓷膜、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和无机封孔剂涂层三层的总厚度为0.8-1毫米,其中,所述陶瓷膜的厚度为0.1-0.2毫米,所述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的厚度为0.6-1毫米,所述无机封孔剂涂层的厚度为0.05-0.1毫米。进一步的,所述鳍片管的圆钢管的管壁厚度为22-83毫米,所述鳍片的厚度为22-60毫米,所述鳍片管的圆钢管的内径为32-80毫米。进一步的,所述圆钢管的外径是所述鳍片的宽度的二倍至三倍。进一步的,所述鳍片管为SA-210C碳锰钢管。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鳍片管型膜式水冷壁具有特殊结构的管屏,管屏起耐磨防腐蚀的功能层为通过电弧喷涂形成的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抗腐蚀和耐磨性能;在管屏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连续的陶瓷膜,使陶瓷膜与管屏无缺陷结合,并为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的电弧喷涂提供一个良好的基面,从而改善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与管屏的界面结合状态,提高涂层的抗热震性能;将无机封孔剂涂层喷涂于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表面,可以获得表面光滑、连续、致密、无裂纹和气孔等缺陷的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鳍片管型膜式水冷壁原理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管屏的原理示意图;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图4,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鳍片管型膜式水冷壁,由管屏1、保温材料层2和钢板层3构成,所述管屏的外侧敷设有所述保温材料层,所述保温材料层的外侧具有所述钢板层,所述管屏由数根鳍片管相互并列焊接而成,所述鳍片管由位于中心的圆钢管11和位于圆钢管两侧的鳍片12一体连接而成,所述管屏的表面具有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由陶瓷膜13、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14和无机封孔剂涂层15构成,所述管屏的表面形成有所述陶瓷膜,所述陶瓷膜的外表面电弧喷涂有所述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所述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的外表面形成有所述无机封孔剂涂层。所述陶瓷膜、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和无机封孔剂涂层三层的总厚度为0.8-1毫米,其中,所述陶瓷膜的厚度为0.1-0.2毫米,所述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的厚度为0.6-1毫米,所述无机封孔剂涂层的厚度为0.05-0.1毫米。所述鳍片管的圆钢管的管壁厚度为22-83毫米,所述鳍片的厚度为22-60毫米,所述鳍片管的圆钢管的内径为32-80毫米。在所述鳍片管中,所述圆钢管的外径是所述鳍片的宽度的二倍至三倍。所述鳍片管为SA-210C碳锰钢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具有特殊结构的管屏,管屏起耐磨防腐蚀的功能层为通过电弧喷涂形成的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抗腐蚀和耐磨性能;在管屏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连续的陶瓷膜,使陶瓷膜与管屏无缺陷结合,并为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的电弧喷涂提供一个良好的基面,从而改善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与管屏的界面结合状态,提高涂层的抗热震性能;将无机封孔剂涂层喷涂于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表面,可以获得表面光滑、连续、致密、无裂纹和气孔等缺陷的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鳍片管型膜式水冷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鳍片管型膜式水冷壁,其特征在于:由管屏(1)、保温材料层(2)和钢板层(3)构成,所述管屏的外侧敷设有所述保温材料层,所述保温材料层的外侧具有所述钢板层,所述管屏由数根鳍片管相互并列焊接而成,所述鳍片管由位于中心的圆钢管(11)和位于圆钢管两侧的鳍片(12)一体连接而成,所述管屏的表面具有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由陶瓷膜(13)、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14)和无机封孔剂涂层(15)构成,所述管屏的表面形成有所述陶瓷膜,所述陶瓷膜的外表面电弧喷涂有所述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所述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的外表面形成有所述无机封孔剂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鳍片管型膜式水冷壁,其特征在于:由管屏(1)、保温材料层(2)和钢板层(3)构成,所述管屏的外侧敷设有所述保温材料层,所述保温材料层的外侧具有所述钢板层,所述管屏由数根鳍片管相互并列焊接而成,所述鳍片管由位于中心的圆钢管(11)和位于圆钢管两侧的鳍片(12)一体连接而成,所述管屏的表面具有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由陶瓷膜(13)、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14)和无机封孔剂涂层(15)构成,所述管屏的表面形成有所述陶瓷膜,所述陶瓷膜的外表面电弧喷涂有所述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所述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的外表面形成有所述无机封孔剂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鳍片管型膜式水冷壁,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膜、Fe3Al/WC金属陶瓷涂层和无机封孔剂涂层三层的总厚度为0.5-1.5毫米,其中,所述陶瓷膜的厚度为0.1-0.6毫米,所述Fe3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嘉王泽璞张新王艺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