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耕刀组,包括至少两组沿轴向并列设置的旋耕刀片,每组的旋耕刀片之间至少一个沿轴向位置错开,每组的旋耕刀片之间沿轴向相互错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旋耕刀组在工作中发生跳动,提高旋耕机工作的平稳性和可操控性,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操控,适用于任何土质,并且可使旋耕后土地表面平整,为旋耕刀片工作时提供较高的支撑强度,避免粘泥和缠草,提升旋耕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用旋耕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耕刀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农用微型旋耕机普遍采用小型旋耕机,因其体积小,操作方便而广泛地应用在农村或农场中。这种旋耕机通过动力驱动旋耕刀组完成耕地过程。旋耕刀组是旋耕机的主要作业部件,现有的旋耕刀组通常包括旋耕刀轴和固定设置在旋耕刀轴上的旋耕刀片,旋耕刀片至少三个均布设置在旋耕刀轴的圆周方向,且所有旋耕刀片位于同一圆周平面上,通过驱动完成自走和耕地。这种旋耕机的所有旋耕刀片位于同一圆周平面上,工作时跳动严重,操作者控制费力,工作效率低,而且旋耕刀片径向截面一般为整体圆弧形,曲率半径较大,旋耕刀片本身很长,使用时整个旋耕刀片作用在地面,因此工作时平稳性极差,也容易发生粘泥和缠草的情况,极大浪费动力,增加能源消耗,并且所有旋耕刀片均为相同的结构,对土质的适应性较差,尤其是对于较硬的土质,破土较为困难,明显降低了旋耕效果,也增加了能耗。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旋耕刀组进行改进,以降低旋耕刀组在工作中发生跳动,提高旋耕机工作的平稳性和可操控性,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操控,适用于任何土质,并且可使旋耕后土地表面平整,为旋耕刀片工作时提供较高的支撑强度,避免粘泥和缠草,提升旋耕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耕刀组,可降低旋耕刀组在工作中发生跳动,提高旋耕机工作的平稳性和可操控性,提高工作效率,便于操控,适用于任何土质,并且可使旋耕后土地表面平整,为旋耕刀片工作时提供较高的支撑强度,避免粘泥和缠草,提升旋耕效果。本技术的旋耕刀组,包括至少两组沿轴向并列设置的旋耕刀片,每组的旋耕刀片之间至少一个沿轴向位置错开。进一步,每组的旋耕刀片之间沿轴向相互错开。进一步,每组旋耕刀片中至少有一个为直弯刀结构。进一步,每组旋耕刀片中至少有一个为直弯刀结构,其余为折弯刀结构。进一步,每组旋耕刀片中直弯刀结构的旋耕刀片与折弯刀结构的旋耕刀片之间沿周向间隔设置,且沿轴向相互错开。进一步,相邻两个旋耕刀片之间的轴向距离一致。进一步,还包括与旋耕刀片连接的弧形板,每组的各旋耕刀片根部分别固定在所对应的弧形板上。进一步,位于同一轴向平面内的各旋耕刀片设置在同一个弧形板上。进一步,各弧形板根部板段两两相连共同围成用于与旋耕机的动力输出部件连接的空腔结构。进一步,所述旋耕刀片与相邻的弧形板之间固定设置支撑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旋耕刀组,通过至少两组沿轴向并列设置的旋耕刀片,每组的旋耕刀片之间至少一个沿轴向位置错开,能够降低旋耕刀组在工作中发生跳动,提高旋耕机工作的平稳性和可操控性,提高工作效率,极大地提升了旋耕效果;每组的旋耕刀片之间沿轴向相互错开,进一步降低旋耕刀组在工作中发生跳动,提高使用性能;每组旋耕刀片中至少有一个为直弯刀结构,每组旋耕刀片中直弯刀结构的旋耕刀片与折弯刀结构的旋耕刀片之间沿周向间隔设置,且沿轴向相互错开,对任何土质均可适用,尤其是对于较硬的土质,能够轻易完成破土工作,且可通过直弯刀结构和折弯刀结构的旋耕刀片相互配合适用,提升了旋耕效果,降低了能耗;由于旋耕刀片固定在弧形板上,既可增大自走时与地面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旋耕机在工作时的平稳性和可操控性,适用于任何土质,也可减少旋耕刀片耕入长度,耕地深度合适,减少动力消耗,还可通过弧形板的作用,使旋耕后土地表面平整;通过设置支撑杆,能够为旋耕刀片工作时提供较高的支撑强度,并可阻止缠草和粘泥,提高了旋耕机的旋耕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耕刀组,包括至少两组沿轴向并列设置的旋耕刀片1,本实施例中沿轴向并列设置有三组旋耕刀片1,每组旋耕刀片1为三个沿圆周方向均布设置,以保证旋耕效果;每组的旋耕刀片1之间至少一个沿轴向位置错开,每组的旋耕刀片1之间沿轴向布置的方式,可以采用任意一个旋耕刀片1与其余旋耕刀片1之间错开的结构,也可以采用相邻两个旋耕刀片1之间相互错开的结构,还可以采用各旋耕刀片之间相互错开的结构,这样使得每组的旋耕刀片1不在同一圆周平面上,能够降低旋耕刀组在工作中发生跳动,提高旋耕机工作的平稳性和可操控性,提高工作效率,极大地提升旋耕效果。本实施例中,每组的旋耕刀片1之间沿轴向相互错开,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旋耕刀组在工作中发生跳动,进一步提高使用性能。本实施例中,每组旋耕刀片1中至少有一个为直弯刀结构,使其能够轻易切开较硬的土质,利于土壤破土,极大地提高旋耕效果,降低能耗,本实施例中每组的三个旋耕刀片1中有一个直弯刀结构的旋耕刀片1a,另外两个为折弯刀结构的旋耕刀片1b,其中直弯刀结构的旋耕刀片1a是指旋耕刀片的横截面为圆弧形,且端部沿其弯曲方向水平延伸,主要用于快速破土,提高工作效率;折弯刀结构的旋耕刀片1b是指旋耕刀片的横截面为圆弧形,且端部沿竖直方向(轴向)向上或向下折弯,端部与根部之间形成夹角,本实施例的两个折弯刀结构的旋耕刀片1b分别采用上折弯刀结构和下折弯刀结构,通过直弯刀结构的旋耕刀片1a和折弯刀结构的旋耕刀片1b之间相互配合,能够更好的完成旋耕作业,提高耕地效果,可适用于任何土质。本实施例中,每组旋耕刀片1中直弯刀结构的旋耕刀片1a与折弯刀结构的旋耕刀片1b之间沿周向间隔设置,且沿轴向相互错开,这样既可降低旋耕刀组在工作中发生跳动,提高旋耕机工作的平稳性和可操控性,提高工作效率,又可通过直弯刀结构的旋耕刀片1a和折弯刀结构的旋耕刀片1b之间相互配合,更好的完成旋耕作业,提高耕地效果,可适用于任何土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旋耕刀片1之间的轴向距离一致,以保证旋耕刀组的工作稳定性和旋耕刀片负荷均匀。本实施例中,旋耕刀组还包括与旋耕刀片1连接的弧形板2,每组的各旋耕刀片1根部分别固定在所对应的弧形板2上,通过设置弧形板2,既可增大自走时与地面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旋耕机在工作时的平稳性和可操控性,对任何土质均适用,也可减少旋耕刀片1耕入长度,耕地深度合适,减少动力消耗,还可通过弧形板2的作用,使旋耕后土地表面平整。本实施例中,位于同一轴向平面内的各旋耕刀片1设置在同一个弧形板2上,弧形板2的个数与旋耕刀片1在圆周方向上设置的个数相对应,本实施例的弧形板2为三个,旋耕刀片1设置于弧形板2内表面,有利于平整旋耕后的土地,增加旋耕机运行的平稳性,利于操作。本实施例中,各弧形板2根部板段两两相连共同围成用于与旋耕机的动力输出部件连接的空腔结构3,该空腔结构3可作为用于放置旋耕刀轴的轴套,直接与旋耕刀轴连接固定,无需另设专用于旋耕刀轴的轴套,降低了成本,且整体结构紧凑合理,连接强度高;当然,空腔结构3也可代替旋耕刀轴使用,与旋耕机的动力输出机构连接,实现动力传递,通用性强;相邻两个旋耕刀组之间通过空腔结构3进行连接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耕刀片1与相邻的弧形板2之间固定设置支撑杆4,增加结构强度,阻止缠草和粘泥。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耕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沿轴向并列设置的旋耕刀片,每组的旋耕刀片之间至少一个沿轴向位置错开;还包括与旋耕刀片连接的弧形板,每组的各旋耕刀片根部分别固定在所对应的弧形板上,旋耕刀片设置于弧形板内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耕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沿轴向并列设置的旋耕刀片,每组的旋耕刀片之间至少一个沿轴向位置错开;还包括与旋耕刀片连接的弧形板,每组的各旋耕刀片根部分别固定在所对应的弧形板上,旋耕刀片设置于弧形板内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刀组,其特征在于:每组的旋耕刀片之间沿轴向相互错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刀组,其特征在于:每组旋耕刀片中至少有一个为直弯刀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耕刀组,其特征在于:每组旋耕刀片中至少有一个为直弯刀结构,其余为折弯刀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耕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勇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天霸农机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