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皮肤缝合用垫片,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术后采用缝线缝合刀口,通常7-14天拆线,在此期间内由于缝线结对刀口皮肤的持续压迫作用,会导致线下皮肤缺血坏死,产生缝线伤和相应的瘢痕,俗称“蜈蚣脚”。而现有的无痕缝合器又存在如下缺陷:a、不适合皮肤小肿物的微小刀口;b、缺乏对真皮的拉紧,不能止血,深部愈合的质量无法保证;c、使用时先用可吸收缝线缝合真皮皮下层,会导致异物残留,增加瘢痕;d、成本高、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全新结构的皮肤缝合用垫片,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皮肤缝合用垫片,所述皮肤缝合用垫片包括V型支撑片,所述V型支撑片的形状为底边中部设有圆弧形缺口的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两端分别设有穿线片,所述穿线片由外缘向内设有导线槽,所述导线槽的内端与缝线孔连接,所述两个缝线孔之间的距离小于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度。本技术所述V型支撑片的结构可以保持穿线片的外展,防止穿线片内收而失去保护皮肤的作用,同时V型结构也便于插入到已经缝好的线结下。本技术所述穿线片的结构便于缝线的穿过及锁紧固定缝线,从而保护垫片下的皮肤。本技术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优选为30-90°。本技术所述穿线片优选为与等腰三角形底角的连接处向穿线片内部设有导线槽。本技术所述导线槽优选为楔形导线槽,所述楔形导线槽由外向内变窄。本技术所述楔形导线槽的结构便于缝线从皮肤缝合用垫片两侧进入缝线孔。本技术所述缝线孔的最宽宽度优选为大于导线槽的最窄宽度。本技术所述两个缝线孔之间的距离优选为5-20mm。本技术有益效果为:①本技术所述的皮肤缝合用垫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肤缝合用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缝合用垫片包括V型支撑片,所述V型支撑片的形状为底边中部设有圆弧形缺口的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两端分别设有穿线片,所述穿线片由外缘向内设有导线槽,所述导线槽的内端与缝线孔连接,所述两个缝线孔之间的距离小于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肤缝合用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缝合用垫片包括V型支撑片,所述V型支撑片的形状为底边中部设有圆弧形缺口的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两端分别设有穿线片,所述穿线片由外缘向内设有导线槽,所述导线槽的内端与缝线孔连接,所述两个缝线孔之间的距离小于等腰三角形底边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缝合用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30-90°。3.根据权利要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