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风扇组件的转子及无刷直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6943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4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风扇组件的转子及无刷直流电机,涉及无刷电机的技术领域。所述带风扇组件的转子包括转子本体、扇叶与风巢,扇叶设置在风巢的凹槽结构中;所述凹槽结构底部设有导风结构,且导风结构的中心处设有导风孔;所述转子本体的一端穿过导风孔,与扇叶传动连接;所述无刷直流电机包括带风扇组件的转子、定子组件、端盖和壳体;所述定子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转子本体设置在定子组件内,且所述转子本体的两侧分别与端盖以及壳体配合连接。通过转子本体驱动扇叶旋转,将气流吹向风巢,并在风巢中产生涡旋气流,再经过导风孔汇聚,吹向无刷直流电机内侧,有效增强了散热效果,同时无刷直流电机还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刷电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风扇组件的转子及无刷直流电机。
技术介绍
无刷直流电机是一种电子换向的直流电动机,又称无换向器电动机或者无整流子直流电动机,它是用半导体逆变器取代了普通直流电动机中的机械换向器,构成没有换向器的直流电动机,由于无刷直流电机减少了碳刷与换向器之间摩擦的阻力,避免了由于磨损而产生的整机报废,使整机工作更加顺畅、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以及经久耐用;由于无刷直流电机是由智能驱控器按工作原理智能程序驱动,避免了由于碳刷与换向器之间传动磨损而产生的火花,可以在特殊环境中操作使用;而且与普通直流电机相比,无刷直流电机耗电量小,其工作时间及效率均提高30%以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同等额定功率的情况下无刷直流电机更加小巧,重量及体积可减少1/3以上,还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现代生产设备、仪器仪表、计算机外围设备和高级家用电器中。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无刷直流电机通常采用在转子轴上增设风扇,在电机工作时,风扇会随着转子轴一起旋转,将电机内部产生的热量逐渐排出,尽管如此,但散热效果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导致无刷直流电机在长时间工作情况下产生的热量疏散不及时,引起无刷直流电机温度过高,从而影响无刷直流电机的正常工作以及使用寿命,严重的还会导致无刷直流电机烧毁。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带风扇组件的转子及无刷直流电机是行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风扇组件的转子及无刷直流电机,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无刷直流电机长时间工作导致其内部温度过高的现象,有效解决了无刷直流电机的散热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风扇组件的转子包括转子本体和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扇叶与风巢,所述风巢为凹槽结构,且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凹槽结构的内部;所述凹槽结构的底部均匀布置有多个螺旋状的导风结构,且在所述导风结构的中心处设置有导风孔;所述转子本体的一端穿过所述导风孔,并与所述扇叶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风孔的尺寸大于所述转子本体穿过所述导风孔的部分的尺寸,并留有用于通风的间隔。进一步的,所述导风孔为锥形孔,且所述凹槽结构底部内侧的直径大于外侧的直径。进一步的,每两个所述导风结构之间形成导风通道,且所述导风通道的宽度沿着所述风巢的径向由外向内逐渐变小。进一步的,所述转子本体包括转子轴、转子铁芯和永磁体;所述转子铁芯固装在所述转子轴的外侧,多个所述永磁体均匀嵌入在所述转子铁芯内部。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永磁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隔磁结构,且所述隔磁结构套设在所述转子轴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转子铁芯靠近外表面的位置处开设有多个沿轴向布置的转子槽。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包括带有风扇组件的转子,还包括定子组件、端盖与壳体;所述定子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转子本体设置在所述定子组件的内部,且所述转子本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端盖以及所述壳体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转子本体的两侧与所述端盖以及所述壳体之间均通过轴承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通风散热的通气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风扇组件的转子包括转子本体和风扇组件,其中,该风扇组件包括扇叶和风巢,且扇叶设置在风巢的内部,在风巢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螺旋状的导风结构,且在这些导风结构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导风孔,且转子本体的一端穿过该导风孔并与扇叶传动连接;当转子本体旋转时,驱动扇叶在风巢中高速旋转,进而将气流吸入到风巢中,进入风巢中的气流撞击在其底部的导风结构,通过螺旋状导风结构的导向作用改变气流原有的流向,并沿着导向结构流动,从而在风巢的底部形成涡旋气流,然后通过导风孔朝向转子本体的方向流动,进而能够将转子本体及无刷直流电机内部的热量吹出,以达到散热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无刷直流电机包括带风扇组件的转子,还包括定子组件、端盖以及壳体;其中,转子本体设置在定子组件的内部,定子组件设置在相互配合安装的端盖与壳体内部;当无刷直流电机通电时,定子组件中产生螺旋磁场,并驱动转子本体高速旋转,然后转子本体驱动扇叶旋转,且气流通过风巢后形成涡旋气流,然后吹向无刷直流电机的内部,能够将热量输送到无刷直流电机的外部,以便有效缓解长时间工作导致温度过高而烧毁或者减少寿命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风扇组件的转子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带风扇组件的转子中风扇组件的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风扇组件中风巢的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风扇组件中扇叶的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带风扇组件的转子中转子本体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带风扇组件的转子的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定子组件;200-转子本体;201-转子轴;202-转子铁芯;203-永磁体;204-隔磁结构;205-转子槽;300-端盖;301-进气孔;400-壳体;401-出气孔;500-轴承;600-扇叶;700-风巢;701-导风结构;702-导风孔;703-导风通道;704-凹槽结构;800-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具体结构如图1-图6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风扇组件的转子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带风扇组件的转子中风扇组件的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风扇组件中风巢的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风扇组件中扇叶的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带风扇组件的转子中转子本体的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括带风扇组件的转子的无刷直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风扇组件的转子包括转子本体200和风扇组件;其中,风扇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风扇组件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本体和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扇叶与风巢,所述风巢为凹槽结构,且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凹槽结构的内部;所述凹槽结构的底部均匀布置有多个螺旋状的导风结构,且在所述导风结构的中心处设置有导风孔;所述转子本体的一端穿过所述导风孔,并与所述扇叶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风扇组件的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本体和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包括扇叶与风巢,所述风巢为凹槽结构,且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凹槽结构的内部;所述凹槽结构的底部均匀布置有多个螺旋状的导风结构,且在所述导风结构的中心处设置有导风孔;所述转子本体的一端穿过所述导风孔,并与所述扇叶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风扇组件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孔的尺寸大于所述转子本体穿过所述导风孔的部分的尺寸,并留有用于通风的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风扇组件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孔为锥形孔,且所述凹槽结构底部内侧的直径大于外侧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风扇组件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导风结构之间形成导风通道,且所述导风通道的宽度沿着所述风巢的径向由外向内逐渐变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风扇组件的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本体包括转子轴、转子铁芯和永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智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