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离式重力热管的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62974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2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分离式重力热管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竖排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丝网,高目数丝网的顶端设置有支撑丝网,丝网和支撑丝网的材质可为铜丝网或不锈钢丝网,丝网和支撑丝网的目数至少为200目以上,丝网的层数为5‑10层,卷制成环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竖排孔内壁布置高目数丝网,底部进入的液体在丝网毛细力的作用下,会沿高度方向充满整个竖排孔,在整个高度方向上均匀蒸发,从而充分利用了换热面积,减小了换热温差,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丝网的引入也增加了蒸发面的比表面积,进一步降低了换热温差,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行业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分离式重力热管的蒸发器。
技术介绍
分离式重力热管广泛地应用于换热领域,分离式重力热管有两个主要部分:蒸发器和冷凝器,其中蒸发器和热源耦合,冷凝器和冷源耦合,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通过连管连接,蒸发器的位置在高度方向上低于冷凝器的位置,以便冷凝器内气体凝结产生的液体可以依靠重力流入蒸发器,液体在蒸发器内吸热蒸发变成气体,气体向上流动再次回到冷凝器,实现相变循环换热。分离式重力热管的冷凝器通常是翅片管换热器的形式,这种形式在换热器领域已获得广泛应用。分离式重力热管的蒸发器在某些应用场合下也可以采用翅片管换热器,这类场合指的是热源为流动的气体或液体的场合,因为只有流动的气体或液体才能够和密集的翅片实现高效、充分的换热。对于热源是固体的情况,无法使用翅片管,蒸发器必须具有一个或多个表面,依靠表面和热源耦合,实现高效的换热。实际应用中,蒸发器通常做成平板状。在平板状蒸发器中,平板内部有竖排孔,液体在竖排孔内吸热蒸发变成气体,平板上部和下部均有水平孔,分别作为气体汇管和液体汇管。在常规的设计中,液体应从蒸发器底部的液体汇管进入,在竖排孔内蒸发变成气体,气体向上进入气体汇管后流出。但此种设计的缺点是液体蒸发只是集中在竖排孔的中下部,竖排孔上部的区域未充分用来蒸发换热,造成蒸发器内的蒸发过程温差大,降低了换热效率。针对这一问题,专利CN1535748A和专利CN101029803B均介绍了新的平板状蒸发器结构,通过在蒸发器的中上部引入液体,实现降膜蒸发。然而,实际应用中这种降膜蒸发的结构仍然存在问题,当蒸发器热负荷较大时,从蒸发器上部流入的液体会迅速蒸干,形成浮动的气膜,阻止后续的液体进一步向下流动,从而造成了液体只能在竖排孔的中上部蒸发,由于竖排孔底部的空间并未充分利用,同样会造成蒸发过程的温差大,换热效率低。现有专利技术CN1535748A中也提到了竖排孔内布置毛细结构,但该专利技术提的是沟槽方案,由于在现有的加工工艺下,沟槽的宽度较大,无法提供足够的毛细力使得液体布满整个竖排孔高度,该专利技术的方案只是其核心方案降膜蒸发的一个辅助工艺,只是能够增加一部分蒸发面积。因此该专利技术(及类似专利技术)主张的毛细结构与本专利技术的毛细结构无论从结构形式、所起作用等方面均不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分离式重力热管的蒸发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种缺陷。用于分离式重力热管的蒸发器,包括本体、竖排孔、液体汇管、气体汇管、液体入口管、气体出口管、丝网、支撑丝网,其特征在于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液体汇管,液体汇管上设置有竖排孔,竖排孔上方设置有气体汇管,液体汇管和气体汇管之间通过竖排孔支撑贯通,竖排孔、液体汇管和气体汇管三者管腔相通,方便液体或气体通过流通,竖排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丝网,高目数丝网的顶端设置有支撑丝网,丝网和支撑丝网的材质可为铜丝网或不锈钢丝网,丝网和支撑丝网的目数至少为200目以上,丝网的层数为5-10层,卷制成环状结构。液体汇管的一端设置有液体入口管,气体汇管的一端设置有气体出口管,本体为板式结构。其中支撑丝网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圆环,沿竖排孔高度方向上布置多个圆环,圆环的外径略大于环状丝网结构的内径,以便能够有一个压力,把丝网紧压在竖排孔的内壁上;另一种结构形式是整个一个套筒,套筒的高度与竖排孔相同或略小于竖排孔高度,套筒的外径略大于环状丝网结构的内径,以便能够有一个压力,把丝网紧压在竖排孔的内壁上,套筒的圆柱状侧面上布置多个小孔,以便液体蒸发产生的气体能够比较顺畅地排到竖排孔2的中心气体区域。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竖排孔内壁布置高目数丝网,底部进入的液体在丝网毛细力的作用下,会沿高度方向充满整个竖排孔,在整个高度方向上均匀蒸发,从而充分利用了换热面积,减小了换热温差,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丝网的引入也增加了蒸发面的比表面积,进一步降低了换热温差,提高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本体1、竖排孔2、液体汇管3、气体汇管4、液体入口管5、气体出口管6、丝网7、支撑丝网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附图所示,用于分离式重力热管的蒸发器,包括本体1、竖排孔2、液体汇管3、气体汇管4、液体入口管5、气体出口管6、丝网7、支撑丝网8,其特征在于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液体汇管3,液体汇管3上设置有竖排孔2,竖排孔2上方设置有气体汇管4,液体汇管3和气体汇管4之间通过竖排孔2支撑贯通,竖排孔2、液体汇管3和气体汇管4三者管腔相通,方便液体或气体通过流通,竖排孔2的内壁上设置有丝网7,高目数丝网7的顶端设置有支撑丝网8,丝网7和支撑丝网8的材质可为铜丝网或不锈钢丝网,丝网7和支撑丝网8的目数至少为200目以上,丝网7的层数为5-10层,卷制成环状结构。液体汇管3的一端设置有液体入口管,气体汇管4的一端设置有气体出口管6,本体1为板式结构。其中支撑丝网8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圆环,沿竖排孔高度方向上布置多个圆环,圆环的外径略大于环状丝网结构的内径,以便能够有一个压力,把丝网紧压在竖排孔的内壁上;另一种结构形式是整个一个套筒,套筒的高度与竖排孔相同或略小于竖排孔高度,套筒的外径略大于环状丝网结构的内径,以便能够有一个压力,把丝网紧压在竖排孔的内壁上,套筒的圆柱状侧面上布置多个小孔,以便液体蒸发产生的气体能够比较顺畅地排到竖排孔2的中心气体区域。蒸发器的工作流程为:液体从底部的液体入口管5流入蒸发器本体1内,在液体汇管3内实现均匀分布,从而得液体汇管3上的每个竖排孔2内液体的流量基本一致,由于竖排孔2内壁上设置有丝网7,可以沿整个竖排孔2的内壁流通液体,从而充分利用了蒸发面积,蒸发器一侧设置的四个IJBT发热模块,每个发热模块是1000瓦,IJBT发热模块通过外接电源产生热量,IJBT发热模块产生的热量使液体在竖排孔2内蒸发变成气体,气体流入气体汇管4后,集中由气体出口管6流出,实现了蒸发器的吸热蒸发功能。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分离式重力热管的蒸发器

【技术保护点】
用于分离式重力热管的蒸发器,包括本体(1)、竖排孔(2)、液体汇管(3)、气体汇管(4)、液体入口管(5)、气体出口管(6)、丝网(7)、支撑丝网(8),其特征在于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液体汇管(3),液体汇管(3)上设置有竖排孔(2),竖排孔(2)上方设置有气体汇管(4),液体汇管(3)和气体汇管(4)之间通过竖排孔(2)支撑贯通,竖排孔(2)、液体汇管(3)和气体汇管(4)三者管腔相通,竖排孔(2)的内壁上设置有丝网(7),高目数丝网(7)的顶端设置有支撑丝网(8)。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分离式重力热管的蒸发器,包括本体(1)、竖排孔(2)、液体汇管(3)、气体汇管(4)、液体入口管(5)、气体出口管(6)、丝网(7)、支撑丝网(8),其特征在于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液体汇管(3),液体汇管(3)上设置有竖排孔(2),竖排孔(2)上方设置有气体汇管(4),液体汇管(3)和气体汇管(4)之间通过竖排孔(2)支撑贯通,竖排孔(2)、液体汇管(3)和气体汇管(4)三者管腔相通,竖排孔(2)的内壁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召彬王洪杰任天晓闫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冰桥换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