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推式航模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57105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2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飞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背推式航模飞行器。它包括机身杆、上主翼、螺旋桨总成、装设于机身杆头端的机头罩、装设于机身杆上的电池仓及装设于机身杆尾端的尾翼总成,机身杆的前端部的上方设置有前上支架和后上支架,上主翼夹持于前上支架和后上支架之间,螺旋桨总成装设于上主翼的后边沿侧的中部或装设于后上支架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螺旋桨总成位于整个飞行器的结构中部,利用飞行器的其他结构部件对整个螺旋桨总成构成一个外围的保护框架,从而有效地规避了传统飞行器由于螺旋桨装设于机头的位置或机尾的位置而容易导致飞行器在起落或者飞行时螺旋桨容易与障碍物发生刮碰,进而造成飞行器损坏或者坠毁,甚至是伤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飞行装置
,尤其是一种背推式航模飞行器
技术介绍
航模飞行器又称遥控式无人机,由于其能够在空中飞行并作出各种动作,因而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主要被作为玩具类飞机使用,同时也在航拍等领域被应用。现有的单翼或双翼飞行器由于受结构的限制,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螺旋桨一般装设于机头的位置,在飞行器起落或者飞行时螺旋桨很容易与障碍物发生刮碰,从而造成飞行器损坏或者坠毁,甚至是伤人的问题;2、结构复杂、部件装配难度大、生产成本高;3、体积以及升空重量大,不但严重影响飞行的稳定性,而且飞行动作相对单一。因此,如何对现有的航模飞行器提出改进方案,是行业内技术人员普遍关心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飞行姿态稳定、动作多变的背推式航模飞行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推式航模飞行器,它包括机身杆、上主翼、螺旋桨总成、装设于机身杆头端的机头罩、装设于机身杆上并位于机头罩内的电池仓以及装设于机身杆尾端的尾翼总成,所述机身杆的前端部的上方设置有前上支架和后上支架,所述上主翼夹持于前上支架和后上支架之间,所述螺旋桨总成装设于上主翼的后边沿侧的中部或装设于后上支架的上部,所述前上支架的底部、位于机身杆的下方装设有一起落架。优选地,所述螺旋桨总成包括主电机座、主电机、齿轮轴和螺旋桨,所述主电机座装设于上主翼的后边沿侧的中部或装设于后上支架的上部,所述齿轮轴和主电机装设于主电机座内且相互间呈上下并行分布,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齿轮轴的后端部套接有一与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所述螺旋桨套装于齿轮轴的尾端并位于上主翼与尾翼总成之间。优选地,所述机身杆上、位于上主翼的下方装设有一同时与螺旋桨总成和电池仓电连接的混合控制器,所述尾翼总成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所述水平尾翼包括装设于机身杆尾端的水平固定翼和连接于水平固定翼后边沿侧的水平活动翼,所述垂直尾翼包括固定于水平固定翼上表面的垂直固定翼和连接于垂直固定翼的后边沿侧的垂直活动翼;所述混合控制器通过一与机身杆平行分布并贯穿于后上支架的第一拉杆连接水平活动翼、通过一与机身杆平行分布并贯穿于后上支架的第二拉杆连接垂直活动翼。优选地,所述混合控制器包括一装设于机身杆上的驱动底座以及装设于驱动底座上的两个拉杆伸缩器,所述第一拉杆的头端和第二拉杆的头端分别连接有一拉杆伸缩器;所述拉杆伸缩器包括并行地装设于驱动底座上的伸缩电机和传动螺杆,所述伸缩电机的输出轴上套接有一第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螺杆的头端套接有一与第三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四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螺杆上套接有一与第一拉杆或第二拉杆相连的螺纹套件。优选地,所述第一拉杆的尾端设置有第一固定头,所述水平活动翼上插接有第一舵角片,所述第一舵角片的上端部与第一固定头枢转连接、下端部通过一位于水平活动翼的下表面侧的第一锁扣锁合在水平活动翼上;所述第二拉杆的尾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头,所述垂直活动翼上插接有第二舵角片,所述第二舵角片的左端部通过一位于垂直活动翼的左侧的第二锁扣锁合在垂直活动翼上。优选地,所述第一舵角片和第二舵角片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通过限位凸起分别套接于第一舵角片和第二舵角片上。优选地,所述机身杆上还设置有前下支架和后下支架,所述前下支架和后下支架之间夹持有一位于上主翼的正下方的下主翼。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使螺旋桨总成位于整个飞行器的结构中部,利用飞行器的其他结构部件对整个螺旋桨总成构成一个外围的保护框架,从而有效地规避了传统飞行器由于螺旋桨装设于机头的位置或机尾的位置而容易导致飞行器在起落或者飞行时螺旋桨容易与障碍物发生刮碰,进而造成飞行器损坏或者坠毁,甚至是伤人的问题;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双翼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单翼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双翼飞行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旋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混合控制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尾翼总成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推式航模飞行器,它包括机身杆1、上主翼2、螺旋桨总成、装设于机身杆1头端的机头罩3、装设于机身杆1上并位于机头罩3内的电池仓4以及装设于机身杆1尾端的尾翼总成,在机身杆1的前端部的上方设置有前上支架5和后上支架6;其中,上主翼2夹持于前上支架5和后上支架6之间,而螺旋桨总成则装设于上主翼2的后边沿侧的中部或装设于后上支架6的上部,同时在前上支架5的底部、位于机身杆1的下方装设有一起落架7。以此,通过将螺旋桨总成装设于上主翼2的后边沿侧的中部或装设于后上支架6的上部,使螺旋桨总成位于整个飞行器的结构中部,利用飞行器的其他结构部件对整个螺旋桨总成构成一个外围的保护框架,从而有效地规避了传统飞行器由于螺旋桨装设于机头的位置或机尾的位置而容易导致飞行器在起落或者飞行时螺旋桨容易与障碍物发生刮碰,进而造成飞行器损坏或者坠毁,甚至是伤人的问题。为最大限度地简化整个螺旋桨总成的结构,保证其运行时的性能,本实施例的螺旋桨总成包括主电机座8、主电机9、齿轮轴10和螺旋桨11,其中,主电机座8装设于上主翼2的后边沿侧的中部或装设于后上支架6的上部,齿轮轴10和主电机9装设于主电机座8内且相互间呈上下并行分布,在主电机9的输出轴上套装有第一传动齿轮12,在齿轮轴10的后端部套接有一与第一传动齿轮12相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13,而螺旋桨11则套装于齿轮轴10的尾端并位于上主翼2与尾翼总成之间;如此,可利用主电机9所提供的动力,最终使螺旋桨11产生背推式的推力,当然,在使第二传动齿轮13的齿径和齿数均大于第一传动齿轮12的时候,可将主电机9所产生的动力进行最大程度的输出,从而产生强大的推力。为最大限度地优化整个飞行器的结构,保证其飞行姿态的稳定性以及多变性,在机身杆1上、位于上主翼2的下方装设有一同时与螺旋桨总成和电池仓4电连接的混合控制器(其其中一个功能就是接收控制信号,对各动力装置进行控制),尾翼总成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其中,水平尾翼包括装设于机身杆1尾端的水平固定翼14和连接于水平固定翼14后边沿侧的水平活动翼15,垂直尾翼则包括固定于水平固定翼14上表面的垂直固定翼16和连接于垂直固定翼16的后边沿侧的垂直活动翼17;同时,混合控制器通过一与机身杆1平行分布并贯穿于后上支架6的第一拉杆18连接水平活动翼15、通过一与机身杆1平行分布并贯穿于后上支架6的第二拉杆19连接垂直活动翼17;从而可使整个混合控制器形成三合一的功能,即:通过接收到的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推式航模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身杆、上主翼、螺旋桨总成、装设于机身杆头端的机头罩、装设于机身杆上并位于机头罩内的电池仓以及装设于机身杆尾端的尾翼总成,所述机身杆的前端部的上方设置有前上支架和后上支架,所述上主翼夹持于前上支架和后上支架之间,所述螺旋桨总成装设于上主翼的后边沿侧的中部或装设于后上支架的上部,所述前上支架的底部、位于机身杆的下方装设有一起落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推式航模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身杆、上主翼、
螺旋桨总成、装设于机身杆头端的机头罩、装设于机身杆上并位于机头罩内
的电池仓以及装设于机身杆尾端的尾翼总成,所述机身杆的前端部的上方设
置有前上支架和后上支架,所述上主翼夹持于前上支架和后上支架之间,所
述螺旋桨总成装设于上主翼的后边沿侧的中部或装设于后上支架的上部,所
述前上支架的底部、位于机身杆的下方装设有一起落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推式航模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螺旋桨总成包括主电机座、主电机、齿轮轴和螺旋桨,所述主电机座装设于
上主翼的后边沿侧的中部或装设于后上支架的上部,所述齿轮轴和主电机装
设于主电机座内且相互间呈上下并行分布,所述主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有第
一传动齿轮,所述齿轮轴的后端部套接有一与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传
动齿轮,所述螺旋桨套装于齿轮轴的尾端并位于上主翼与尾翼总成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背推式航模飞行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身杆上、位于上主翼的下方装设有一同时与螺旋桨总成和电池仓电连
接的混合控制器,所述尾翼总成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所述水平尾翼包
括装设于机身杆尾端的水平固定翼和连接于水平固定翼后边沿侧的水平活动
翼,所述垂直尾翼包括固定于水平固定翼上表面的垂直固定翼和连接于垂直
固定翼的后边沿侧的垂直活动翼;
所述混合控制器通过一与机身杆平行分布并贯穿于后上支架的第一拉杆
连接水平活动翼、通过一与机身杆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波徐火钧梁伟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和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