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肌腱重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肌腱重建骨道引导器。
技术介绍
在肌腱重建手术中,肌腱重建骨端时,骨端需要建立骨道,然而由于骨道孔径一般较小,且长度较长,肌腱引入骨道时,常发生常发生肌腱难以引入骨道的问题,现有的肌腱引导器直径也较大,不易穿入骨道,且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肌腱重建骨道引导器。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肌腱重建骨道引导器,包括头部、杆体、手柄三部分,头部设缝线穿孔,杆体两侧相对面均设凹槽,缝线穿孔与凹槽相连。所述头部尖端为钝性结构。所述头部有2-4度的弧度。所述缝线穿孔包括半缺孔和通孔。所述引导器为实心或空心结构。所述通孔为圆形。本技术提供的肌腱重建骨道引导器,可从头部的缝线穿孔传入肌腱尾端的缝合线,从骨道一端引入另一端,缝合线可附着于杆体两侧的凹槽,因此方便顺利的通过骨道,利于肌腱固定,降低临床操作难度,节省手术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肌腱重建骨道引导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头部1、杆体2和手柄3三部分,可为实心或空心结构,杆体2直径为2mm,头部设缝线穿孔,杆体2两侧相对面均设凹槽4,缝线穿孔与凹槽4相连;缝线穿孔优选为两个,包括1个半缺孔6和1个圆形通孔5,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半缺孔或圆形通孔穿入肌腱尾端缝合线,半缺孔和圆形通孔均与凹槽相连。在肌腱重建手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肌腱重建骨道引导器,包括头部、杆体、手柄三部分,其特征在于:头部设缝线穿孔,杆体两侧相对面均设凹槽,缝线穿孔与凹槽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肌腱重建骨道引导器,包括头部、杆体、手柄三部分,其特征在于:头部设缝线穿孔,杆体两侧相对面均设凹槽,缝线穿孔与凹槽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腱重建骨道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尖端为钝性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腱重建骨道引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有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