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轴总成衬管夹具位置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52797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1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轴总成衬管夹具位置调整装置,底板后端的右部向后一体延伸,形成悬臂;在底板右部的上方叠置有调整板,该调整板的后端与悬臂的后端铰接,在调整板的前部开设前后两组调整孔,四个调整孔与四个定位圆孔一一对应;调整板后部的左端向左一体延伸,形成悬板,在悬板的上方设有托板;转轴的轴体穿过悬臂上的过孔并伸入调整板后端支耳中,转轴的轴体与支耳间隙配合;在底板右部的前端面以及右端面均贴装固定板,固定上穿设的锁紧螺钉能够顶紧在调整板上;在底板的左端面以及底板左部的前端面上均设置有定位条,定位条的两端均开设有装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需要调节衬管夹具的角度位置,调节操作简单、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装夹具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轴总成衬管夹具位置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后轴总成由横梁、纵臂、弹簧座、衬管、驻车制动拉索支架、油管支架和减震器安装座等构成,在横梁的两端对称焊接纵臂,各纵臂上依次焊接衬管、驻车制动拉索支架、减震器安装座和油管支架。在焊接的时候,需要分工序借助多个工装分别对横梁、纵臂、弹簧座、衬管等进行定位。现有的衬管定位夹具安装于底座上,其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因夹具零件的加工误差及装配误差,衬管夹具上的定位点与衬管上待定位的位置之间难以完全正对,这样会造成对位困难,使定位的稳固性降低,从而使得焊接质量难以保证,达不到一致性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轴总成衬管夹具位置调整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后轴总成衬管夹具位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板的左部开设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安装孔,底板的右部开设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定位圆孔,所述底板后端的右部向后一体延伸,形成悬臂;在所述底板右部的上方叠置有调整板,该调整板的后端与悬臂的后端铰接,在调整板的前部开设前后两组调整孔,调整孔为长条弧形,两组调整孔所在圆周的圆心重合,每组所述调整孔分为左右两个,四个调整孔与四个定位圆孔一一对应,螺栓穿过底板上的定位圆孔以及调整板上对应的调整孔,使底板的右部与调整板的前部连接在一起;所述调整板后部的左端向左一体延伸,形成悬板,在悬板的上方设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前部由悬板支撑,托板与悬板之间通过按矩阵分布的螺栓固定,在托板的后部开设多个固定孔;所述调整板的后端向后一体延伸,形成支耳,该支耳与悬臂相贴合,转轴的轴体穿过悬臂上的过孔并伸入支耳中,转轴的轴体与支耳间隙配合,转轴底部一体形成的圆盘与悬臂的底面贴合,该圆盘通过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螺栓与悬臂相固定;在所述底板右部的前端面贴装第一固定板,该第一固定板的下部与底板相固定,在第一固定板的上部从前往后穿设第一锁紧螺钉,第一锁紧螺钉能够顶紧在调整板的前端面上,在所述底板的右端面贴装第二固定板,该第二固定板的下部与底板相固定,在第二固定板的上部从右往左穿设第二锁紧螺钉,第二锁紧螺钉能够顶紧在调整板的右端面上;在所述底板的左端面以及底板左部的前端面上均设置有定位条,该定位条为长方体结构,定位条中部的长条孔中穿设螺栓与底板相固定,在定位条的两端均开设有装配孔,该装配孔贯通定位条的上下端面。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底板设置于工装总成的底座上,底板左部的四个安装孔中均穿设螺栓与底座相固定。衬管夹具布置在托板上,由托板的后部支撑,并通过托板后部固定孔中穿设的螺栓紧固。由于托板固定于调整板上,调整板的后端与底板铰接,调整板的前部与底板的右部之间通过四颗螺栓连接,调整板上供螺栓通过的调整孔为长条弧形,这样当需要调节衬管夹具的角度位置时,先同时松开调整板前部与底板之间的四颗连接螺栓,接着控制调整板绕后端的铰接点转动一定角度,托板及衬管夹具随调整板一起运动,待衬管夹具调整至需要的位置时,重新将调整板前部与底板之间的四颗连接螺栓拧紧。以上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能够确保衬管夹具上的定位点与衬管上待定位的位置之间完全正对,这样衬管夹具在装夹衬管时对位容易,使定位的稳固性有保障,从而确保了焊接质量,满足了一致性生产的要求。调整板后端设置支耳与底板的悬臂相贴合,一方面简化了结构,节约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底板与调整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底板支撑调整板的稳定性更好。转轴由轴体和圆盘组成,造型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及装配,不仅转轴与悬臂连接牢固,而且调整板悬臂的后端通过转轴的轴体与底板上的支耳铰接,调整板在调节角度位置时转动的灵活性好。在调整板的前侧及右侧分别设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穿设的第一锁紧螺钉从前方将调整板顶紧,第二固定板上穿设的第二锁紧螺钉从右方将调整板顶紧,配合调整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螺栓,即可实现调整板在底板上位置完全固定,能有效防止调整板在水平面内或上下方向上发生松动。在底板的左侧以及底板左部的前侧均设置定位条,定位条采用长方体结构,造型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定位条为工装总成的其它部件提供了安装位置及紧固用的装配孔,有利于这些部件布置,并使得工装总成更紧凑。定位条中部的长条孔中穿设螺栓与底板相固定,定位条的位置根据需要可以调节,并且调节操作非常便捷。作为优选,在所述底板左部的上板面设置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垫圈,四个垫圈与四个安装孔一一对应,且垫圈的轴心线与对应安装孔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为了方便取材,降低成本,并确保结构强度,所述底板、调整板和托板均为钢质平板结构。有益效果:本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成本低,能够根据需要调节衬管夹具的角度位置,调节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使衬管夹具上的定位点与衬管上待定位的位置之间能完全正对,这样衬管夹具定位衬管的稳固性有保障,从而确保了焊接质量,满足了一致性生产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调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底板1为钢质平板结构,在底板1的左端面以及底板1左部的前端面上均设置有定位条9,该定位条9为长方体结构,定位条9中部的长条孔91中穿设螺栓,该螺栓伸入底板1中,使定位条9和底板1固定在一起。在定位条9的两端均开设有装配孔92,该装配孔92贯通定位条9的上下端面。在底板1的左部开设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安装孔11,并在底板1左部的上板面固定设置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垫圈10,四个垫圈10与四个安装孔11一一对应,且垫圈10的轴心线与对应安装孔11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在底板1的右部开设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定位圆孔12,该定位圆孔优选为螺孔。底板1后端的右部向后一体延伸,形成悬臂13,悬臂13的后端开设过孔。在底板1右部的上方叠置有调整板2,调整板2为钢质平板结构,调整板2的后端向后一体延伸,形成支耳23,该支耳23与悬臂13相贴合,支耳23上开设有轴孔。支耳23与悬臂13之间通过转轴4铰接,具体为:转轴4的轴体穿过悬臂13上的过孔并伸入支耳23的轴孔中,转轴4的轴体与支耳23间隙配合;转轴4底部一体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轴总成衬管夹具位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的左部开设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安装孔(11),底板(1)的右部开设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定位圆孔(12),所述底板(1)后端的右部向后一体延伸,形成悬臂(13);在所述底板(1)右部的上方叠置有调整板(2),该调整板(2)的后端与悬臂(13)的后端铰接,在调整板(2)的前部开设前后两组调整孔(21),调整孔(21)为长条弧形,两组调整孔(21)所在圆周的圆心重合,每组所述调整孔(21)分为左右两个,四个调整孔(21)与四个定位圆孔(12)一一对应,螺栓穿过底板(1)上的定位圆孔(12)以及调整板(2)上对应的调整孔(21),使底板(1)的右部与调整板(2)的前部连接在一起;所述调整板(2)后部的左端向左一体延伸,形成悬板(22),在悬板(22)的上方设有托板(3),所述托板(3)的前部由悬板(22)支撑,托板(3)与悬板(22)之间通过按矩阵分布的螺栓固定,在托板(3)的后部开设多个固定孔(31);所述调整板(2)的后端向后一体延伸,形成支耳(23),该支耳(23)与悬臂(13)相贴合,转轴(4)的轴体穿过悬臂(13)上的过孔并伸入支耳(23)中,转轴(4)的轴体与支耳(23)间隙配合,转轴(4)底部一体形成的圆盘(41)与悬臂(13)的底面贴合,该圆盘(41)通过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螺栓与悬臂(13)相固定;在所述底板(1)右部的前端面贴装第一固定板(5),该第一固定板(5)的下部与底板(1)相固定,在第一固定板(5)的上部从前往后穿设第一锁紧螺钉(6),第一锁紧螺钉(6)能够顶紧在调整板(2)的前端面上,在所述底板(1)的右端面贴装第二固定板(7),该第二固定板(7)的下部与底板(1)相固定,在第二固定板(7)的上部从右往左穿设第二锁紧螺钉(8),第二锁紧螺钉(8)能够顶紧在调整板(2)的右端面上;在所述底板(1)的左端面以及底板(1)左部的前端面上均设置有定位条(9),该定位条(9)为长方体结构,定位条(9)中部的长条孔(91)中穿设螺栓与底板(1)相固定,在定位条(9)的两端均开设有装配孔(92),该装配孔(92)贯通定位条(9)的上下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轴总成衬管夹具位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板(1)
的左部开设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安装孔(11),底板(1)的右部开设四个按矩形
分布的定位圆孔(12),所述底板(1)后端的右部向后一体延伸,形成悬臂(13);
在所述底板(1)右部的上方叠置有调整板(2),该调整板(2)的后端与悬臂
(13)的后端铰接,在调整板(2)的前部开设前后两组调整孔(21),调整孔
(21)为长条弧形,两组调整孔(21)所在圆周的圆心重合,每组所述调整孔
(21)分为左右两个,四个调整孔(21)与四个定位圆孔(12)一一对应,螺
栓穿过底板(1)上的定位圆孔(12)以及调整板(2)上对应的调整孔(21),
使底板(1)的右部与调整板(2)的前部连接在一起;所述调整板(2)后部的
左端向左一体延伸,形成悬板(22),在悬板(22)的上方设有托板(3),所述
托板(3)的前部由悬板(22)支撑,托板(3)与悬板(22)之间通过按矩阵
分布的螺栓固定,在托板(3)的后部开设多个固定孔(31);
所述调整板(2)的后端向后一体延伸,形成支耳(23),该支耳(23)与
悬臂(13)相贴合,转轴(4)的轴体穿过悬臂(13)上的过孔并伸入支耳(23)
中,转轴(4)的轴体与支耳(23)间隙配合,转轴(4)底部一体形成的圆盘
(41)与悬臂(13)的底面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强彭政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天人汽车车身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