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冲击缓冲鞋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抗冲击鞋底主要是通过选用良好的抗冲击性能材料的抗冲击鞋底和应用生物力学原理将鞋跟部位适当垫高来吸收冲击能量。例如,市场上较常见的是在鞋底采用软体泡沫塑料来形成软体抗冲击结构,这种软体抗冲击结构的主要缺点在于,鞋底抗冲击能力有限,不能满足使用者高抗冲击性的要求,特别是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该软体抗冲击鞋底容易产生磨损进而逐渐失去抗冲击性,使用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抗冲击缓冲鞋底,其吸震效果更好,抗冲击性能更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冲击缓冲鞋底,包括鞋内底(10)和鞋外底(30),所述鞋内底(10)和鞋外底(30)之间还设有弹性中底(20),所述鞋外底(30)设置有容纳凹槽(31),所述弹性中底(20)定位设置在该容纳凹槽(31)中,并且,所述弹性中底(20)包括S形折叠结构的后跟部(21)、S形折叠结构的前掌部(23)、所述后跟部(21)和所述前掌部(23)之间的桥接部(22),还包括从所述前掌部(23)向鞋尖方向延伸的脚趾部(24)。优选的,所述脚趾部(24)为一带有开口(242)的弹性片,该弹性片中部设有与该开口(242)连通的圆形通孔(241)。优选的,所述弹性中底(20)的高度大于所述鞋外底(30)的容纳凹槽(31)的深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冲击缓冲鞋底,包括鞋内底(10)和鞋外底(30),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内底(10)和鞋外底(30)之间还设有弹性中底(20),所述鞋外底(30)设置有容纳凹槽(31),所述弹性中底(20)定位设置在该容纳凹槽(31)中,并且,所述弹性中底(20)包括S形折叠结构的后跟部(21)、S形折叠结构的前掌部(23)、所述后跟部(21)和所述前掌部(23)之间的桥接部(22),还包括从所述前掌部(23)向鞋尖方向延伸的脚趾部(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缓冲鞋底,包括鞋内底(10)和鞋外底(30),其特征在
于,所述鞋内底(10)和鞋外底(30)之间还设有弹性中底(20),所述鞋外
底(30)设置有容纳凹槽(31),所述弹性中底(20)定位设置在该容纳凹槽
(31)中,并且,所述弹性中底(20)包括S形折叠结构的后跟部(21)、S
形折叠结构的前掌部(23)、所述后跟部(21)和所述前掌部(23)之间的桥
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伍号,
申请(专利权)人: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