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轨用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49554 阅读:6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1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喷轨用电磁阀,包括电磁阀座,在电磁阀座内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动阀体、壳体,壳体上端向外延伸,在壳体下端设置有内部中空的连接件,连接件上端与动阀体下端之间留有间隙,在壳体的延伸端螺纹连接有阀嘴,动阀体内部开有与连接件中部连通的气道,弹簧设置在气道内,在动阀体侧壁上开有两个与气道连通的通孔,动阀体上端与阀嘴内部连通,在阀嘴顶端的圆周上开有多个喷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同样增大燃气输入量的前提下,单个输气通道的输出量远远低于双输气通道的输出量,进而实现喷轨中燃气供给量的变化速率,达到燃气流量灵活调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气喷轨,具体是指一种喷轨用电磁阀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环境污染和石油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为此,世界各国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工作。其中,天然气汽车以其排放低、抑制温室效应和摆脱对石油依赖三大特性,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和推广。在我国,不少城市公交和出租车有大量燃油车已经改用或者正在改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随着我国燃气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多,开发与之相匹配的燃气加热器也势在必行。在气体燃料发动机的电控喷气系统中,最关键的装置之一是气体喷射器,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燃料的喷射质量。然而,现有技术中喷轨阀芯的结构复杂,喷嘴流量的稳定性不足,在调节过程中对气体流量的调节较为滞后,譬如在加大或是减小流量输出时由喷嘴喷射出的气体流量变化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轨用电磁阀,增加喷轨中燃气供给量的变化速率,进而燃气流量灵活调控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喷轨用电磁阀,包括内壁上设置有电磁线圈的电磁阀座,在所述电磁阀座内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动阀体、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向外延伸,且在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内部中空的连接件,连接件上端与动阀体下端之间留有间隙,在壳体的延伸端螺纹连接有阀嘴,所述动阀体内部开有与连接件中部连通的气道,弹簧设置在气道内,且在所述动阀体侧壁上开有两个与气道连通的通孔,动阀体上端与阀嘴内部连通,且在阀嘴顶端的圆周上开有多个喷气孔;调节气体流量输出时,通过电磁线圈的磁场变化,使动阀体在竖直方向上做直线运动,以调节通孔与壳体内壁的接触面积大小。现有技术中,燃气的供应往往通过燃气管路直接传输,在供气量的调整方面达不到精确微调的要求,使得燃气供应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本技术工作时,对于供给正常流量,动阀体与连接件的对应端面相互接触,且通孔完全被壳体内壁所堵塞,燃气通过连接件内部进入到气道内,通过气道顶部的开放端直喷入阀嘴内,最后经过阀嘴顶端的喷气孔流出;而当需要增加燃气供应量时,电磁阀座内通过电磁线圈将动阀体周围的磁场改变,使得动阀体与连接件之间发生脱离,即动阀体向上移动,此时,与气道连通的通孔逐渐与阀嘴内部连通,即由连接件内部输出的燃气可通过通孔以及动阀体顶部的开放端进入阀嘴内,只需增大连接件处的燃气输入量则能增加阀嘴最终的燃气输出量,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同样增大燃气输入量的前提下,单个输气通道的输出量远远低于双输气通道的输出量,进而实现喷轨中燃气供给量的变化速率,达到燃气流量灵活调控的目的。并且,在阀嘴顶部的外圆周上设置多个喷气孔,可适应气道内燃气量增加或是减少时的燃气稳定输出,其中阀嘴与壳体的延伸端螺纹连接,可在阀嘴受损时对其进行快速更换,进而避免对阀芯以及电磁阀座等部件的整体更换,降低使用成本。在所述间隙内安装有缓冲垫。为减小动阀体与连接件端部之间的冲击,在间隙处安装缓冲垫,一方面能够保证动阀体保持稳定的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另一方面还能将减小动阀体端面的磨损,延长动阀体的使用寿命。在所述阀嘴外壁与壳体延伸端内壁的连接处安装有O型圈。由于阀嘴与壳体延伸端为螺纹连接,为进一步加强阀嘴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密封性,设置O型圈不仅能实现增强密封性能的目的,还能缓冲燃气在喷出时对壳体以及阀嘴连接处之间的冲击力度,以保证装置整体的稳定性能。还包括直喷管,所述直喷管下端与动阀体顶部的开放端连接,所述直喷管与阀嘴的轴线重合。直喷管的设置缩短了燃气在阀嘴内部的运行路程,避免在增大燃气供应量时,由通孔中喷射出的燃气与动阀体顶部开放端中流出的燃气之间形成絮流,导致燃气在阀嘴内部的停留时间同时降低喷气孔处的燃气输出量;并且直喷管的轴线与阀嘴的轴线重合,能够将通孔中流出的燃气与直喷管流出的燃气区分开,但最终汇聚在喷气孔处,保证阀嘴处的流量喷射效率。所述阀嘴顶端的内壁沿直喷管轴线方向朝下突出,且该突出部的截面为半圆形。作为优选,直喷管末端输出的燃气如果直接作用到阀嘴顶端的内壁上,通过平面弹射,燃气有可能从阀嘴顶端的内壁弹射至阀嘴内部的侧壁上,进而延长燃气在阀嘴内的暂留时间,而本技术中阀嘴顶端的内壁沿直喷管轴线方向朝下突出,截面为半圆形的突出部能对燃气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导向作用,即减小燃气的弹射,引导燃气直接沿其圆弧面流至喷气孔处,进一步提高阀嘴处的燃气流量喷射效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阀嘴顶部的外圆周上设置多个喷气孔,可适应气道内燃气量增加或是减少时的燃气稳定输出,其中阀嘴与壳体的延伸端螺纹连接,可在阀嘴受损时对其进行快速更换,进而避免对阀芯以及电磁阀座等部件的整体更换,降低使用成本;2、本技术的直喷管的设置缩短了燃气在阀嘴内部的运行路程,避免在增大燃气供应量时,由通孔中喷射出的燃气与动阀体顶部开放端中流出的燃气之间形成絮流,导致燃气在阀嘴内部的停留时间同时降低喷气孔处的燃气输出量;并且直喷管的轴线与阀嘴的轴线重合,能够将通孔中流出的燃气与直喷管流出的燃气区分开,但最终汇聚在喷气孔处,保证阀嘴处的流量喷射效率;3、本技术中直喷管末端输出的燃气如果直接作用到阀嘴顶端的内壁上,通过平面弹射,燃气有可能从阀嘴顶端的内壁弹射至阀嘴内部的侧壁上,进而延长燃气在阀嘴内的暂留时间,而本技术中阀嘴顶端的内壁沿直喷管轴线方向朝下突出,截面为半圆形的突出部能对燃气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导向作用,即减小燃气的弹射,引导燃气直接沿其圆弧面流至喷气孔处,进一步提高阀嘴处的燃气流量喷射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通孔、2-喷气孔、3-直喷管、4-弹簧、5-动阀体、6-壳体、7-气道、8-连接件、9-电磁阀座、10-缓冲垫、11-O型圈、12-阀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内壁上设置有电磁线圈的电磁阀座9,在所述电磁阀座9内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动阀体5、壳体6,所述壳体6上端向外延伸,且在所述壳体6下端设置有内部中空的连接件8,连接件8上端与动阀体5下端之间留有间隙,在壳体6的延伸端螺纹连接有阀嘴12,所述动阀体5内部开有与连接件8中部连通的气道7,弹簧4设置在气道7内,且在所述动阀体5侧壁上开有两个与气道7连通的通孔1,动阀体5上端与阀嘴12内部连通,且在阀嘴12顶端的圆周上开有多个喷气孔2;调节气体流量输出时,通过电磁线圈的磁场变化,使动阀体5在竖直方向上做直线运动,以调节通孔1与壳体6内壁的接触面积大小。工作时,对于供给正常流量,动阀体5与连接件8的对应端面相互接触,且通孔1完全被壳体6内壁所堵塞,燃气通过连接件8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轨用电磁阀,包括内壁上设置有电磁线圈的电磁阀座(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磁阀座(9)内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动阀体(5)、壳体(6),所述壳体(6)上端向外延伸,且在所述壳体(6)下端设置有内部中空的连接件(8),连接件(8)上端与动阀体(5)下端之间留有间隙,在壳体(6)的延伸端螺纹连接有阀嘴(12),所述动阀体(5)内部开有与连接件(8)中部连通的气道(7),弹簧(4)设置在气道内,且在所述动阀体(5)侧壁上开有两个与气道(7)连通的通孔(1),动阀体(5)上端与阀嘴(12)内部连通,且在阀嘴(12)顶端的圆周上开有多个喷气孔(2);调节气体流量输出时,通过电磁线圈的磁场变化,使动阀体(5)在竖直方向上做直线运动,以调节通孔(1)与壳体(6)内壁的接触面积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轨用电磁阀,包括内壁上设置有电磁线圈的电磁阀座(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磁阀座(9)内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动阀体(5)、壳体(6),所述壳体(6)上端向外延伸,且在所述壳体(6)下端设置有内部中空的连接件(8),连接件(8)上端与动阀体(5)下端之间留有间隙,在壳体(6)的延伸端螺纹连接有阀嘴(12),所述动阀体(5)内部开有与连接件(8)中部连通的气道(7),弹簧(4)设置在气道内,且在所述动阀体(5)侧壁上开有两个与气道(7)连通的通孔(1),动阀体(5)上端与阀嘴(12)内部连通,且在阀嘴(12)顶端的圆周上开有多个喷气孔(2);调节气体流量输出时,通过电磁线圈的磁场变化,使动阀体(5)在竖直方向上做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成忠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杜嘉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