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种喷墨控制电路,接收一电源信号、一导通控制信号、一与导通控制信号互为相反信号的反向导通控制信号,并且与一共接端点相连接,包含一受控驱动单元、一第一开关、一第二开关、一接收该导通控制信号的第三开关以及一接收该反向导通控制信号的第四开关。其中,当导通控制信号为高电位信号时,第三开关导通致使第二开关导通,受控驱动单元受控制运作,若导通控制信号为低电位信号时,反向导通控制信号为高电位信号,第四开关导通致使第一开关导通,受控驱动单元受控制不运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控制电路,尤指一种喷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与网际网络的快速发展,喷墨打印机已成为非常普遍的周边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家庭、个人工作室、甚至是各行各业。喷墨打印机的主要优点为价格低廉、操作时噪音低以及优良的打印品质,并且可打印于各种媒体,例如一般纸张、特殊喷墨打印纸张、相片纸及专用投影片等。一般喷墨打印机中皆具有喷墨芯片,其中喷墨芯片主要由一高电位电路所构成,然随着喷墨打印机中喷墨芯片制成技术不断的创新,克服了以往在喷墨芯片中只能存在高电位电路的问题,使现在的喷墨芯片可以同时存在高电位电路以及低电位电路,其中高电位电路主要是用作芯片内的受控驱动单元的开关与否,低电位电路主要是用作芯片内的受控驱动单元的工作模式的选择。然而,已知的喷墨芯片需要透过复杂度较高的电路设计方式才能整合高电位电路以及低电位电路,造成电路布局面积较广,进而使芯片成本提高。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复杂度较低且低成本的喷墨控制电路,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控制电路,可以减少电路布局面积,并且降低芯片的成本。为达前述目的,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态样为提供一种喷墨控制电路,接收一电源信号、一导通控制信号、一与导通控制信号互为相反信号的反向导通控制信号,并且与一共接端点相连接,其包含:一受控驱动单元,接收该电源信号并且与一接地连接,以及与该共接端点相连接,并具有一第一控制端点控制该受控驱动单元是否运作;一第一开关,接收该电源信号,并具有一控制端,供与该受控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点相连接;一第二开关,接收该电源信号,以及与该受控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点相连接,并具有一控制端,并与该第一开关相连接形成一第二控制端点;一第三开关,接收该导通控制信号,并且与一共接端点相连接,以及与该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相连接的第二控制端点相连接;以及一第四开关,接收该反向导通控制信号,并且与一共接端点相连接,以及与该受控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点相连接;借此,当该导通控制信号为高电位信号时,该第三开关导通,致使该第二开关导通,该受控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点为高电位而控制运作,若该导通控制信号为低电位信号时,该反向导通控制信号为高电位信号,致使该第四开关导通,同时该第一开关导通,该受控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点为低电位而控制不运作。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该受控驱动单元为由一加热电阻器及一驱动晶体管所串联相连接,且该受控驱动单元的一端接收该电源信号,而另一端接地所构成的电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该受控驱动单元由一保险丝及一驱动晶体管所构成。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该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及第四开关各为一MOS晶体管的开关。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该电源信号为12伏特以上。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该导通控制信号为0伏特、1.8伏特、3.3伏特或5伏特。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该反向导通控制信号为0伏特、1.8伏特、3.3伏特或5伏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无须借由复杂的电路设计方式来整合高电位电路以及低电位电路,因此可以减少电路布局面积,并且降低芯片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喷墨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是为本技术实施于加热型受控驱动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是为本技术实施于控制识别信号型受控驱动单元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1:喷墨控制电路11:受控驱动单元M1:第一开关M2:第二开关M3:第三开关M4:第四开关2:加热型受控驱动单元21:加热电阻器22:驱动晶体管3:控制识别信号型受控驱动单元31:保险丝32:驱动晶体管P:电源信号P1:电源信号P2:识别信号COM:共接端点A:导通控制信号/A:反向导通控制信号W1:第一控制端点W2:第一控制端点【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式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其是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喷墨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喷墨控制电路,其是接收电源信号P、导通控制信号A、反向导通控制/A信号,并且与一共接端点COM相连接,其中,导通控制信号A与反向导通控制信号/A互为反向关系。本技术的喷墨控制电路1主要由受控驱动单元11、第一开关M1、第二开关M2、第三开关M3以及第四开关M4所组成的电路。受控驱动单元是接收一电源信号P且与一接地连接,以及具有第一控制端点W1,以控制受控驱动单元11是否运作,当受控驱动单元11的第一控制端点W1为高电位时,将致使受控驱动单元11运作,而当受控驱动单元11的第一控制端点W1为低电位时,将致使受控驱动单元11不运作。第一开关M1,其是接收电源信号P,且具有一控制端,供与受控驱动单元11的第一控制端点W1相连接,该第一开关M1可为一MOS晶体管或BJT晶体管,但不以此为限,主要借由第一开关M1的控制端控制是否导通,当第一开关的控制端为低电位时,第一开关M1导通。第一开关M1具有一栅极、一漏极以及一源极,该源极是接收该电源信号P,该漏极是连接于该第二开关M2,该栅极是连接于该控制端控制该第一开关M1是否导通。第二开关M2,其是接收电源信号P,且与受控驱动单元11的控制端点W及第一开关M1相连接,该第二开关M2可为MOS晶体管或BJT晶体管,但不以此为限,且具有一控制端,而该控制端与第一开关M1的漏极端相连接形成第二控制端点W2,主要借由第二开关M2的控制端控制是否导通,当第二开关M2的控制端为低电位时,第二开关M2导通,并将电源信号P传导到受控驱动单元11的第一控制端点W1。第二开关M2具有一栅极、一漏极以及一源极,该源极是接收该电源信号P,该漏极是连接于该受控驱动单元11的控制端点W,该栅极是连接于控制端,而与该第一开关M1的漏极相连接于第二控制端点W2,并借由该栅极控制该第二开关M2是否导通。第三开关M3,其具有一控制端,接收导通控制信号A,并且与一共接端点COM、第一开关M1及第二开关M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墨控制电路,其是接收一电源信号、一导通控制信号、与一导通控制信号互为相反信号的反向导通控制信号,并且与一共接端点相连接,其包含:一受控驱动单元,接收该电源信号并且与一接地连接,以及与该共接端点相连接,并具有一第一控制端点控制该受控驱动单元是否运作;一第一开关,接收该电源信号,并具有一控制端,供与该受控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点相连接;一第二开关,接收该电源信号,以及与该受控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点相连接,并具有一控制端,并与该第一开关相连接形成一第二控制端点;一第三开关,接收该导通控制信号,并且与一共接端点相连接,以及与该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相连接的第二控制端点相连接;以及一第四开关,接收该反向导通控制信号,并且与一共接端点相连接,以及与该受控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点相连接;借此,当该导通控制信号为高电位信号时,该第三开关导通,致使该第二开关导通,该受控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点为高电位而控制运作,若该导通控制信号为低电位信号时,该反向导通控制信号为高电位信号,致使该第四开关导通,同时该第一开关导通,该受控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点为低电位而控制不运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墨控制电路,其是接收一电源信号、一导通控制信号、与一导通控制
信号互为相反信号的反向导通控制信号,并且与一共接端点相连接,其包含:
一受控驱动单元,接收该电源信号并且与一接地连接,以及与该共接端点相
连接,并具有一第一控制端点控制该受控驱动单元是否运作;
一第一开关,接收该电源信号,并具有一控制端,供与该受控驱动单元的第一
控制端点相连接;
一第二开关,接收该电源信号,以及与该受控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点相连接,
并具有一控制端,并与该第一开关相连接形成一第二控制端点;
一第三开关,接收该导通控制信号,并且与一共接端点相连接,以及与该第一
开关、第二开关相连接的第二控制端点相连接;以及
一第四开关,接收该反向导通控制信号,并且与一共接端点相连接,以及与该
受控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点相连接;
借此,当该导通控制信号为高电位信号时,该第三开关导通,致使该第二开关
导通,该受控驱动单元的第一控制端点为高电位而控制运作,若该导通控制信号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荣侯,廖文雄,张正明,戴贤忠,
申请(专利权)人: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