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纳米成型技术的注塑模控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4224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1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塑料加工设备的用于纳米成型技术的注塑模控温装置,包括模具和用于控制模具温度的温控箱,该模具由相互配合安装的前模仁和后模仁构成,所述前模仁和后模仁上分别设置有前模加热板和后模加热板,所述前模加热板与后模加热板的内侧分别开设有前模型槽、后模型槽、前模热咀和后模热咀,同时在前模型槽与后模型槽中设置有与前模型槽和后模型槽形状相同的前模加热管、后模加热管、前模压紧铜条和后模压紧铜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模具模仁采用热板加热技术,制造过程不受热咀及顶出机构排位的复杂程度的影响,设计灵活、控温均匀准确、使用更加方便、生产环境干净、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特别适用于纳米成型工艺中的注塑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料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纳米成型技术的注塑模控温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的温度控制系统在注塑模具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是改善注塑成型制品质量、提高注塑成型效率的关键。纳米成型技术是用于解决金属与塑料结合问题的一种新兴技术。如今,适合其注塑成型加工步骤的塑料有:PPS(聚苯硫醚)、PPA(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BT(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这些专用料价格昂贵,且加工温度较高。同时,用来注塑成型的金属型材由于需要“T”处理、CNC加工等,成本也十分高昂。纳米成型技术中的模温设置通常高于120℃,常规的模具控温设备采用水作为控温介质,由于水的沸点限制,介质循环的体系内要维持一定的压力。这样就存在压力不稳定和要经常补充介质(水)的缺陷,从而照成控温不准。爆管、漏水的风险对产品生产也是一大考验。然而,采用油温机控温的系统,同样存在泄漏,污染产品,温度控制精度低的缺点;另外,还有现场生产环境恶劣,使用维护不方便的问题。在设计上,由于专用塑料的昂贵,通常采用多个热咀的进胶方式,此时采用传统钻孔工艺加工运水时,难免遇到干涉问题;而不合理的运水结构,也会照成温度分布不均,达不到良好的控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纳米成型技术的注塑模控温装置,其结构简单,在注塑模具温度控制系统中,通过嵌入热板的热管使热板发热,热量优先在热板上达到平衡,从而使模仁受热更均匀,进而提高控温的准确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本技术克服传统模具温度控制系统中发热速度慢,加热温度低且不稳定,因干涉造成运水排布不合理,管路爆裂或泄露导致产品污染等问题。用于纳米成型技术的注塑模控温装置,包括模具和用于控制模具温度的温控箱,该模具由相互配合安装的前模仁和后模仁构成,所述前模仁与后模仁的内部均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前模仁和后模仁上分别设置有前模加热板和后模加热板,在前模加热板与后模加热板上分别设置有上垫板和下垫板,在上垫板与下垫板表面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前模加热板与后模加热板的内侧分别开设有前模型槽、后模型槽、前模热咀和后模热咀,同时在前模型槽与后模型槽中设置有与前模型槽和后模型槽形状相同的前模加热管、后模加热管、前模压紧铜条和后模压紧铜条,所述前模加热管与后模加热管分别嵌入前模型槽与后模型槽中并由前模压紧铜条与后模压紧铜条压紧固定,该前模加热管与后模加热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前模加热板与后模加热板的外侧并与温控箱连接,所述前模仁与后模仁上还设置有感温热电偶,该感温热电偶与温控箱相连接。本技术的前模仁与后模仁内部结构分布一样,其加热管嵌入加热板和的预制型槽中,型槽走向可以灵活避开热咀及顶出机构的避空孔位,同时合理布置在加热板上。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前模加热板与后模加热板上分别设置有上垫板和下垫板,在上垫板与下垫板表面贯穿设置有上热咀避空孔和下热咀避空孔。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前模仁与后模仁的表面贯穿分布有上顶出机构避空孔和下顶出机构避空孔,上顶出机构避空孔和下顶出机构避空孔与上热咀避空孔和下热咀避空孔相连导通。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前模加热板与后模加热板上均设置有前模背托和后模背托,所述前模背托通过上垫板固定在前模加热板上,所述后模背托通过下加热板垫固定在后模加热板上。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前模仁与后模仁的周边均设置有安装孔,前模加热板与后模加热板的周边设置有与安装孔相互配对螺接的固定孔,所述前模加热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前模仁上,后模加热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后模仁上。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感温热电偶为螺钉热电偶。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上垫板和下垫板为电木酚醛塑料或聚酰亚胺制作。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采用热板加热技术,热管排布方式不受热咀及顶出机构避空位复杂程度的影响,设计灵活。2)热量在在热板上优先达到热平衡,热量由热板传递到模仁上,加热更加均匀,避免了局部控温不准确。3)加热板加热技术,不存在管路泄露和爆裂的问题,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后模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加热管与压紧铜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后模加热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温控箱,2为前模仁,3为后模仁,4为前模加热板,5为后模加热板,6为后模型槽,7为前模加热管,8为后模加热管,9为后模压紧铜条,10为上垫板,11为下垫板,12为上热咀避空孔,13为下顶出机构避空孔,14为前模背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参照图1~图4,本方案中的用于纳米成型技术的注塑模控温装置,包括模具和用于控制模具温度的温控箱1,该模具由相互配合安装的前模仁2和后模仁3构成,所述前模仁2与后模仁3的内部均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前模仁2和后模仁3上分别设置有前模加热板4和后模加热板5,所述前模加热板4与后模加热板5的内侧分别开设有前模型槽、后模型槽6、前模热咀和后模热咀,同时在前模型槽与后模型槽6中设置有与前模型槽和后模型槽6形状相同的前模加热管7、后模加热管8、前模压紧铜条和后模压紧铜条9,所述前模加热管7与后模加热管8分别嵌入前模型槽与后模型槽6中并由前模压紧铜条与后模压紧铜条9压紧固定,该前模加热管7与后模加热管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前模加热板4与后模加热板5的外侧并与温控箱1连接,所述前模仁2与后模仁3上还设置有感温热电偶,该感温热电偶与温控箱1相连接。本实施例所述前模加热板4与后模加热板5上分别设置有上垫板10和下垫板11,上垫板10和下垫板11采用电木酚醛塑料制作,此材质的垫板用于隔绝前模加热板4或后模加热板5与其上方的模板,确保绝大部分热量传递到其下方的模仁上,背托用于承受合模、注塑过程中的压力,防止上垫板10或下垫板11被压碎,在上垫板10与下垫板11表面贯穿设置有上热咀避空孔12和下热咀避空孔。所述前模仁2与后模仁3的表面贯穿分布有上顶出机构避空孔和下顶出机构避空孔13,上顶出机构避空孔和下顶出机构避空孔13与上热咀避空孔12和下热咀避空孔相连导通。另外,所述前模加热板4与后模加热板5上均设置有前模背托14和后模背托,所述前模背托14通过上垫板10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纳米成型技术的注塑模控温装置,包括模具和用于控制模具温度的温控箱,该模具由相互配合安装的前模仁和后模仁构成,所述前模仁与后模仁的内部均设置有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和后模仁上分别设置有前模加热板和后模加热板,所述前模加热板与后模加热板的内侧分别开设有前模型槽、后模型槽、前模热咀和后模热咀,同时在前模型槽与后模型槽中设置有与前模型槽和后模型槽形状相同的前模加热管、后模加热管、前模压紧铜条和后模压紧铜条,所述前模加热管与后模加热管分别嵌入前模型槽与后模型槽中并由前模压紧铜条与后模压紧铜条压紧固定,该前模加热管与后模加热管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前模加热板与后模加热板的外侧并与温控箱连接,所述前模仁与后模仁上还设置有感温热电偶,该感温热电偶与温控箱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纳米成型技术的注塑模控温装置,包括模具和用于控制模具温度的温控箱,该
模具由相互配合安装的前模仁和后模仁构成,所述前模仁与后模仁的内部均设置有顶出机
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仁和后模仁上分别设置有前模加热板和后模加热板,所述前模加
热板与后模加热板的内侧分别开设有前模型槽、后模型槽、前模热咀和后模热咀,同时在前
模型槽与后模型槽中设置有与前模型槽和后模型槽形状相同的前模加热管、后模加热管、
前模压紧铜条和后模压紧铜条,所述前模加热管与后模加热管分别嵌入前模型槽与后模型
槽中并由前模压紧铜条与后模压紧铜条压紧固定,该前模加热管与后模加热管的两端分别
延伸至前模加热板与后模加热板的外侧并与温控箱连接,所述前模仁与后模仁上还设置有
感温热电偶,该感温热电偶与温控箱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纳米成型技术的注塑模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
加热板与后模加热板上分别设置有上垫板和下垫板,在上垫板与下垫板表面贯穿设置有上
热咀避空孔和下热咀避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纳米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少斌陈昌乾黄招广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广正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