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调光薄膜及调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3144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调光薄膜,包括依次复合层叠的透明基材层和调光功能层;所述调光功能层包括透明导电膜层、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膜层两端的电极、复合在所述透明导电膜层一面的第一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和复合在所述透明导电膜层另一面的第二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调光薄膜采用第一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透明导电膜层/第二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构成“三明治”夹心结构,可使通电的透明导电膜层散发的热量充分地被第一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和第二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利用,可有效地缩短调控响应时间、增强调控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并降低能源消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复合调光薄膜和开关的调光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调光薄膜以及包含该复合调光薄膜的调光装置。
技术介绍
早期为了使门窗或隔间玻璃具有隐蔽性,以及为了隔绝阳光照射,而将装饰用的窗帘、改用为着色玻璃或于玻璃外粘贴隔热纸的方式,虽然增强了隐秘性与隔热效果,但却在阴雨天时使得透光不佳。此外,采用着色玻璃及粘贴隔热纸的方式,玻璃的透光度就无法任意变换。调光玻璃(PolyvisionPrivacyGlass)成为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调光玻璃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电致变色光玻璃,另一种是液晶调光玻璃。前者属于透过率可变型,其结构为有两片相对的透明导电玻璃,一片上图涂有原状态发色的WO3层,另一片上涂有氧化状态下发色的普鲁士蓝层,两层同时着色、消色,通过改变电流方向可自由地调节光的透过率,条件范围可达15%~75%;后者属于透视性可变型,其结构为在两片相对的透明导电玻璃之间夹有一层分散有液晶的聚合物,通常聚合物中的液晶分子处于无序状态,入射光被散射,玻璃为不透明,加上电场后,液晶分子轴按电场方向排布,结果得到透明的视野。然而调光玻璃虽然可以通过电流来随意改变玻璃的透明度,但在装设时则要破坏原有装潢,且调光玻璃本身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和更新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文献CN101968593A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聚氨酯复合调光薄膜,以碳纳米管自支撑薄膜和形状记忆聚氨酯为主要成分,以电驱动方式实现对薄膜中聚氨酯层分子级结构的相转变及透明性的可逆调制,其结构包括两层玻璃、塑料或橡胶中一种材质的透明基体介质,以及夹设于透明基体介质之间相复合的碳纳米管薄膜和形状记忆聚氨酯,并且该碳纳米管薄膜两端直接与金属电极相连。然而,该专利文献公开的碳纳米管–聚氨酯复合调光薄膜存在如下缺陷:首先,该复合调光薄膜的形状记忆材料无法充分利用碳纳米管薄膜通电后散发的热量,进而增加了调控响应时间和能源消耗;其次,由于技术水平限制,碳纳米管材料的获得比较困难,且成本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控响应时间短、调控均匀性和稳定性强、节能、低成本、施工安装便捷的复合调光薄膜及包含该复合调光薄膜的调光装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调光薄膜包括依次复合层叠的透明基材层和调光功能层;所述调光功能层包括透明导电膜层、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膜层两端的电极、复合在所述透明导电膜层一面的第一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和复合在所述透明导电膜层另一面的第二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调光薄膜采用第一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透明导电膜层/第二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构成“三明治”夹心结构,可使通电的透明导电膜层散发的热量充分地被第一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和第二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利用,可有效地缩短调控响应时间、增强调控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并降低能源消耗。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导电膜层可选用电阻率低、价廉易得的材料。优选的,所述透明导电膜层为PEDOT:PSS聚合物薄膜、金属银纳米线薄膜或PEDOT:PSS聚合物与金属银纳米线共混薄膜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调光薄膜选用的PEDOT:PSS聚合物和金属银纳米线制作透明导电膜的技术成熟,且原料广泛易得,可以在保证导电效果的同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可选用聚氨酯类、聚酰胺类或聚丁二炔类形状记忆聚合物,所述第二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可选用聚氨酯类、聚酰胺类或聚丁二炔类形状记忆聚合物;该类形状记忆聚合物具有在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层通电前后所能达到的温度范围之内的相转变温度,并在所述透明导电薄膜达到该相转变温度先后呈现出非透明状态和透明状态的可逆转变。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调光薄膜的第一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和/或第二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为形状记忆聚氨酯薄膜层。进一步优选的,该形状记忆聚氨酯薄膜层的相转变温度在20℃~100℃之间可调。进一步地,在所述调光功能层上与设置有所述透明基材层不同的一面设置有胶粘剂层。优选的,所述胶粘剂层为透明压敏胶层。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胶粘剂层为环氧树脂胶粘剂层、酚醛树脂胶粘剂层、丙烯酸树脂胶粘剂层、聚酰胺树脂胶粘剂层或聚氨酯胶粘剂层。进一步地,在所述胶粘剂层上与设置有所述调光功能层不同的一面设置有离型层。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调光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调光薄膜和开关,所述开关通过所述电极将所述复合调光薄膜中的透明导电层与电源相连。优选的,所述开关为智能开关。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开关可选用光控开关、声控开关或无线控制开关。在应用中,可将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调光薄膜的离型层揭除,将胶粘剂层正对清洁的贴付物(如窗玻璃、屏风玻璃等)表面直接贴付,使用导线将复合调光薄膜中透明导电层两端的电极与开关和电源相连接。当开关为断开状态时,复合调光薄膜呈现均匀的不透明的乳白色;当开关为连通状态时,复合调光薄膜则呈现均匀透明。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调光装置,可以在不破坏原有装潢的情况下实现调光,施工便捷,成本低廉。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调光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0是透明基材层,20是调光功能层,21是透明导电膜层,22是电极,23是第一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24是第二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30是胶粘剂层,40是离型层。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调光薄膜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依次复合层叠的透明基材层10和调光功能层20;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基材层10选用厚度为25μm~100μm的柔性透明基膜;调光功能层20包括透明导电膜层21、设置在透明导电膜层21两端的电极22、复合在透明导电膜层21一面的第一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23和复合在透明导电膜层21另一面的第二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24;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导电膜层21选用PEDOT:PSS聚合物层薄膜、金属银纳米线薄膜或PEDOT:PSS聚合物与金属银纳米线共混薄膜中的任意一种,厚度为25μm~100μm;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23和第二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24均选用相转变温度在20℃~100℃之间可调的形状记忆聚氨酯薄膜,厚度为5μm~20μm;在本实施例中,胶粘剂层30所用胶粘剂可从环氧树脂胶粘剂、酚醛树脂胶粘剂、丙烯酸树脂胶粘剂、聚酰胺树脂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为主体树脂制成的透明压敏胶中选择,形成厚度为25μm~100μm的透明压敏胶层;在本实施例中,在胶粘剂层30的与调光功能层20不同的一面还设置有厚度为25μm~100μm的离型层,用以保护胶粘剂层30表面不受损害和污染。本专利技术的调光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调光薄膜和开关,该开关通过电极22将复合调光薄膜中的透明导电层21与电源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开关选用光控开关,以实现复合调光薄膜的透明度根据外部光照强度改变。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开关选用声控开关,以实现通过声音信号控制复合调光薄膜的透明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开关选用无线控制开关,该无线控制开关可通过无线协议与智能设备(如手机、电脑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调光薄膜,包括依次复合层叠的透明基材层和调光功能层,所述调光功能层包括透明导电膜层、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膜层两端的电极和复合在所述透明导电膜层一面的第一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其特征是,所述调光功能层还包括复合在所述透明导电膜层另一面的第二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调光薄膜,包括依次复合层叠的透明基材层和调光功能层,所述调光功能层包括透明导电膜层、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膜层两端的电极和复合在所述透明导电膜层一面的第一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其特征是,所述调光功能层还包括复合在所述透明导电膜层另一面的第二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调光薄膜,其特征是,所述透明导电膜层为PEDOT:PSS聚合物薄膜、金属银纳米线薄膜或PEDOT:PSS聚合物与金属银纳米线共混薄膜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调光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为形状记忆聚氨酯层、形状记忆聚酰胺层或形状记忆聚丁二炔层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调光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为形状记忆聚氨酯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调光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形状记忆聚合物薄膜层为形状记忆聚氨酯层、形状记忆聚酰胺层或形状记忆聚丁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新纶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