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分子捕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3015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分子捕获器,包括壳体三,所述壳体三的内部设置有油分子捕获腔,所述油分子捕获腔内设置有若干金属丝隔板,相邻两金属丝隔板相互紧靠并留有间隙,所述壳体三上还设置有尾气出口三和与油气回收系统中的冷凝节流器的尾气出口二连接的尾气进口二,所述尾气进口二连接于所述油分子捕获腔的一侧,所述尾气出口三连接于所述油分子捕获腔的另一侧,所述油分子捕获腔的底端设置有油水出口二,该油水出口二与所述油分子捕获腔的底端以及油水收集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油气回收系统中,实现了对尾气做进一步的处理,降低了油气回收系统的排放浓度,提高了油水回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气回收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油分子捕获器
技术介绍
油库、油罐、油箱和油桶等加油设施在加油、卸油过程中,由于油液位的上升或下降,导致油面上方空间不断排出油蒸汽或渗入空气,造成能源浪费、产生环境污染,埋下火灾隐患、影响燃油质量。为了减少油气的挥发,通常采用吸收、吸附或冷凝等工艺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将挥发的油气收集起来,使油气从气态转变为液态,重新变为燃油,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目前常见的油气回收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膜分离法和冷凝法,具体如下: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硅胶等吸附剂对对油气/空气混合气吸附力的大小,实现油气和空气的分离。油气通过活性炭等吸附剂,油气组分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然后再经过减压脱附或蒸汽脱附,富集的油气用真空泵抽吸到油罐或用其他方法液化;而活性炭等吸附剂对空气的吸附力非常小,未被吸附的尾气经排气管排放。该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处理效率,排放浓度低,但其工艺复杂,活性炭寿命低,失活后存在二次污染,吸附床容易产生高温热点,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吸收法是根据混合油气中各组分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的大小,来进行油气和空气的分离。一般采用油气与从吸收塔顶淋喷的吸收剂进行逆流接触,吸收剂对烃类组分进行选择性吸收,未被吸收的气体经阻火器排放,吸收剂进入真空解吸罐解吸,富集油气再用油品吸收。该方法工艺简单,投资成本低,但回收率太低,一般只能达到80%左右,无法达到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占地空间<br>大。膜分离法是利用特殊高分子膜对烃类有优先透过性的特点,让油气和空气混合气在一定压力的推动下,使油气分子优先透过高分子膜,而空气组分则被截留排放,富集的油气传输回油罐或用其他方法液化。该方法的缺点是膜寿命短、价格昂贵,操作要求高,易产生放电层,存在安全隐患。冷凝法是利用烃类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蒸汽压差异,通过降温使油气中一些烃类蒸汽压达到过饱和冷凝成液态回收油气的方法。可以根据挥发气的成分、要求的回收率及最后排放到大气中的尾气中有机化合物浓度限值确定冷凝装置的最低温度,该方法工艺简单,安全性高,回收率高,可直接得到液态油。然而,目前,现有的冷凝法多因为油气浓度较低,整体耗能较高,而带来较高的运行费用。本技术是针对现有的冷凝发油气回收技术进行改进的,提供了一种油分子捕获器,用于油气回收系统中,以实现对尾气做进一步的处理,降低油气回收系统的排放浓度,提高油水回收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油分子捕获器,用于油气回收系统中,实现对尾气做进一步的处理,降低油气回收系统的排放浓度,提高油水回收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分子捕获器,包括壳体三,所述壳体三的内部设置有油分子捕获腔,所述油分子捕获腔内设置有若干金属丝隔板,相邻两金属丝隔板相互紧靠并留有间隙,所述壳体三上还设置有尾气出口三和与油气回收系统中的冷凝节流器的尾气出口二连接的尾气进口二,所述尾气进口二连接于所述油分子捕获腔的一侧,所述尾气出口三连接于所述油分子捕获腔的另一侧,所述油分子捕获腔的底端设置有油水出口二,该油水出口二与所述油分子捕获腔的底端以及油水收集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丝隔板与所述油分子捕获腔内侧壁之间形成进气通道,该进气通道靠近尾气进口二和/或尾气出口三的一侧为密闭通道,该进气通道靠近金属丝隔板底端的一侧朝向金属丝隔板设有开口。进一步的,靠近尾气进口二一侧的进气通道内设置有活动挡板,该活动挡板位于所述尾气进口二的下方,并在尾气进口二未通气时,封闭进气通道,在尾气进口二通气时,打开进气通道。本技术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油分子捕获腔,并在油分子捕获腔中设置若干金属丝隔板,从而使得油气尾气在油分子捕获腔中流动时,金属丝隔板能够吸附油分子,进而对尾气做进一步的油水回收,实现对尾气做进一步的处理,降低油气回收系统的排放浓度,提高油水回收率。此外,通过设置进气通道,从而保证了油气只能从金属丝隔板的底部由间隙向上流动,进而有效的保证了金属丝隔板对油分子的吸附率,进一步的提高了油水回收率。另外,通过设置活动隔板,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尾气回流的现象发生,进而对尾气的进一步冷凝回收提供了保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油分子捕获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油分子捕获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油气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油气预处理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油气预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凝节流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凝节流器的内部结构透视图。图中:1、冷凝器;2、油水收集器;3、油气预处理装置;4、壳体一;5、油气进气口;6、尾气出口一;7、过滤装置;8、换热装置;9、进气口;10、出气口;11、冷凝器压缩机;12、污水排管;13、污水池;14、冷气回流管;15、冷凝节流器;16、壳体二;17、尾气出口二;18、尾气进口一;19、管道;20、出气管道;21、油水出口一;22、油分子捕获器;23、壳体三;24、油分子捕获腔;25、金属丝隔板;26、尾气出口三;27、尾气进口二;28、油水出口二;29、活动挡板;30、冷凝器尾气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分子捕获器。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油分子捕获器包括壳体三23,所述壳体三23的内部设置有油分子捕获腔24,所述油分子捕获腔24内设置有若干金属丝隔板25,相邻两金属丝隔板25相互紧靠并留有间隙,所述壳体三23上还设置有尾气出口三26和与油气回收系统中的冷凝节流器15的尾气出口二17连接的尾气进口二27,所述尾气进口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分子捕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三(23),所述壳体三(23)的内部设置有油分子捕获腔(24),所述油分子捕获腔(24)内设置有若干金属丝隔板(25),相邻两金属丝隔板(25)相互紧靠并留有间隙,所述壳体三(23)上还设置有尾气出口三(26)和与油气回收系统中的冷凝节流器(15)的尾气出口二(17)连接的尾气进口二(27),所述尾气进口二(27)连接于所述油分子捕获腔(24)的一侧,所述尾气出口三(26)连接于所述油分子捕获腔(24)的另一侧,所述油分子捕获腔(24)的底端设置有油水出口二(28),该油水出口二(28)与所述油分子捕获腔(24)的底端以及油水收集器(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分子捕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三(23),所述壳体三
(23)的内部设置有油分子捕获腔(24),所述油分子捕获腔(24)内设
置有若干金属丝隔板(25),相邻两金属丝隔板(25)相互紧靠并留有间
隙,所述壳体三(23)上还设置有尾气出口三(26)和与油气回收系统中
的冷凝节流器(15)的尾气出口二(17)连接的尾气进口二(27),所述
尾气进口二(27)连接于所述油分子捕获腔(24)的一侧,所述尾气出口
三(26)连接于所述油分子捕获腔(24)的另一侧,所述油分子捕获腔(24)
的底端设置有油水出口二(28),该油水出口二(28)与所述油分子捕获
腔(2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明天和创科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