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座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23947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公交车设施领域,具体为一种公交车座椅结构。公交车椅座结构,包括椅背、椅座和升降机构;所述椅座包括上板、中板、下板和连杆;所述连杆后侧与所述椅背通过转轴连接、前侧下方与所述下板固定连接;所述中板右侧活动连接所述下板左侧、且能以所述下板左侧上边为轴从与所述下板左右侧面接触旋转至于与所述下板重叠;所述下板底部设有支撑所述中板和上板的限位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乘车高峰期将座椅折叠收起;在椅背后方设置了升降机构,可根据乘客的需要调节座椅的高度;将椅座设置成可折叠的上中下三块板;椅背上设有存放垃圾袋的方便袋;可以通过下车按钮简单及时地提醒公交车司机有乘客要下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公交车设施领域,尤其涉及公交车座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公交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给乘客工作出行带来了便利。但是公交车的座椅设计存在着不足:首先,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或节假日时期,由于公交车座椅占了公交车内很大一部分空间,公交车内就会显得十分拥挤;接着,座椅的高度固定,对小孩或者很高的乘客来说很不方便;其次,公交的座位只能坐一个人,座位利用率低;再者,有些公交车座位离垃圾桶很远,某些乘客不愿跑过去扔垃圾,而是直接将垃圾扔到了地上,对公交车环境保护不利;最后,公交车司机不能确定每个站点是否有乘客要下车,如果每个站点都停会浪费大量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如果直接开走会耽误了原本要下车的乘客,且乘客如果要下车需要大声告知司机或者早早地站到公交车下车门口,给乘客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专利号为CN10199270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公交车折叠座椅,包括座椅,座椅上安装有椅背,座椅的两端分别设有扶手,座椅与椅背是轴连接在一起的。该专利的折叠座椅没有充分节省公交车内的空间,空间利用率不高,且没有解决座椅只能坐一个人、垃圾难扔和乘客下车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折叠、可调节高度、可供多个乘客乘坐且便于扔垃圾的公交车座椅结构,该座椅还装有便于乘客告知公交车司机要下车的下车提醒部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公交车座椅结构,包括椅背、椅座和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公交车车身的侧板上并与所述椅背后侧固定;所述椅座包括上板、中板、下板和连杆;所述连杆后侧与所述椅背通过转轴连接、前侧下方与所述下板固定连接;所述中板右侧活动连接所述下板左侧、且能以所述下板左侧上边为轴从与所述下板左右侧面接触旋转至于与所述下板重叠;所述下板与所述上板之间设有连接所述下板与所述上板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左侧活动连接所述下板右侧、且能以所述下板右侧上边为轴从与所述下板左右侧面接触旋转至于所述下板垂直;所述上板左侧活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右侧、且能以所述连接部右侧上边为轴从与所述连接部左右侧面接触旋转至于所述中板重叠;所述下板底部设有支撑所述中板和上板的限位部件;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位于所述气缸内部的活塞和松紧部件,以及穿过所述气缸顶部的开关栓导杆;所述开关栓导杆将位于所述气缸外侧的调节杆与位于所述气缸内侧的开关栓连接;所述调节杆转动可带动所述开关栓运动、并触动所述松紧部件与所述活塞分开、使所述气缸能够沿着与所述活塞底部连接的活塞连杆做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座椅做上下运动。本技术将公交车座椅设置成可折叠的座椅,在乘车高峰期可将座椅折叠起来以腾出更多的空间容纳乘客,使乘客不用太拥挤;在椅背后侧设置的升降机构,可根据需要调节座椅的高度,便于乘客乘坐;将椅座设置成可折叠的上中下三块板,可根据需要将上板、中板和下板进行折叠得到所需的座位数量。进一步,所述中板与所述下板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下板左侧与上侧的连接处;所述下板与所述连接部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下板右侧与上侧的连接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上板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上板左侧与上侧的连接处。进一步,所述上板、所述中板和所述下板的重叠高度与所述连杆的高度相等。进一步,所述限位部件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板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下板底部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并能围绕所述固定部在同一平面内旋转的杆部;所述杆部的长度小于两左右对称固定部之间距离的一半;所述限位部件的数量为两个。进一步,所述连杆与所述转轴之间通过若干扭簧连接;所述扭簧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转轴连接的连轴部和与所述椅座后侧连接的连座部;所述椅背底部开有允许所述转轴横向穿过的体腔,以及用以连接扭簧的若干开口;所述体腔与所述开口连通。进一步,所述椅背与所述椅座接触面设有用于存放垃圾袋的方便袋。进一步,所述椅背上方设有下车按钮;所述下车按钮与公交车司机旁的控制台上的下车灯和复位按钮连接。进一步,所述活塞外侧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上设有与所述椅背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件。进一步,所述活塞连杆下方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与所述公交车车身侧板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座椅可折叠以便腾出更多的公交车内部空间;2.椅座分为上中下三块可折叠的板,供多个乘客乘坐;3、椅背上设置了存放垃圾袋的方便袋,使乘客扔垃圾更加方便,使公交车内环境更加整洁;4.座椅上安装了下车按钮,能够简单及时地提醒公交车司机有乘客要下车;5.椅背后方设有升降机构,可用来调节座椅的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公交车座椅结构椅座翻开且三板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公交车座椅结构椅座翻开且三板翻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公交车座椅结构椅座折叠且三板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公交车座椅结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公交车座椅升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椅背,2、椅座,21、上板,22、中板,23、下板,24、连杆,25、连接部,3、限位部件,4、转轴,5、方便袋,6、下车按钮;9、升降机构,91、活塞,92、气缸,93、活塞连杆,94、开关栓,95、松紧部件,96、调节杆,97、保护层,98、支撑座,99、固定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公交车座椅结构,包括椅背1和椅座2,所述椅背1与所述椅座2通过转轴4连接。所述椅座2与所述转轴4之间通过若干扭簧连接。所述扭簧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转轴连接的连轴部和与所述椅座后侧连接的连座部。所述椅背1底部开有允许所述转轴4横向穿过的体腔,以及用以连接扭簧的若干开口,开口与体腔连通。安装时,先将若干扭簧通过连座部与椅座2固定,然后将扭簧放入椅背1的各个对应的开口即体腔中,再用转轴4穿过椅座2的体腔以及体腔中扭簧的连轴部,并将椅背1与转轴4两端固定,使得椅背1与椅座2连接。乘客坐的时候,可将椅座2翻开;不坐的时候,可将椅座2折叠起。这样,在乘车高峰期就可将座椅折叠起来以腾出更多的空间容纳乘客,使乘客不用太拥挤。另外,椅背1后方设有升降机构9,所述升降机构9包括气缸92、位于所述气缸92内部的活塞91和松紧部件95,以及穿过所述气缸92顶部的开关栓导杆。所述开关栓导杆将位于所述气缸92外侧的调节杆96与位于所述气缸92内侧的开关栓94连接。所述调节杆96转动可带动所述开关栓96运动、并触动所述松紧部件95与所述活塞91分开、使所述气缸91能够沿着与所述活塞91底部连接的活塞连杆93做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座椅做上下运动。所述活塞外侧设有保护层97,所述保护层上设有与所述椅背1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件99。所述活塞连杆93下方设有支撑座98,所述支撑座98上设有与所述公交车车身侧板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件。要调节高度时,可先拨动调节杆96,通过开关栓94将松紧部件95移开,使松紧部件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公交车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椅背(1)、椅座(2)和升降机构(9);所述升降机构(9)固定安装在公交车车身的侧板上并与所述椅背(1)后侧固定;所述椅座(2)包括上板(21)、中板(22)、下板(23)和连杆(24);所述连杆(24)后侧与所述椅背(1)通过转轴(4)连接、前侧下方与所述下板(23)固定连接;所述中板(22)右侧活动连接所述下板(23)左侧、且能以所述下板(23)左侧上边为轴从与所述下板(23)左右侧面接触旋转至于与所述下板(23)重叠;所述下板(23)与所述上板(21)之间设有连接所述下板(23)与所述上板(21)的连接部(25);所述连接部(25)左侧活动连接所述下板(23)右侧、且能以所述下板(23)右侧上边为轴从与所述下板(23)左右侧面接触旋转至于所述下板(23)垂直;所述上板(21)左侧活动连接所述连接部(25)右侧、且能以所述连接部(25)右侧上边为轴从与所述连接部(25)左右侧面接触旋转至于所述中板(22)重叠;所述下板(23)底部设有支撑所述中板(22)和上板(21)的限位部件(3);所述升降机构(9)包括气缸(92)、位于所述气缸(92)内部的活塞(91)和松紧部件(95),以及穿过所述气缸(92)顶部的开关栓导杆;所述开关栓导杆将位于所述气缸(92)外侧的调节杆(96)与位于所述气缸(92)内侧的开关栓(94)连接;所述调节杆(96)转动可带动所述开关栓(94)运动、并触动所述松紧部件(95)与所述活塞(91)分开、使所述气缸(92)能够沿着与所述活塞(91)底部连接的活塞连杆(93)做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座椅做上下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公交车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椅背(1)、椅座(2)和升降机构(9);所述升降机构(9)固定安装在公交车车身的侧板上并与所述椅背(1)后侧固定;所述椅座(2)包括上板(21)、中板(22)、下板(23)和连杆(24);所述连杆(24)后侧与所述椅背(1)通过转轴(4)连接、前侧下方与所述下板(23)固定连接;所述中板(22)右侧活动连接所述下板(23)左侧、且能以所述下板(23)左侧上边为轴从与所述下板(23)左右侧面接触旋转至于与所述下板(23)重叠;所述下板(23)与所述上板(21)之间设有连接所述下板(23)与所述上板(21)的连接部(25);所述连接部(25)左侧活动连接所述下板(23)右侧、且能以所述下板(23)右侧上边为轴从与所述下板(23)左右侧面接触旋转至于所述下板(23)垂直;所述上板(21)左侧活动连接所述连接部(25)右侧、且能以所述连接部(25)右侧上边为轴从与所述连接部(25)左右侧面接触旋转至于所述中板(22)重叠;所述下板(23)底部设有支撑所述中板(22)和上板(21)的限位部件(3);所述升降机构(9)包括气缸(92)、位于所述气缸(92)内部的活塞(91)和松紧部件(95),以及穿过所述气缸(92)顶部的开关栓导杆;所述开关栓导杆将位于所述气缸(92)外侧的调节杆(96)与位于所述气缸(92)内侧的开关栓(94)连接;所述调节杆(96)转动可带动所述开关栓(94)运动、并触动所述松紧部件(95)与所述活塞(91)分开、使所述气缸(92)能够沿着与所述活塞(91)底部连接的活塞连杆(93)做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座椅做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22)与所述下板(23)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下板(23)左侧与上侧的连接处;所述下板(23)与所述连接部(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凤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朗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