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包括由底板和侧板围设而成的壳体,以所述侧板的一面为前侧板,定义所述壳体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沿壳体的前后方向依次设有侧板挡块、弧形移动挡板、底板挡块、水平移动挡板和换向导轮,所述侧板挡块固设在前侧板上,所述底板挡块和换向轮固设在底板上,所述弧形移动挡板和水平移动挡板均与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连接,且弧形移动挡板的后端通过连接绳绕过换向导轮与水平移动挡板的后端相连,所述水平移动挡板的前端通过弹簧与底板挡块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可以有效降低油流飞溅以及油泵吸油口处真空吸油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
技术介绍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对汽车的整体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发动机主要由引擎、曲轴箱和润滑系统组成,发动机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其作用是封闭曲轴箱,防止杂质进入,并且作为润滑系统中储油槽的外壳,收集和存储由发动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在汽车刹车、启动或上下坡时,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润滑油在自身惯性或重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油流波动或油流飞溅的现象。油流的波动或飞溅可引起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使得润滑油渗入引擎中的气缸内,润滑油在气缸内燃烧不充分造成缸内积碳;二是使得油底壳的吸油口出现瞬时真空吸油状态,影响润滑油的供油连续性,造成整个润滑系统出现短暂的无润滑现象。针对这种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油底壳内部固定设置挡油板,其虽然可以对油流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但是当油流波动比较剧烈甚至油流飞溅时,其稳定效果不理想。另外,现有技术中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多数为深槽状,深槽状的发动机油底壳虽然可以对润滑油的供油连续性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深槽状的油底壳会使发动机的重心提高进而造成整个车辆的中心升高,影响了汽车的平稳性和速度的提升。因此,一种能够改善供油连续性和防止润滑油飞溅而造成缸内积碳的发动机亟待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容易引起油流飞溅以及发动机重心较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包括由底板和侧板围设而成的壳体,以所述侧板的一面为前侧板,定义所述壳体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沿壳体的前后方向依次设有侧板挡块、弧形移动挡板、底板挡块、水平移动挡板和换向导轮,所述侧板挡块固设在前侧板上,所述底板挡块和换向轮固设在底板上,所述弧形移动挡板和水平移动挡板均与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连接,且弧形移动挡板的后端通过连接绳绕过换向导轮与水平移动挡板的后端相连,所述水平移动挡板的前端通过弹簧与底板挡块相连。优选地,所述前侧板上还设有压力开关,所述弧形移动挡板在侧板挡块和底板挡块之间移动时触发或释放所述压力开关。优选地,所述水平移动挡板包括前挡板和后挡板,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优选地,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沿所述壳体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板沿所述壳体的前后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上设有通孔。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所述弧形移动挡板和水平移动挡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滑轨匹配的滚轮,所述滚轮嵌设在所述滑轨内。优选地,所述滚轮包括滚珠轴承。优选地,所述换向导轮上设有沟槽,所述连接绳嵌设在所述沟槽内。优选地,所述底板挡块和水平移动挡板上设有穿线孔,所述连接绳由弧形移动挡板的后端依次穿过底板挡块和水平移动挡板的穿线孔,绕过换向导轮与水平移动挡板的后端相连。优选地,所述连接绳为钢丝绳。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通过弧形移动挡板和水平移动挡板稳定油流的波动并防止油流的飞溅,从而可以大大减少由于油流飞溅而导致润滑油渗入气缸造成缸内积碳的问题。另外,对汽车刹车、加速或上下坡时吸油口处无油的问题也得到了改善,解决了发动机瞬时无润滑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轨与滚轮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平移动挡板结构示意图;图1-图4中的符号表示为:1-壳体,11-底板,12-侧板,121-前侧板,13-滑轨上盖板,14-滑轨侧盖板,15-矩形槽,21-侧板挡块,22-底板挡块,31-弧形移动挡板,32-水平移动挡板,321-前挡板,322-后挡板,323-连接板,324-通孔,4-换向导轮,5-连接绳,6-弹簧,7-压力开关,81-滑轨,82-滚轮,821-弧形移动挡板滚轮,822-水平移动挡板滚轮,9-穿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对发动机的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但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频繁启制动或上下坡,导致发动机内的润滑油在自身惯性作用下波动甚至是飞溅。针对这种现象,本技术对发动机油底壳进行重新设计,以改善发动机的整体性能。以下结合图1和图2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俯视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包括由底板11和侧板12围设而成的壳体1,其中,由于底板11为平面状,因此可以降低发动机的整体高度进而降低发动机的重心,改善汽车的提速和稳定性能。在本实施例中的底板11为矩形,侧板12沿底板11的边缘围设而成,但其仅是本实施例所列举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并不应当将其作为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底板11还可以为椭圆形或多变形等其它形状。以侧板12的一面为前侧板121,定义壳体1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其中的“前”相对于汽车来说一般是指汽车的前进方向。在壳体1的内部、沿壳体1的前后方向依次设有侧板挡块21、弧形移动挡板31、底板挡块22、水平移动挡板32和换向导轮4,侧板挡块21和底板挡块22分别固定在前侧板121和底板11上,用来限制弧形移动挡板31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移,水平移动挡板32的前端通过弹簧6与底板挡块22相连,水平移动挡板32的后端通过连接绳5绕过换向导轮4与水平移动挡板32的后端相连,也就是说,通过弹簧6与连接绳5限制水平移动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包括由底板(11)和侧板(12)围设而成的壳体(1),以所述侧板(12)的一面为前侧板(121),定义所述壳体(1)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沿壳体(1)的前后方向依次设有侧板挡块(21)、弧形移动挡板(31)、底板挡块(22)、水平移动挡板(32)和换向导轮(4),所述侧板挡块(21)固设在前侧板(121)上,所述底板挡块(22)和换向导轮(4)固设在底板(11)上,所述弧形移动挡板(31)和水平移动挡板(32)均与所述壳体(1)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连接,且弧形移动挡板(31)的后端通过连接绳(5)绕过换向导轮(4)与水平移动挡板(32)的后端相连,所述水平移动挡板(32)的前端通过弹簧(6)与底板挡块(22)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包括由底板(11)和侧板(12)围设而成的壳体(1),
以所述侧板(12)的一面为前侧板(121),定义所述壳体(1)的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沿壳体(1)的前后方向依次设有侧板挡块(21)、
弧形移动挡板(31)、底板挡块(22)、水平移动挡板(32)和换向导轮(4),所述侧板
挡块(21)固设在前侧板(121)上,所述底板挡块(22)和换向导轮(4)固设在底板
(11)上,所述弧形移动挡板(31)和水平移动挡板(32)均与所述壳体(1)在前后方
向上滑动连接,且弧形移动挡板(31)的后端通过连接绳(5)绕过换向导轮(4)与水
平移动挡板(32)的后端相连,所述水平移动挡板(32)的前端通过弹簧(6)与底板挡
块(2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121)上
还设有压力开关(7),所述弧形移动挡板(31)在侧板挡块(21)和底板挡块(22)之
间移动时触发或释放所述压力开关(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挡板(32)
包括前挡板(321)和后挡板(322),前挡板(321)和后挡板(322)之间通过连接板(323)
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发动机油底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平,任小龙,隋美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